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第五讲 让人道合于天道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而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
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挈汝适复之挠挠,以游无端;出入无旁,与日无始;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无己,恶乎得有有!睹有者,昔之君子;睹无者,天地之友。
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故圣人观于天而不助,成于德而不累,出于道而不谋,会于仁而不恃,薄于义而不积,应于礼而不讳,接于事而不辞,齐于法而不乱,恃于民而不轻,因于物而不去。物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不明于天者,不纯于德;不通于道者,无自而可;不明于道者,悲夫!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人人都想当老大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
这一段,可以说把世人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搞心理学的朋友,应该仔细看看这个,如果连这个原则都不懂,做心理分析就会走到一边去。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作为凡人,作为对道没有感觉的人,都会有一个通病,都喜欢别人赞同自己,厌恶别人反对自己。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嘛。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不喜欢听不好听的话;都喜欢听别人夸自己,不喜欢听别人批评自己。这是人之常情,也没有什么奇特处。但是如果在这些方面过分了,自己只能听顺耳之言,听不得逆耳之言,就会带来麻烦。我们爱听顺耳之言,别人捧两句,拍两句,舒服,这个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过,不能成了病态。
“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提出的意见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拥护,得到赞赏,如果我的意见提出来,大家都反对,都站在我的对立面,那么我心里肯定不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以出乎众为心也”。心理学讲,人有几个层次的需要:一是生存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还有自我成就的需要等等。所谓自我成就,也就是成名得利嘛。“出乎众为心”,每个人都想在众人面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想要比人家高一截,那就需要“同于己”。大家要赞成我,大家要吹捧我,就不能出现“异于己”的现象;如果大家都在反驳我,大家都不喜欢我,我怎么能够出人头地呢?
我们怎么看待“超女”现象?当年“超女”一出来,粉丝非常多,粉丝多就是“同于己”;那么反对“超女”的,不喜欢“超女”的,就是“异于己”。为什么呢?因为“超女”一出来就“出乎众”,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和欢迎。为什么现在的模特大奖赛、选美大奖赛这么多呢?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大家这么辛苦地去争冠军,就是因为“出乎众为心”。大家都想要拿冠军,想拿优胜。娃娃读书也是这样,像我们这里的小虎同学,在全班拿第一,好舒服。去年拿第一,今年还要拿第一,他还是有“出乎众为心”的嘛。
“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很多人都想出人头地,想超越别人,你是否能真正超越别人呢?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于丹也好,易中天也好,包括“超女”也好,从学术角度上说,他们是否真的在自己那一行出类拔萃了呢?这些“超女”的音乐艺术、表演艺术是否真的是一流?以专业的学术眼光来看,于丹和易中天肯定不是班固,不是司马迁。在艺术界的艺术家看来,“超女”算什么?这些人也很平常,他们是否就出众呢?未必就出众啊。
“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他们仅仅是因为别人的吹捧,马上脑袋就晕了,认为自己了不起了。“因众以宁所闻”,大家愿意听他的,喜欢去当他的粉丝,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如众技众矣”啊。毛主席说过,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毛主席也说过,人多办法多,热情高,干劲大。这就是对“众技众矣”的解释。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一定要明白“众技众矣”这个道理。像我们这里,胥老师的太极拳确实了不得,有他独到之处;“神仙哥哥”是激光专家,当然在激光方面就了不得;我们的某学员在管理上,在如何当官上,确实有一套,是很多当官的不如的。这些都告诉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状元,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是天下第一。这里就提醒我们,不要总是觉得自己了不得,不要把尾巴翘上天,要永远都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这才是对自己非常有利、非常有益的态度。
人的贪嗔痴很多,最大的贪嗔是什么呢?是“而欲为人之国者”。这个不得了,都想去当老大,当皇帝。西方有议会制、政党竞争、民主选举来“为人之国”。在中国古代,想要“为人之国”,要么是阴谋诡计,要么是造反,要么就是宫廷内的龌龊,这就是“为人之国”。为什么要去为人之国呢?
“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当了皇帝,君临天下,就可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是多大的威风啊?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八面威风,为所欲为,不受任何制约,这个日子太舒服了。所以当皇帝对人的诱惑很大。
“黑马”先生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统计了民国以来当“皇帝”的有多少,我知道四川有好几位“皇帝”。我在监狱时,有位狱友就曾和某“皇帝”关在一起过。他是自封为“皇帝”的,他在村里做了一个梦,觉得他是皇帝了,就把自己的老婆封为皇后,自己的几个情人封为妃子,舅子老表封为大臣、大将军,关起门来做皇帝,整个“王国”可能还没有一个生产队大。结果有人举报,马上警察就来抓了。饭都没有吃饱,就要当皇帝,那不是笑话吗?成都人有个笑话挖苦这种人:“有一天,等哥老倌(四川方言,自称)当了皇帝,三条棉裤重起穿,天天都吃回锅肉。”这就是他们当皇帝的感觉,这些都是无知的小民戏看多了引起的精神幻觉。真正有野心的,有政治图谋的,他们当皇帝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揽三王之利”。
夏禹、成汤、周武王这些人富有天下,确实利不可言。但是“而不见其患者”,夏禹得天下,夏桀失天下;成汤得天下,殷纣王失天下;周武王得天下,但是东周战国之时,周天子常被诸侯欺凌,连二等诸侯、三等诸侯都不如。所以,只看见利而不见弊,得天下时,当然威风八面,但几代之后,衰败以后呢?我们看电视剧《大汉天子》——汉武帝好了不得,但是到了最后,汉献帝被曹操在手心里玩的时候,皇帝多可怜啊;唐太宗了不得,但唐昭宗在朱温手里时,那个日子多难过;曹操还算是有教养的英雄,朱温纯粹就是一个痞子、流氓。历朝历代,那些末代皇帝在太监手里被玩过去,玩过来,又怎么过呢?宋太祖了不得,但宋徽宗、宋钦宗被女真人抓到东北去,关在地牢里,他们又怎么过呢?另外,创业帝王的那种劳苦,那也是苦不堪言的啊。所以我们看到“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确实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