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url.cc/N0Q0ye
YouTube 影片
https://reurl.cc/AAjA4j
本集主題:花想:感性介入理性完成的插花藝術
訪問作者:廖美容
自序:
歷代文人有許多描述自然花木的詩畫作品,像是林逋的詠梅名作:「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王維的山水詩:「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畫家也以水墨漸層或金碧礦砂,把大山大水濃縮在有限的畫紙上,或用濃墨淡彩把「國色天香」的牡丹、「出水芙蓉」的荷花或「蒼勁有節」的竹子做為繪畫題材,其實在在彰顯出人們內心裡對自然美景的喜愛。
隨著人口增加,村落變成城市,人們追求生活與物質的享受,與自然的關係逐漸改變,不斷與天爭地,從共存變成掠奪,自然山林變成冰冷的建築叢林。但人們對於自然的嚮往仍流淌在血脈中,於是景觀設計、庭園造景,成為許多大型建案的標配;居家環境與公共空間,也用許多觀賞植栽和花卉作品來美化。也許在潛意識裡,都是回應對大自然的嚮往,試圖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插花藝術的雛形,應是早年人們展現對美和自然的追求,拾取手邊的花草樹木等素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身邊構築一方自然美景,無數人發揮巧思、創意,不斷演變,發展至今,也衍生出各種流派、風格的插花。
生意盎然的花草樹木,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和味覺各方面觸發人們對自然之美的感懷與想像,敏銳善感的人,甚至可以「聽到」花開花謝的聲音。喜愛插花的生活藝術家,也大多因為愛花草而進入這個領域,因此在插花或欣賞作品時,大多以感性切入,從個人感受來設計或品評花作。但真的要展現自然與藝術之美,或許還需要從理性的角度來思考。
插花與「繪畫」有其相似之處,色彩、線條、結構、空間安排都是插出「好作品」的要件。插花更像立體的「雕塑」,空間構成有量、塊、體在組構上的考量。再從情懷寄寓等形而上的思維來看,花木本身就有其符號意義,既有中國傳統約定俗成的象徵意涵,又有新的西方花語語彙。於是在插花時多以「感性」起心動念,插作過程則逐步加入有條理的思考,作品完成後,更可以從造形藝術的概念,客觀理性探討分析。從「感性」到「理性」的過渡與演化,或正是插花成為「藝術」的發展歷程。
著手編著此書的初心,只是想分享畢生在插花藝術的教學經驗與研究心得,希望藉由描述作品的展示與解析,對喜歡研究插花藝術的朋友有所助益。其實在書本編撰的過程中,也不斷反覆思考,這些個人作品與探索累積的學理觀念,是否真的值得編著成書?怎樣才能真的對喜歡這門藝術的朋友有幫助?幾經斟酌,再三檢視作品內容,還是決定付梓成冊,只想為摯愛的插花藝術,略盡棉薄之力。
作者粉絲頁: 時代華風插花(Timeflowers)-いけばな
#李基銘 #李基銘主持人#fb新鮮事#生活有意思#快樂玩童軍
#廣播之神#廣播之神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廣播之神李基銘:https://www.facebook.com/voh.god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