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孩子们该如何学习国学?他们能听懂吗?他们会喜欢吗?让小麦同学和小麦妈妈带您和孩子一起——对话国学吧!:)《论语小问问》有熙华国学院对《论语》的专业解读,也有小麦同学两年《论语》学习经验的沉淀和生活趣事的分享,节目采用亲子对话形式,相信能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共鸣!主播简... more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21, 201813.5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多,亦奚以3为?”【注释】 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2专对:独立对答。3以:用。【译读】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事务,却不会办事;让 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挡一面;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more3minPlay
August 21, 201813.4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注释】 1圃:音pǔ,《周礼·太宰》:二曰园圃毓草木。注:“树果蓏曰圃。”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译读】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树果蓏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园丁。”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more6minPlay
August 21, 201813.3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注释】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奚:音 xī,什么。3正名:即正名分。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以...为依据,行得通。7苟:苟且,马马虎虎。【译读】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也太迂腐了。有什么好正的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实行。礼乐不能实行,刑罚的执行就无所适从。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乱套了)。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不应随便对待的。” ...more9minPlay
August 21, 201813.2 赦小过,举贤才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注释】 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译读】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 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more8minPlay
August 21, 201813.1 先之,劳之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1。”请益2。曰:“无倦3。”【注释】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2益:请求增加一些。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译读】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more5minPlay
August 16, 201812.24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译读】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more2minPlay
August 16, 201812.23 忠告而善道之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译读】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more3minPlay
August 16, 201812.22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音xiàng,同“向”,过去。 3皋陶: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读】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more6minPlay
August 16, 201812.21 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注释】 1修慝:慝,音tè,匿心,藏着掖着。修,改正。这里是指坦荡做人,不藏着掖着。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译读】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据德而行?怎样坦荡做人?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再谈收获,不就是据德而行了吗?批评别人做事,能对事不对人,不是很坦荡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more4minPlay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