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叨历史
聊历史,过日子,欢迎来到秋野叨历史,大家好我是秋野。
32.决战开始了
张子明从洪都出发,去找朱元璋,为了保险起见,他白天不赶路,而是找地方睡觉,晚上趁人少才出发。这种没有效率的走路方法,使得他走了半个月才到应天找到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也是一头包,他派徐达去攻打庐州,所受到的待遇和陈友谅差不多,始终无法攻破城池。
朱元璋问张子明朱文正的情况,张子明是个聪明人,他没有说朱文正撑不住了之类的话,而是说:陈友谅来了很多人,但死伤已经十分惨重,而且出师时间过长,粮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话,一定能击败他,原文是:师久粮乏,援兵至,必可破。
朱元璋听了这话后,十分高兴,马上派人去庐州让徐达班师,准备决战!
然后他告诉张子明:你先回去吧,我准备准备,不久就去洪都,不久是多久呢?
朱元璋接着说:让朱文正再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我就到了!
一个月?到时朱文正的骨头可能已经拿去敲鼓了!
话虽如此,张子明还是上路了,这次为了赶时间,他日夜兼程,谁知到达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士兵擒获,陈友谅亲自接见了张子明。
张子明给陈友谅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呆子,站在那里,手都不知往哪里放。这个人容易对付。
陈友谅开始给张子明做思想工作,从拉家常开始,到天下一统、民族大义等等等等,张子明只是不断的点头,到最后他也说烦了,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和我合作,诱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张子明连忙说,我合作,我合作。
于是,陈友谅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让他对城内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
张子明连声答应,走到城下,大声喊道:
“请大家坚守下去,我们的大军马上就到了!”
陈友谅傻眼了,他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读书人有这样的胆量,气急败坏,拿刀杀了张子明。他这才明白,这个书生并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没有完成,他还不能死。他还一直记得张子明临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更让他不安的是,从他的将领们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对这个读书人的敬佩。
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居然会佩服这个人?
陈友谅第一次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产生了怀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用暴力和权威解决不了的,陈友谅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如同徐寿辉不懂得陈友谅的生存方式一样。乱世之下,活路的方法多的去了,肯定不止一条路。
南昌被围攻,内外隔绝,音信是无法畅通的,朱文正在派遣千户张子明向朱元璋告急的同时,又派出一名外号为“舍命王”的士兵出城诈降,告诉陈友谅说稍稍停战几日,我们城内弹尽粮绝,主帅打算要投降了。
陈友谅这会儿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于是信以为真,马上下令停止了进攻。但是,到了约定“投降”的那天,南昌城上没挂白旗,而是换了面新旗子,城内是杀声动天,看来这几天都休息的不错啊。
陈友谅真是恨得牙根儿都痒痒,于是命人把诈降的“舍命王”捆在城前给活剐了,但是,本来这位爷出来后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不然就不叫“舍命王”了。
这边的故事咱们先放到一边,再说说接到消息之后的朱元璋是怎么应对的。
朱元璋收到命令后,他立即命令正在围攻庐州的徐达、常遇春回来,共集结水军和陆军二十万人,与自己一起向南昌方面进军。
七月十六日,朱元璋大军到达湖口,为了达到与陈友谅决战的目的,他分兵两路,分别占领了经江口和南湖口,同时还封锁了陈友谅唯一可以退却的武阳渡口,堵塞了陈友谅的退路。
直到此时,陈友谅整整包围了南昌85天,虽然杀掉了朱元璋14员大将,但是好在并没有功克这座屹立不倒的城池。
至正二十三年六月,在确定了与陈友谅决战的方针后,朱元璋所有的精锐力量,包括二十万士兵,和他手下的优秀将领徐达、常遇春、冯胜、郭兴等人,连刘伯温这样的文人谋士也随军出征,与陈友谅一样,朱元璋这次也算是空国而来。
迟早有这一仗,躲也躲不过,那就打吧。
陈友谅和朱元璋就像两个赌徒,一个带了六十万,一个带了二十万,去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局。他们使用的筹码是无数人的生命,赌注是自己的生命,财富和所有的一切。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六日,朱元璋带着他的全部赌注从应天出发,去参加这场赌局。
朱元璋不会真的让朱文正守一个月,他的军队以急行军向洪都前进,不分昼夜,不停的走,向着他们的宿命中的战场前进。
陈友谅听闻朱元璋亲自来战,他马上解围,掉头杀出鄱阳湖,前来迎战。
朱元璋胸有成算,他率水军自松门入鄱阳湖,扬帆而来,与陈友谅军在康郎山附近相遇。
当时,乍从水军的阵容看上去,汉军占有明显优势,其巨舰高大威猛,铁皮闪烁黑光,虎虎逼人。
朱元璋仔细观察后,对诸将说:“彼巨舟首尾相联,不利进退,可破也!”就是说敌军的战船首尾相连,对于进退都是不利的,我们能够击败他们。
于是,老朱命自己这边的船队列为二十队,每队间的空隙填上装载着火器与弓弩的小船,告诫诸将说:“接近敌船后,先发火器,再发弓弩,舟船相接后,则以短兵击之!”
