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孩子们该如何学习国学?他们能听懂吗?他们会喜欢吗?让小麦同学和小麦妈妈带您和孩子一起——对话国学吧!:)《论语小问问》有熙华国学院对《论语》的专业解读,也有小麦同学两年《论语》学习经验的沉淀和生活趣事的分享,节目采用亲子对话形式,相信能给您和您的孩子带来共鸣!主播简... more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
August 23, 201815.2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穷斯滥矣。”【注释】1愠:音yùn,生气 ,怨恨。 2固穷:虽然穷,但固守原则。【译读】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一筹莫展。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仍然坚持原则;小人一遇穷困就乱来了。”...more3minPlay
August 23, 2018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陈国的国事民情。有人认为这里通“阵”,卫灵公在问孔子排兵 布阵的事。这不合情理。卫灵公在位数十年,非常善于用人,他手下文臣武将外交家高手云集,打仗根本不用他亲自带兵。以卫灵公的成就在当时其实算是位睿智开明的国君了。卫灵公身为国君,对外只操心国与国之间的征伐决策,如果说他也来问排兵布阵,而且是向世人都知道以文礼见长的孔子问排兵布阵,未免太低看了卫灵公的智商。实际上经考证,历史上只有孔文子向孔子问过攻伐之事。 《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译读】 卫灵公向孔子问陈国的政事民情。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军旅攻伐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more4minPlay
August 23, 201814.43 14.44 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原壤1夷俟2,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阙党4童子将命5,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6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注释】 1原壤:鲁国人,与孔子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他母亲死了,他还大声歌唱。 2夷俟:夷,双腿分开而坐。俟,音sì,等待。 3孙弟:同逊悌。 4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 5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言。 6居于位:童子与长者同坐。 【译读】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开玩笑似地骂他说:“小时候你不讲 孝悌,长大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你这老不死的家伙,算是苟且偷生,白活了。”说着,用手杖敲了敲他撒开的腿。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more5minPlay
August 23, 201814.41 14.42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注释】 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译读】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尊礼,那么百姓就容易领导了。”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 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more5minPlay
August 23, 201814.40 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子张曰:“《书》云:‘高宗1谅阴2,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3,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4三年。”【注释】1高宗:商王武宗。 2谅阴:古时天子守丧之称。 3薨:音hōng,周代时诸侯死称此。 4冢宰: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译读】 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more5minPlay
August 23, 201814.39 深则厉,浅则揭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击磬1于卫,有荷蒉2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3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4,浅则揭5。’”子曰:“果哉!末6之难7矣!” 【注释】1磬:音qìng,一种打击乐器的名称。 2荷蒉:荷,肩扛。蒉,音kuì,草筐,肩背着草筐。 3硁硁:音kēng,击磬的声音。生硬而沉涩,比喻顽固不化,不知权变。4深则厉:厉涉(连衣涉水),穿着衣服过河。 《诗·大雅》:“涉渭为乱,取厉取锻。”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综合理解,“深则厉”可认为如果遇深一点 的水则可以垫上石头跨过去,衣襟都不用提。5浅则揭:提起衣襟涉水过河。“深则厉,浅则揭”是《诗经.卫风.匏有苦叶》的诗句。6末:泛指物的末端、末尾。用在年龄上则指末期,晚年。如《礼记·中庸》:“武王末受命。”后引申为古代滑稽戏里扮演老生的优伶。7难:责问。【译读】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击磬自娱,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人还真有心啊,在击磬吗!”听了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自以为没有人了解自己,殊不知问题全在于自己啊。(就像过河一样) 水深就垫上石头跨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水过去嘛。”孔子说:“一言中的!老生的难处,就在这里啊!” ...more11minPlay
August 23, 201814.37 14.38 贤者辟1世,其次辟地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曰:“贤者辟1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2矣。” 子路宿于石门3,晨门4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注释】 1辟:有人说这里同“避”,说法不严谨。“避”有足旁,表示用脚走开的避;而“辟”没有走开,而是迎难而上,开天辟地。“避”是被动地躲,“辟”是把握主动权的“化险为夷”。对于使用“非被动走开”方式避免正面冲突的行为,应该用“辟”。比如辟色、辟言都与“走开”无关,恰恰相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是主动“辟于其中”。就像大水迎面扑来,予兀自岿然不动,大水自动向两边顺过去,这就是“辟”的气概。同“开天辟地”中“辟”的用法一致,所以这里应该读音“pì”。后面篇章中所有类似用法都应读“pì”。2七人:大约有七个人。 3石门: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4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译读】 孔子说:“贤人离开混乱的社会而独辟一个和谐小世界;次一等的人开 辟一块新土地;再次一点的人遁辟于声色犬马之中浑沌过世界;再次一点的人装疯卖傻说胡话,啥都能说但啥都不算话了。”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大约有七个人了。”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more10minPlay
August 23, 201814.36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 公伯寮1愬2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3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4。”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注释】 1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孔子的学生,曾任季氏的家臣。 2愬:告发,诽谤。3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4肆诸市朝:古时处死罪人后陈尸示众。【译读】 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more4minPlay
August 23, 201814.35 不怨天,不尤人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1人。下学而上达2,知我者其天乎!”【注释】1尤:责怪、怨恨。 2下学上达:下学尽人事,上达知天命。【译读】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怪人,下学尽人事、上达知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more3minPlay
August 23, 201814.33 14.34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 论语小问问 | 对话《论语熙解》子曰:“骥1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注释】 1骥:千里马。古代称善跑的马为骥。【译读】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有人说:“用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 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more3minPlay
FAQs about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How many episodes does 论语小问问|小麦和麦妈对话国学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43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