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屋市場中,若看到屋齡40-60年的房子,你會進去看嗎?
除了公設比較低之外,我們想到的都是必須額外花錢重新整修老屋,包括管線老舊、壁癌漏水、電壓不堪使用、隔音不佳等……。
當然,有人刻意去買屋齡較高的中古屋就是為了等都更或危老。
臺北市中正區衡陽路54至60號,以往稱為「榮町」也就是繁榮的意思,可謂當時的商業重鎮,各行各業都紛紛前來設店,但隨著土地價格飛漲,這條路上的街景早已今非昔比,當大家爭取都更或危老的同時,這4連棟百年老屋的持有人卻做出異於常人的決定,這樣的「老屋處理方式」,不禁讓惠珺覺得倍感溫暖!
本集重點
1》衡陽路4連棟登錄為「臺北市市定古蹟」
2》一場淹水,促成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計畫
3》4連棟的今與昔:認識建築興建的功能
結論
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像是在訴說過去的美好年華…也讓我們在上班時有種被古蹟包圍的幸福感,透過房屋持有人不求賺錢,而是自願將4連棟登錄為古蹟,真是對建築最大的尊敬!
雖然我們不是這裡的屋主,名下也沒有老屋,但是看到這樣為地方保留美好畫面的故事,讓每代人都能來到這裡,將這些老房子的故事流傳下去,還是會覺得很感動的。
-------
合作邀請請洽: [email protected]
來IG找我們聊房子: @allmy.house
來臉書陪我們不上班:https://reurl.cc/a10EaD
來YouTube看影像:https://reurl.cc/zln5Xp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