名人演讲

韩少功-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丨香港贸发局


Listen Later

(本内容来源于香港贸发局,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香港贸发局工作人员。)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每天产生的文学产品几乎都是天量,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你花一辈子也可能读不完。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大家都会同意,应该择优而读,以便提高读书效率,防止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优”?什么是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

      所谓“经典”,只是一个弹性概念,一直缺乏精确的、公认的、恒定的定义尺度。首先,市场空间能成为一个衡量标准吗?不能。民国时期的张恨水,鸳鸯蝴蝶派大师,畅销书第一人,其作品发行量总是百倍、甚至千倍地超过鲁迅,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鲁迅没法同日而语。艺术上相似的例子,有韩国的“鸟叔”,以“江南style”骑马舞风靡全球,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跳。他肯定是个成功人士,但大概不会有人把他当作一个舞蹈家,不可能拿他与杨丽萍等相提并论。接下来,作品长度能成为经典的一个衡量标准吗?也不能。四书五经——五经稍长一点,就说四书吧,还有圣经,唐诗宋词,都篇幅短小,但它们的经典地位无可怀疑。法国的梅里美、俄国的契诃夫、中国的鲁迅、阿根廷的博尔赫斯,都没写过长篇小说,但文学史不可能把他们的名字给漏掉。最后,一时的名声地位和社会影响,似乎也不能成为经典的衡量标准。诗人陶渊明生前名气并不大,钟嵘撰《诗品》,只是把他列为“中品”。他受到推崇是宋代以后的事。孔子似乎比陶渊明更倒霉,生前到处投奔,到处碰壁,有时连饭也混不上,自我描述为“丧家之犬”。他被统治精英集团重新发现,重新加以包装和营销,奉为儒家圣人,是在他逝世几百年后的事。

      我们排除上述假标准以后,当然不是不可以设定经典的大致标准。我试了一下,想提出这样三条:

      一是创新的难度。前人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做的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做的是蠢才。由此可见创新之可贵。创新是经典作品的首要特征。古典小说《西游记》,实现动物、人类、神鬼的三位一体。虽说此前的《淮南子》《山海经》已含有零散的神话叙事,但像《西游记》这样大规模的神话作品,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创意,上了一个大台阶,你不服不行。在英美社会的多次经典小说评选中,乔伊斯《尤利西斯》的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其实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很难读,我就没读完过。但它被很多人推崇备至,如果有什么道理的话,恐怕就在于它的意识流手法,深入到人类的潜意识,揭破了幽暗、迷乱、但非常真实的另一个精神空间。同时代的伍尔芙、福克纳也尝试过,但乔伊斯做得更彻底、更高难、更丰富多彩,因此成了一座里程碑,绕不过去的一个大块头。

      二是价值的高度。创新不是猎奇和搞怪。创新贵在思想艺术的内涵,看作者能回应人类重大的精神问题。中国汉代有个东方朔,是那个时代的笑星,段子王。如果拿他和另一个笑星卓别林相比,相信大家都会觉得高下立见。卓别林不光是搞笑,不光是娱人耳目,他的《摩登时代》批评工业化对人的“异化”,至今还是深刻的启示,能与黑领、蓝领、白领打工仔们的现实感受接轨。他的《大独裁者》抗议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专制,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还看过他晚期的一个作品《舞台生涯》,风格大异,差不多是悲剧。这样,他的笑不止是反讽,经常透出同情、悲伤、愤怒、深思,有很多层次,有多方面的才华释放,显然把那些只会挤眉弄眼的二、三流笑星甩下了几条街。同样道理,我们也可以比较一下谢灵运与陶渊明。谢是著名的山水诗人,他那些诗虽然华丽,虽然优雅,但好像都是旅游诗,是在度假村里写出来的,多少有些花式小资的气味。陶渊明就厚重和宽广得多。他的诗里有劳动,有民众,有情怀与气节。“盥濯息檐下”,这一句是说收工回来,在屋檐下接水,洗洗脸,洗洗脚。“壶浆劳近邻”,这一句是说提一壶米酒或汤水,找农友们聚饮和聊天。想想看,如果没有深切的乡村感受,没在艰难困苦中摸爬滚打,这些句子如何能写得出来?

      三是共鸣的广度。这里的“广度”,不是指曲低和众的那种畅销和流行,而是指作品具有跨越时代和地域的能力,跨越阶级、民族、宗教的能力,具有某种普适性与恒久性。鲁迅《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文学典型。其“精神胜利法”,以前被人们说成是“国民性”,其实哪止是“国民性”呢,应该说在哪里都有,在哪个时代都有,是一种人类普遍的精神弱点。塞万提斯笔下的《唐˖诘诃德》也是一个老“梗”。我们现在看到那些一厢情愿、不自量力、入戏太深的家伙,那些自恋和自大的家伙,通常还会说“这就是个唐·诘诃德”——可见这一形象已深入人心,可能长久留存于人们的记忆。需要说一下的是,这些作品普适天下,并不是因为作者一开始就四处讨好,八面溜光,擅长文学的公共关系。事实上,他们都有强烈的个性,甚至有特定的阶级立场、民族认同、宗教倾向,在有些读者那里可能形成接受障碍。只是他们的文学超丰富,以至对于读者来说,它们的一些异味和苦味已可忽略不计。我们现在读李白和杜甫,几乎不在乎他们是否“愚忠”。我们现在读莎士比亚,也几乎不在乎他是否轻视女性,是不是个“直男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名人演讲By 中华名人演讲录音

  • 4.2
  • 4.2
  • 4.2
  • 4.2
  • 4.2

4.2

1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名人演讲

View all
365读书|精选美文 by 365读书

365读书|精选美文

48 Listeners

十点读书官方播客 by 十点读书官方播客

十点读书官方播客

34 Listeners

梁文道·八分 by 梁文道

梁文道·八分

354 Listeners

naive理想国 by 理想国

naive理想国

20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1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69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94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62 Listeners

搞钱女孩 by 搞钱女孩小辉

搞钱女孩

90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305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52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84 Listeners

游荡集 by 许知远漫游记

游荡集

25 Listeners

蒋方舟·一寸 by 蒋方舟

蒋方舟·一寸

64 Listeners

你,静不下来 by 李静

你,静不下来

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