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看航空,知天下】欢迎收听全球航空热点,看航空网罗航空领域最新动态用专业角度解读航空产业热点新闻看航空带你拓宽航空领域视野,深入了解全球航空产业。【更新周期】一日一更(工作日)不定期插播航空产业最新动态。让我们一起在空中翱翔,探索航... more
FAQs about 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How many episodes does 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521 episodes available.
November 05, 2025从二战电影般的特级飞行表演到蜻蜓般的微型航空器,滕王阁畔“群贤毕至”多支飞行表演队云集,炫舞蓝天精彩纷呈2025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江西南昌瑶湖机场成功举办。作为此次活动最大看点,南昌飞行大会云集了多支国内外飞行表演队,包括空军航空大学“天之翼”飞行表演队(使用初教6教练机)、俄罗斯空天军的“勇士”飞行表演队(使用6架苏-35S和1架苏-30SM)、欧洲“空中骇客”表演队(使用XA42,4机编队)、法国“空中魔术师”表演队(驾驶“小熊”飞机单机表演)、中国“红星”表演队(使用3架民用版初教6进行三机飞行表演)、中国雄鹰表演队(驾驶XA42)、以及长江通航表演队(使用翔龙100轻型运动飞机)。此外,中国商飞的C919和C909客机也进行了精彩的飞行展示。 这就是南昌飞行大会的一大魅力。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近2小时的飞行表演,而且参加表演的飞机既有螺旋桨动力也有喷气动力飞机,既有教练机、轻型运动飞机和特技飞机,也有重型战斗机和大型商用客机。这自然让飞行表演变得非常多元,各类机型、各支表演队各放异彩。在观众一声声“哇啊”的惊讶声中,在观众向飞机招手的时刻里,蓝天上是一出出多彩的剧目:多机编队显现秩序感,是精准协同之美;炫舞蓝天时,飞机以空中拉烟等形式在天空留下的,是写意之美;还有轻型飞机的灵动之美,重型战斗机的力量之美,还有商用飞机的优雅之美,以及特技飞机的勇敢之美。...more10minPlay
October 31, 2025新一代“末日飞机”E-4C首飞,E-130J下线,美军进一步完善核力量指挥链价值130亿美元的E-4C项目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9月5日报道,美国空军新一代“可生存机载作战中心”(SAOC),也就是新改造的一批E-4C飞机已于8月初完成首飞。这型飞机由美国内华达山脉公司(SNC)研发,共5架,总价值为130亿美元。美国政府授予内华达山脉公司的合同内容涵盖研发和改装飞机相关系统、为之配备相关地面系统以及与前代SAOC过渡期间的支持保障。该项目预计将持续至2036年。合同金额之大,使其成为美国近年来最为庞大的单一航空防务项目。与传统的战斗机或轰炸机等战术战略飞机不同,E-4C项目更强调信息通信、抗毁能力与持续空中作战指挥体系的建设。据“防务新闻”报道,首飞之后,该型号将开展一系列试验试飞,相关工作将持续至2026年。内华达山脉公司透露,测试工作不仅涵盖常规飞行性能,更包括在极端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验证等,以确保飞机在核爆电磁脉冲冲击的背景下,依旧具备可靠的指挥通信能力。作为一个价值130亿美元的超级工程,E-4C不仅是美国空军的重点项目,更承载了美国战略核力量的稳定性需求。考虑到现役的E-4B“守夜人”机队机龄已经老化,维护成本不断攀升,E-4C项目被普遍视为美国战略空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more6minPlay
October 30, 2025印度最后一批米格-21退役,实现“全面国产化”依然挑战巨大根据美国“战区”网站的报道,9月26日,印度空军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为其最后两个中队的米格-21飞机举行了告别仪式。绰号“野牛”的印度空军米格-21BISON献上了最后一次飞行表演后翩然落地,宣告了米格-21家族在印度空军长达62年的服役历史就此结束。执行飞行表演任务的部队是该空军基地的第23“黑豹”中队。米格-21家族在印度的服役历史较为曲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获得了多样的评价。在服役的早期,对比印度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空军力量,米格-21作为新型飞机,飞行性能相当出众,机载设备也并不落后,一度在战场上发挥出色。这使米格-21在当时获得了印度军方的高度赞誉,并且深度影响了后续印度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可以说,印度现代军事航空工业的建立是离不开对米格-21系列飞机的技术引进和国产化等工作。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米格-21的性能,尤其是战场生存能力已经跟不上现代战场的需要。由于其设计年代较早,可靠性与维护性不佳,米格-21系列开始显现出事故率高、逃生能力差等问题,产生了大量的飞行安全事故和战损案例。印度政府和军方开始考虑淘汰米格-21,但由于LCA等国产替代型号的研发进度不如预期,而且多种原因使得印度政府无法通过采购国外型号实现对米格-21的全面替换,印度空军不得不多次延长米格-21的服役期限。