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孩子们该如何学习国学?他们能听懂吗?他们会喜欢吗?让小麦同学和小麦妈妈带您和孩子一起——对话国学吧!:)《论语小问问》有熙华国学院对《论语》的专业解读,也有小麦同学两年《论语》学习经验的沉淀和生活趣事的分享,节目采用亲子对话形式,相信能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共鸣!主播简... more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23, 201814.15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子曰:“晋文公1谲2而不正,齐桓公3正而不谲。”【注释】1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 636¯前 628 年在位。2谲:音jué,欺诈,玩弄手段。3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 685¯前 643 年在位。【译读】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more5minPlay
August 23, 201814.14 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译读】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 他不是要挟君主,我才不信呢!” ...more3minPlay
August 23, 201814.13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注释】 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译读】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话、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告诉你话的那个人说得有点过了。先生他到该说话时才说,因此别人从不厌烦他说话;快乐时才笑(不假笑),因此别人从不反感他笑;取有义之财,因此别人也不嫉妒他取得多。”孔子说:“原来这样啊,(孔子恍然大悟)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more4minPlay
August 23, 201814.1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注释】1成人:人格完备的人。 相对于“巨婴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4久要: 本意长相厮守,长久的约定。要:会意字。从西,夕阳西下,两只鸟儿归巢依卧;从女,妇女。以“夕阳西下鸟儿归巢依卧”作比喻,表示日暮就寝时丈夫搂着妻子的腰,以表示之需要。后来加“约”表示双方互相需要。“要约”意味着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译读】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无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对现在的人何必苛求这样呢?见到财利能想到道义,遇到危机能勇于担当,长相厮守还能不忘初心,这样也可以算是完人了。”...more5minPlay
August 23, 201814.11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子曰:“孟公绰1为赵、魏老2则优3,不可以为滕、薛4大夫。”【注释】1孟公绰:鲁国大夫,属于孟孙氏家族。 2老:这里指古代大夫的家臣。3优:有余。 4滕薛:滕,诸侯小国,在今山东滕县。薛,诸侯小国,在今山东滕县东南一带。【译读】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 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more3minPlay
August 23, 201814.10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读】 孔子说:“贫穷而能够没有怨言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 到的。” ...more4minPlay
August 23, 201814.9 或问子产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1。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2。夺伯氏3骈邑4三百,饭疏食,没齿5无怨言。”【注释】 1子西:孔子时代有三个字子西的,与孔子有关的有两个。第一个子西,公孙夏(?-前 544 年):姬姓,名夏,字子西,郑国的卿,子产的同宗兄弟。另一个子西是公子申,芈姓,熊氏,名申,字子西,楚国令尹,楚平王的庶 弟。2人也:此人是个人物啊! 3伯氏:齐国的大夫。 4骈邑:地名,伯氏的采邑。 5没齿:死。【译读】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孔子说:“此人是个人物啊!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但伯氏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more4minPlay
August 23, 201814.8 为命,裨谌草创之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子曰:“为命1,裨谌2草创之,世叔3讨论之,行人4子羽5修饰之,东里6子产润色之。”【注释】1命:指国家的政令。2裨谌:音bì chén,人名,郑国的大夫。 3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 4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 5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6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译读】 孔子说:“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more5minPlay
August 23, 201814.6 14.7 爱之,能勿劳乎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译读】 孔子说:“君子中不仁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孔子说:“爱一个人,意味着代劳一切吗?忠于人,能不对他直言相劝吗?” ...more4minPlay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