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生活中90%傳遞至大腦中的訊息多為視覺性質嗎?人類大腦處理圖像的速度比文字快約六萬倍,圖像化的資料可以幫助你快速大量記憶、釐清龐雜資訊。不論是對內的的自我學習,或是對外的與人溝通、簡報,這種「視覺圖像思維」透過將想法視覺化、讓對話更有畫面,確保雙方沒有「想像落差」進而將討論聚焦更也效率的產出,這種新興的思維方式正慢慢在台
在接觸「視覺圖像思維」之前,李路禕老師就有心智圖認證管理師的證照,與需抓關鍵字能力、邏輯思考力的心智圖相比,兩者的差異為何?
李路禕老師認為視覺思維是藉由圖像、文字所組成,這個過程是激發想像力、創造力、邏輯及文字轉圖像的技術,需要專注聆聽、結構化呈現。同時「視覺圖像思維」可以訓練自己在思考時有更多畫面,腦海中的畫面像看電影一樣有片段去觀看、思考,去蕪存菁後看出細節和漏想的片段。
視覺思維在尚未接觸之前,就如同冰山的表面一樣,知道是圖文呈現看起來漂亮又好看,若來嘗試往冰山底下去深潛,視覺圖像從感受觸發、學習技巧為起始點,如何運在在生活中、工作上的場景,每個人都不一樣,從設計的角度去看會發現各有不同有趣、好玩之處。
那沒有美術基礎、不會畫畫的人也可以學嗎?具體要如何操作呢?
這次直播我們便邀請到「路圖視覺圖像思維」的創辦人李路禕老師為我們解惑,來分享自身經驗如何運用「視覺圖像思維」在生活及工作中,提供人資可以思考的面向!
◆ 主題:從「視覺紀錄」到「視覺引導」之應用解析
◆ 主講者:李路禕老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