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印度空军究竟采购了多少米格-21”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公开信息。常见的报道数字在850架到1200架之间。可以确定的是,印度空军的米格-21系列飞机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在印度本土组装和生产的。根据公开信息,自1971至2012年,印度空军有482起坠机事故与米格-21有关,累积导致约171名飞行员、39名平民、8名军人和1名机组人员遇难。对于米格-21较高的事故率,印度政坛和社会也较为关注,并且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社会话题。2006年上映的印度电影《青春无悔》,就是以一名年轻的米格-21飞行员在飞行中发生意外并遇难的情节作为故事背景,暗指和嘲讽当时印度国防部有关官员的腐败行为。该电影基于真实新闻事件改编,引起了印度社会的广泛反响。...more7minPlay
October 28, 2025日本人口老龄化催生航线变革,巴航工业E2成功进军日本市场10月21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根据这一业绩单,目前巴航工业储备E系列商用飞机订单为490架。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1%,较6月底增长12%。巴航工业表示,在2025年第三季度仅收到了一架E175的取消订单。截至9月底,公司尚未交付的490架订单包括200架E175、37架E190-E2和253架E195-E2。这份业绩单体现了巴航工业在国际民航市场中出色的竞争实力。而其市场之所以能够持续拓展,除了市场定位、产品优势等固有因素,还与目前全球多个国家的市场变化有关。日本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飞行国际”网站6月2日报道,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年会上,日本全日空航空(ANA)社长井上慎一表示,面对日本人口日益减少的态势,全日空航空公司计划使用其订购的巴航工业E190-E2型客机部分取代其国内航线网络中正在运营的大型窄体客机。井上慎一指出,在日本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下,日本国内航线的运营模式正在发生转变。今年2月,全日空宣布新订购了77架飞机,其中有20架订单为巴航工业E190-E2客机。根据合同,首批全日空E190-E2将于2028年开始交付。井上慎一表示,选择E190-E2主要是考虑到该机型卓越的经济效率。这款飞机将填补日本国内航线中166座的波音737与74座的德哈维兰Dash8飞机之间的空白。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萎缩对民航市场的影响据英国航空媒体航空源头(Aviation Source)5月的报道,囿于经济增长压力和人口结构变化,日本国内民航业将在2025年面临“动荡局面”。日本人口已经从2010年的1.285亿下降到2024年的1.226亿,未来一段时间还将加速下滑。而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老龄人口增加,日本国内航班的需求正在减少,尤其是区域航线。这种人口结构变化给航空公司带来了挑战。如何填满飞机座位并维持可行的航班时刻表成为了航空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日本航空(JAL)、全日空航空这样大型航空公司以及天马航空等小型航空公司,都面临着同样的盈利能力下降问题。...more10minPlay
October 27, 2025美式“新军工”与传统防务巨头的“生意经”大不同?资本市场表示“看不懂”创始人说,“新军工”与防务巨头“生意经”大不同在美国安杜里尔公司的首席战略官希望推动美国国防部更改其“规划、计划、预算和执行”流程(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and Execution,PPBE)的同时,该公司创始人帕尔默·勒基则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更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成本加成合同”(cost-plus contract)的看法。勒基的看法相当直白,并直指美国“新军工”企业与传统美国防务巨头们在利益诉求上的“天壤之别”。他表示,传统防务巨头们在推动新装备研发项目时,往往按照“成本加成合同”方式来进行,这意味着其在相应项目上的人力、时间、材料等成本与投入都会获得政府的埋单,同时还能拿到额外一笔预先确定的固定额度或比例固定的“酬金”(fee)作为利润或激励。这必然会推动传统防务巨头们提出昂贵的装备解决方案,并尽可能地拖延项目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的报酬。“但安杜里尔公司则恰恰相反”,勒基表示其公司是一家“产品”公司,生产并销售已经成熟可用的产品,而不是靠做研发项目来赚钱。言下之意是,安杜里尔只向用户交付成熟的产品,前期的研发成本已由公司自行承担。因此,对安杜里尔来说,公司只有更快地完成产品的开发和交付工作才能获取更高的利润。改革呼声正在五角大楼内外汇聚综合来看,在美国五角大楼内外,针对美国国防领域和采购方式的改革力量正在汇聚。这些人中,有些人是五角大楼内的“改革派”,他们多来自华尔街或硅谷,经过“旋转门”后成为美国军政界的高级幕僚,甚至坐上了体系内的“一号”“二号”高位,试图自内推动美国国防部采购流程、制度和机制的变化;还有些人身在五角大楼之外,是以安杜里尔等公司为代表的“新军工”企业高管,他们着眼于装备体系上的改革,希望谋求在PPBE流程、“成本加成”之外新的“爆单”路径,希望让规模庞大的美国防务市场更“自由”。而不论这些人身居何位,他们的目标都很统一:在美式的“资本永不眠”背后,所有人都期待着,在被传统巨头长期垄断的防务市场上培育(或者说“催化”)出一场“宏观顺风”——例如,推动美军在采购上更加重视软件而非硬件,更重视低成本、自主化系统等。...more6minPlay
