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在我们的专辑系列中,我将引领你探索伟大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著作,探讨他们关于教育、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见解。我们将剖析哲学巨匠的思考,挖掘教育的精髓,以及探索人类心灵的深处。无论你是在家抚养孩子、教育从业者、还是对教育充满好奇心的探险家,这里都将为你提供思考和启发。 准备好探索教育的未知领域,掌握了解内心世界和人生真谛的钥匙吗?加入我们,开启这段充满智慧、启发和无限可能性的专辑之旅!... more
January 18, 2024John Dewey丨模仿行为的结果只是表面的短暂功夫,对个人意向难有多少影响目前通行的模仿概念错在因果颠倒,把后果当成了起因。所谓的模仿,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只是构造相似的人对相似的刺激,采取相同的反应方式。人受了羞辱会生气,而且会攻击羞辱他的人,这不是模仿他人的反应。真正的社会控制指的是心智意象之形成,也就是知道怎样去理解对象、事情、行为,从而能够实际参与共同活动。唯有与抵抗而产生的摩擦会导致人们认为,社会控制就是强迫人遵守违反本性的行为路线。唯有忽略了人们彼此都关切的情境(或有心要行动以相互呼应的情境),才会把模仿视为促成社会控制的主要媒介。...more8minPlay
January 17, 2024John Dewey丨心智乃是社会的控制方法控制的根本方法不是关乎个人的,而是心智上的。直接以个人感染力造成影响虽然是关键时刻可用的重要方法,控制却不因此算是诉诸“精神”的。方法存在于理解人和事物的习惯,这习惯则是在与他人配合使用对象之中养成的,可能是与他人合作互助,也可能是敌对竞争。心智的具体发挥是按用途来理解事物,社会化的智能理解事物,则是从用途转入共同参与或分担的行为着眼。心智乃是社会的控制方法。...more9minPlay
January 16, 2024John Dewey丨能拉马到水边儿却不能强迫马喝水,能把人锁进牢里却不能逼他忏悔别人没有按照我们期望的样子去做,或是有不服的意思,在这类情况下,我们最会意识到有必要控制别人,也最能意识到别人在受某些影响的控制。这时候我们做的控制最直接,也最容易犯下前述的错误。我们甚至会凭自己力量大来控制对方,忘记了那至理名言:能拉马到水边儿却不能强迫马喝水,能把人锁进牢里却不能逼他忏悔。...more8minPlay
January 15, 2024John Dewey丨控制的真正意思是,以坚决的态度引导行为的力量有些人认为控制的意思是促使个人顺从公众或共同的意见,自己的好恶欲求退居其次。按这个观念,控制是与本性背道而驰的,所以带有压制和强迫的味道。管理制度和治国理论往往建立在这种观念基础上,于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也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实这种观念是没有根据的,控制的真正意思不过是指,以坚决的态度引导行为的力量,这既包括在别人引导下达成的调整,也包括个人自己努力做到的调整。...more7minPlay
January 12, 2024John Dewey丨只有个人能分担或参与共同活动,社会环境才具有教育功效大人有心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必须把孩子行为的环境控制成那样,使孩子那样思考,那样感受。直接教育是不可能的,教育只能借环境来间接达成。学校环境必须尽力排除当前社会环境的缺点,以免心理习性受到不良影响。学校建立一个净化活动的环境,不但以单纯化为目的,而且要清除有害的成分。每个社会都可能被一些琐事、旧时代留下的无用的东西、根本违背常理的事物绊住。学校应该做到不让这些成分残留在环境里,从而尽全力抵制它们在一般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力。社会渐趋开明以后会明白自己应该传承保存的不是既有的一切成就,而是能使社会未来更好的部分。...more10minPlay
January 11, 2024John Dewey丨“非刻意的环境影响”隐晦而无所不在,影响到品行和思维的每一条纹理由于群体有一定的利害考虑,某些事会受推崇,某些事会遭排斥。我们所处的团体或阶级惯有的处事态度,往往会决定什么是该受关注的事物,所以也会指定我们怎样去观察与记忆。陌生的或外来的(指本群体活动以外的)事物,多半都是道德上禁止的或是知能上可疑的。视觉听觉等知觉要受可感觉的事物刺激才能活动,我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也是如此,不会自发地活动,是因为当前的社会事务有要求才动起来。...more6minPlay
January 10, 2024John Dewey丨语言是以“彼此听得懂”的声音组成语言是以“彼此听得懂”的声音组成,语言的意义要视它是否和共同的经验相关而定。所谓相互了解,是说彼此在共同从事的行为中所领会的事物(包括声音)的含义是一样的。社会环境不会直接将某些愿望、观念植入人心,也不是只会教会一些纯肌肉的反应。按理,首先应当布置环境条件,以鼓励某些看得见的真实反应行为。然后让个体分享或参加联合的行动,使他感觉行动成功就是他自己成功,行动失败就是他自己失败。他一旦被群体的情绪观点感染,就会机敏的去认可群体瞄准的特殊目标,以及用来达成目的的手段。他也会学到和其他人大致相同的一套知识。...more6minPlay
January 09, 2024John Dewey丨改变环境既能改变外在举动的习惯,也能改变心理意向在很多教养案例中,孩子的活动根本只是用来养成习惯,教孩子就像在训练畜牲,不像在教育一个人。孩子的本能就停留在原始的要快感不要痛苦的目标上,为了要感受愉快而不要失败的痛苦,他的行为必须合别人的意。如果不是这一类的教法,孩子便可真正参与共同的活动,孩子原先要快感怕痛苦的欲望也会修正。他不但会做出合别人意的行为,这行为在他心中激起的想法和情感,对别人也一样有推动作用。...more6minPlay
January 08, 2024John Dewey丨借环境的作用使个人经验质变,融入社会群体的利益目标和既有的想法教育应该做到的是,使个人经验质变,终至融入社会群体的利益、目标和既有的想法。 硬生生的灌输行不通,就应该借环境的作用引发一定的反应。想要灌输的想法不能用蛮力打进去,必须养成的心态不能披头套上去。但是个人生存的那个环境可以影响他看待事物的观点;这环境会使他做某些打算,以免与别人歧异;环境也会强化某些看法,削弱另一些看法,以便使他博得别人的赞同。人会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各异,有这种影响力的才是个人真正的环境。...more5minPlay
January 04, 2024John Dewey丨所有制度的好坏,最终都得看它对人造成什么影响社会制度的原始动机不是为了增广经验,其最初目的是比较立即实用的。例如,宗教开始制度化,是为了巩固统治势力的眷宠,也为了阻挡邪恶侵袭;家庭制度出现,最初是为了满足欲望与延续命脉;劳动制度产生的主因,则是要役使他人。制度附带影响了意识生活的质量与程度,是后来才渐渐受到注意的。在工业化社会的生活里,人们重视的只是勤奋、储蓄之类的价值观。至于哪些社会关系会引起什么知识上、感情上的反应,远不及实体产量来的重要。所有制度的好坏,最终都得看它对人造成什么影响。...more9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