由此,鄱阳湖大战拉开序幕。
七月二十日,朱元璋水军与陈友谅水军分别来到了鄱阳湖,在康郎山相遇,两只军队经过无数的波折,终于走到了最后决战的地点。
大战就在明日!
简单介绍一下鄱阳湖啊,鄱阳湖又称彭泽,北起湖口,南达三阳,西起关城,东达波阳,从南到北大约有三百余里,对当时的朱元璋和陈友谅来的舰队来说,算得上是浩瀚无边了。鄱阳湖上游接着赣(ɡàn)、抚、信、饶、修五条江,下游把五条江水汇入长江,由于南宽北窄,形状象一个巨大的葫芦。
毫无疑问,就地形而言这是一个理想的战场,够大够宽阔。
朱元璋的舰队停靠在南鄱阳湖的康山,与陈友谅的舰队对望,可以清晰的看到敌方船上的灯火。
明天就要决战了,这是朱元璋畏惧的,也是他所盼望的,输掉战争就将一无所有,赢得战争就获得一切。
朱元璋的思绪又回到了二十年前,他接到汤和来信的时候。
如果那时,我不选择投军,现在我的人生会是如何呢,也许在某一个地方平静的生活着,过完自己的一生。
事实证明,现在我走的这条路是最为艰难的,从郭子兴到韩林儿,从滁州到应天,这是怎样的一条路啊,在阴谋和背叛,流血和杀戮中生存下来,就是我的宿命吗?
已经不能回头了,和尚不能做了,农民不能做了,甚至乞丐也不行,要么成为九五至尊,要么战败身死!
我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难,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是我应得的!我所等待的就是这一天!
一定要胜!
对岸的陈友谅也在沉思,但他考虑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从自己参加起义开始,脑海中似乎就没有信义这两个字,为了走到现在的位置,我杀了很多人。
倪文俊赏识我,提拔了我,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杀了他。
赵普胜是个老实人,对我很尊重,把我当兄弟看待,我杀了他。
徐寿辉把权力让给我,只想活下去,我杀了他。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是吗,心黑手狠才能取得胜利,因为在你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可怜你!
我相信我所做的没有错。
为了今天的权势和地位,我不稀罕什么名声,让那些道学先生骂好了,手中的权力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背叛了很多人,他们不再信任我,随时可能背叛我,但只要我拥有最强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
终于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决定的不仅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命运,也决定着天下人的命运。
在这场决战中,没有正义与邪恶的区分,胜利的人拥有一切,失败的人失去一切。
这场决战没有规则,没有裁判,这些东西在胜负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对决战双方而言,胜利就是阿弥陀佛,胜利就是原始天尊,胜利就是四书五经,胜利就是仁义道德!
如果您感觉秋野讲得还不错滴话,也请您多多点赞、分享和打赏,您的每一点支持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明朝是怎么来的感谢您的捧场,我是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