October 23, 2025中国持续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空客宣布将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总装线10月22日,空中客车公司宣布,将在天津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这是继2023年4月空客首席执行官傅里与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署协议以来,迎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根据计划,第二条A320总装线将于2026年初全面投入运营,目前总装首架飞机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对于空客来说,天津第二条A320总装线的建成意味着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由10条总装线组成的生产网络,其中4条位于德国汉堡、2条位于法国图卢兹、2条位于美国莫比尔、2条位于中国天津。此外,空客还表示,这两条生产线让空客将能在贴近中国及中国周边客户的区域实现产能翻倍。傅里表示:“我们热烈欢迎天津的第二条生产线加入我们的全球生产体系,它能为我们提供必要的灵活性和产能,有助于我们实现到2027年月产75架A320系列飞机的目标。自空中客车进入中国以来,我们踏上了一段长达40年的旅程,与中国民航界建立了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期待着共同谱写未来的新篇章。”空客在中国2025年是空客与中国民航合作的第40年。1985年,空客首次向中国民航交付了一架A310飞机。40年来,空客与中国航空制造业和民航业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目前,空客A220、A320和A350等多个系列的商用飞机上都有来自中国供应商的产品。例如,中航西飞天津公司为空客A320总装线提供机翼大部件和机身系统生产及交付配套服务;航空工业沈飞民机承担了A220飞机50%以上机体结构生产;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是A350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的主要生产方,承担了包括升降舵、方向舵、S19段机身勤务舱门和机腹整流罩等机身部件在内的生产制造工作;航空工业成飞民机则为空客A350系列飞机提供扰流板及下垂板等部件;此外,空客还建立了北京工程技术中心,主要开展飞机零部件工程研究、开发、设计,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在苏州建立了空客新研发中心,专注于先进制造、氢能基础设施、可持续性及电气化、未来客舱设计以及新技术领域的研究;以及在成都建立了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深度发掘飞机价值。...more4minPlay
October 22, 2025将B-21改装为空对空作战平台?美空军面对技术、预算和战略的“不可能三角”9月29日,美国《空军与太空军》杂志网站刊发文章表示,美空军正探讨将B-21“突袭者”轰炸机改造为空对空作战平台,以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地区战事中支持美空军具备“数量优势”。这一构想打破了传统空战体系中“战斗机负责制空、轰炸机负责对地”的概念边界,可能促使B-21实现从“核威慑平台”到“空战导弹载机”的转向。根据该报道,美空军可能试图通过B-21的隐身性能与载荷能力,构建“超视距导弹发射平台”,破解美空军“导弹库存耗尽”与“航程不足”的双重困局。那么,这一设想究竟是对空对空作战体系的“颠覆性创新”,还是缓解美军焦虑的“应急补丁”?战略动因:美空军的双重焦虑作为美空军新一代隐身轰炸机,B-21的初始定位是核威慑与远程打击。但近年来,美空军高层不断设想、推演未来可能发生的地区战事,表示按照美军战机目前在亚太地区的布局,在遭遇地区战事时存在反应周期过长、航程有限,且容易遭遇非对称消耗等情况,单纯依赖F-22、F-35或协同作战飞机(CCA)难以实现“价格合理的大规模”应对方案。此外,美军目前存在的导弹库存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焦虑。一些前空军高级官员表示,在近期太平洋方向的军事演习中,美军“7至9天就会用完AIM-120导弹”,而且其供应商“根本没有能力快速重建弹药库”。美国空军与太空军协会(AFA)未来航空航天概念研究所负责人马克·冈辛格表示:“我们面临的是武器短缺,而非运送武器的平台短缺。”...more8minPlay
