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文稿:】
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另一个就是流动性。在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经济越强,股市就越容易上涨。但有时候决定股市涨跌的并非只有经济、还有流动性。所谓的流动性你可以理解为钱。向社会投放更多的钱,那就叫释放流动性,相反、向社会回收钱,那就叫收紧流动性。
在经济不变的情况下,钱越多股市越容易上涨,相反则容易下跌,所以分析股市的时候单纯研究经济还不够,还得对流动性有足够的研究。既然流动性与钱有关,那么我们最先应该了解的就是钱这个东西。“钱”更专业的说法叫做货币,货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钱,这里我想出一个思考题:为什么把货币叫做钱?
货币的“币”指的就是钱,而货币的“货”指的是商品。也就说钱这个东西必须与商品挂钩它才是钱,否则只是一堆废纸。再通俗点讲,“钱”必须要有对商品的购买力,脱离了这个条件钱就不再是钱,而是一堆漂亮的废纸。举个例子:你在火星上有一个亿,你看似有很多“钱”,但实际上一分钱都没有,因为火星上什么商品都没有,你的钱没有任何购买力,所以一个亿只是名义上的钱,实际上只是一堆废纸。
明白了货币之后进入正题: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存在货币?当我们想得到某样商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有钱,然后用钱去买对应的商品。但如果这世上没有钱,你就得不到想要的商品吗?当然不是,你可以去交换想要的商品。我们把时间退回到没有货币的古代,人们对物质产生需求的时候,会用两种方式获得,一种是自己生产,另一种就是物与物的交换。
举个例子:我想吃菜我就去种菜,我想吃肉我就去养殖,这就是自我生产,自我满足的过程。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自己去生产所有的商品,对于你无法生产的商品来说,你想得到它就得去交换。比如我家里只有白菜,但我想吃肉,这时候该怎么办?没错,我可以拿着我的白菜就隔壁的家里换猪肉,因为隔壁邻居就是养猪的。
人们需要钱是为了获得商品,但即便没有钱也可以获得商品,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就是最简单的交易过程。但为什么后来人类社会会出现货币呢?因为物物交换不够方便,局限性很大。我愿意用我的白菜去换隔壁的猪肉,但对方如果不需要我的白菜,那么这笔交换就没法完成,我就得不到我想要的商品,而这还仅是对一件商品的交换,如果我既想吃猪肉,又想换衣服,还想要冰箱、彩电、大沙发,那么物物之间的交换几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所以为了让大家的交换变得更容易,就需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这个“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货币,也就是钱。
我们假设用贝壳来充当货币的角色,人们相互之间展开交换的时候,可以先把商品换成贝壳,然后再用贝壳去换你想换的所有商品。比如我把白菜都换成了一定数量的贝壳,然后再用贝壳去换我想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对方可能不需要我的白菜,但一定需要贝壳,因为他们也可以用手里的贝壳去换他们想要的任何商品,就这样货币的角色出现了....
贝壳变成了一种超级商品,所有商品都可以换成贝壳,贝壳也可以去换所有商品。由于每样商品的稀缺性不同,生产难度不同,所以每件商品能交换的贝壳数量也并不相等,比如白菜很容易生产,而猪肉的生产则比较困难,如果将白菜和猪肉都换成贝壳,交换的贝壳数量肯定不一样,比如一斤白菜只能换1个贝壳,一斤猪肉则能换10个贝壳,这时候“价格”就出现了,用我们现在的话去理解,那就是一斤白菜1块钱,一斤猪肉10块钱。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2
55 ratings
【文稿:】
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另一个就是流动性。在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经济越强,股市就越容易上涨。但有时候决定股市涨跌的并非只有经济、还有流动性。所谓的流动性你可以理解为钱。向社会投放更多的钱,那就叫释放流动性,相反、向社会回收钱,那就叫收紧流动性。
在经济不变的情况下,钱越多股市越容易上涨,相反则容易下跌,所以分析股市的时候单纯研究经济还不够,还得对流动性有足够的研究。既然流动性与钱有关,那么我们最先应该了解的就是钱这个东西。“钱”更专业的说法叫做货币,货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钱,这里我想出一个思考题:为什么把货币叫做钱?
货币的“币”指的就是钱,而货币的“货”指的是商品。也就说钱这个东西必须与商品挂钩它才是钱,否则只是一堆废纸。再通俗点讲,“钱”必须要有对商品的购买力,脱离了这个条件钱就不再是钱,而是一堆漂亮的废纸。举个例子:你在火星上有一个亿,你看似有很多“钱”,但实际上一分钱都没有,因为火星上什么商品都没有,你的钱没有任何购买力,所以一个亿只是名义上的钱,实际上只是一堆废纸。
明白了货币之后进入正题: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存在货币?当我们想得到某样商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有钱,然后用钱去买对应的商品。但如果这世上没有钱,你就得不到想要的商品吗?当然不是,你可以去交换想要的商品。我们把时间退回到没有货币的古代,人们对物质产生需求的时候,会用两种方式获得,一种是自己生产,另一种就是物与物的交换。
举个例子:我想吃菜我就去种菜,我想吃肉我就去养殖,这就是自我生产,自我满足的过程。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自己去生产所有的商品,对于你无法生产的商品来说,你想得到它就得去交换。比如我家里只有白菜,但我想吃肉,这时候该怎么办?没错,我可以拿着我的白菜就隔壁的家里换猪肉,因为隔壁邻居就是养猪的。
人们需要钱是为了获得商品,但即便没有钱也可以获得商品,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就是最简单的交易过程。但为什么后来人类社会会出现货币呢?因为物物交换不够方便,局限性很大。我愿意用我的白菜去换隔壁的猪肉,但对方如果不需要我的白菜,那么这笔交换就没法完成,我就得不到我想要的商品,而这还仅是对一件商品的交换,如果我既想吃猪肉,又想换衣服,还想要冰箱、彩电、大沙发,那么物物之间的交换几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所以为了让大家的交换变得更容易,就需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这个“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货币,也就是钱。
我们假设用贝壳来充当货币的角色,人们相互之间展开交换的时候,可以先把商品换成贝壳,然后再用贝壳去换你想换的所有商品。比如我把白菜都换成了一定数量的贝壳,然后再用贝壳去换我想要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对方可能不需要我的白菜,但一定需要贝壳,因为他们也可以用手里的贝壳去换他们想要的任何商品,就这样货币的角色出现了....
贝壳变成了一种超级商品,所有商品都可以换成贝壳,贝壳也可以去换所有商品。由于每样商品的稀缺性不同,生产难度不同,所以每件商品能交换的贝壳数量也并不相等,比如白菜很容易生产,而猪肉的生产则比较困难,如果将白菜和猪肉都换成贝壳,交换的贝壳数量肯定不一样,比如一斤白菜只能换1个贝壳,一斤猪肉则能换10个贝壳,这时候“价格”就出现了,用我们现在的话去理解,那就是一斤白菜1块钱,一斤猪肉10块钱。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22 Listeners
107 Listeners
28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73 Listeners
14 Listeners
299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5 Listeners
288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21 Listeners
0 Listeners
3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