October 20, 2025五角大楼内外,新“旋转门”力量汇聚,要重塑美国国防采购体系五角大楼的高官们呼吁改革采购流程在今年5月,美国科技商业界颇具影响力的TBPN播客节目上,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还在节目中预言:“特朗普总统和赫格塞斯部长为了美国士兵的利益,忍痛做出了正确的事情。”德里斯科尔表示美国防务行业将经历重组,“将要经受这场风暴”,其中传统防务巨头的日子会越来越难,“他们会开始意识到,他们必须适应和改变,否则就会消亡,国家不会再出手救他们了。” 对于这个“主要受众是硅谷的风向投资人士”的播客节目,美国陆军一号文武官接受邀请、参与节目录制,就已经体现了美国陆军高层乃至特朗普政府对该节目所代表的科技行业和风投界的认可与支持的态度。这种态度,无疑是安杜里尔公司、帕兰提尔公司等由风险投资支持的美国“新军工”企业之所以能崛起和扎根,并成为行业重要参与者的大前提。这些对美国防务行业巨头们的不满和对采购流程和体系的改革呼声,不只是来自美国陆军高层,还来自美国国防部(正在更名为战争部)的其他重要官员。比如,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兰(John Phelan)曾批评美国的造船业“缺乏紧迫感”,对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得过且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史蒂夫·范伯格则称,当前的采购体系有利于传统国防承包商,因为它采用了“镀金”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规定,阻碍了商业公司和非传统供应商的进入。...more7minPlay
October 15, 202514年六届,这里浓缩着中国直升机的腾升之路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简称天津直博会)即将在天津空港经济区航空工业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举办。从2011年首届举办至今,天津直博会已走过14个年头,成功举办了六届。天津直博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直升机专业展会,也是全球第二大直升机专业展会、还是世界上唯一具有飞行表演的直升机专业展会。回顾历届天津直博会的高光时刻,就能读懂中国直升机产业的成长轨迹。 2011年系列化、规模化2011年9月15日至18日,首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直升机产业基地开幕,这是中国直升机产业首次以“系列化、规模化”的姿态面向世界。首届直博会上,我国国产直升机首次集中亮相:AC311、AC312、直8型运输型进行了飞行表演,AC310、AC312医疗救护型、AC352、AC313等直升机模型参加展示。这届直博会是中国直升机产业走向世界的开端,为我国直升机的“成长图鉴”写下了“萌芽起步”的第一笔。...more6minPlay
October 14, 2025英意日六代机项目进入实施阶段,2025英国防务展力求多元突破9月9日至12日,以“打造未来力量”(Preparing the Future Force)为主题的2025年英国国际防务与安全装备展(DSEI 2025)在英国伦敦举行。根据主办方发布的信息,有超过1700家展商参加本届英国防务展,业务涵盖航空、航天、海军、陆战、电子战、网络作战等多个领域。英国空军退役中将、防务展高级军事顾问加里·沃特佛(Gary Waterfall)表示,本届英国防务展的重点是展示“英国及其盟友如何通过新一代装备和战术创新为不断变化的战争做好准备”。GCAP全尺寸模型亮相本届英国防务展上,今年6月刚刚成立的、由英国BAE系统公司、意大利莱昂纳多集团和日本航空产业振兴株式会社(JAIEC)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尖翼(Edgewing)首次亮相,并且展出了三国合作项目“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的全尺寸模型。与此前亮相的模型相比,此次展出的全尺寸模型尾部有明显调整,一些媒体评价称,未来该型号可能采用二元矢量喷管技术。本届英国防务展上,参与合作的三个国家宣布了一项新计划:为了推进GCAP项目的电子与传感系统研发工作,三国将合作成立GCAP电子演进联盟(G2E),成员包括意大利莱昂纳多集团、英国ELT集团以及日本三菱电机,该联盟将协调推进六代机综合探测、侦察和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莱昂纳多集团未来作战航空项目总监安德鲁·霍华德(Andrew Howard)表示:“现在GCAP的核心团队已经确定,不会有新的大型合作方加入。过去那段可以相对容易决定加入或退出计划、讨论分工与商业结构的时期已经结束。现在我们对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挑战有所准备,并已达成结构性协议。”...more6minPlay
FAQs about 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How many episodes does 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521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