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怎样与自然之气合拍
“鸿蒙曰:‘意!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
这里就说得很到位了,和广成子教训黄帝的话如出一辙。“意!心养。”鸿蒙说,那么你就好好修心养性吧!我反复说:现在很多老板这里投资,那里投资,就是不给自己的心性投资;这里去养,那里去养,就是不让自己的心性得养。房子可以修得很好,车子可以玩得很好,营养品、保健品可以吃得很好,保健措施、度假措施、旅游措施都安排得很好,外面的一切都处理得到位,就是不懂养心性。那么怎样养心性呢?
“汝徒处无为”,你一定要处于无为之境,放下社会关系这张网络,别在红尘中去混,不要去东想西想。“而物自化”,我们想一下,往往人类有为,就打乱了自然造化,而人类无为时,自然就得以复苏而自化。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时多可怕呀,核电站周围三十公里的人全部撤离了。撤离以后,西方的科学家说,当地的生态可能三百年乃至上千年都难以恢复;结果只过了十几年,森林茂密,雀鸟成群,老鼠成堆,成了野猪、野鹿等动物的乐园。它们在如此强烈的核辐射下居然能够生存,真是奇迹。当然也有受到影响发生变异的,长成两个脑袋,八条腿;三个脑袋,两个肚皮的也有。但是整个森林、整个物种得到了恢复。
从这个现象,我们看出人类对自然界的威胁和伤害,远远超过了核辐射。核辐射的影响,动植物可以通过三百年的时间,慢慢去适应,自己能够校正自己的生理结构,来适应核辐射的环境;但它们就适应不了人类的伤害。人类社会的文明之火烧到哪里,哪里的自然环境这朵鲜花就枯萎、萎缩。所以“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结合现代生态环境来看,确实是这样。但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批评现代科学技术,不是要复古,排斥现代文明,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要看到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找到一条可以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后的科学技术可能要更多地放在与自然共处的环境中发展,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利益去伤害大自然。
具体的功夫就是“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堕尔形体,吐尔聪明”,就要把人类高傲的身段放下,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的五脏六腑天天膨胀,亢奋得不得了,眼耳鼻舌也是敏感得不得了——哪里有升官发财的信息了,眼睛一下就把它锁定了;哪里有可用的信息了,耳朵也是很快锁定目标;哪里有可以享受的芳香,鼻子也是很快就锁定了目标;哪里有可以大快朵颐一番的,舌头立即去占领阵地。所以“堕尔形体”并不是让我们自己伤残,把手砍了,把眼睛挖了,把舌头割了;实际上它和“吐尔聪明”是一体的,把我们的聪明放下吧,不要那么聪明。
“伦与物忘”,理论也好,知识也好,学问也好,全部都放下,不要执着这些。这句,结合前文广成子给黄帝说的,“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来看,就容易理解。“无视无听”,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并不是说使人重回原始状态,成为一个原始人、植物人,不是的。用《金刚经》的话来说,就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就是要把这些放下,放下以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大道,才知道大道是怎么样的滋味。如果我们太聪明了,太伶俐了,眼耳鼻舌身意围着色声香味触法转,心随境转,那么就会迷失自我,永远不能回归大道。
我们要敢于无视无听,才能“抱神以静”。你要“抱神以静”,就要做到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你敢不敢呢?有些人天天嚷着要学道,你敢不敢目无所见,耳无所闻?今天有个上师来说法,我不去听;明天上师要来开示,我不去听;上师来了要传法,我心无所知。你敢不敢?你敢,那就说明你进步了;你不敢,那你就还不行。你真正敢于这样,你的主人公的位置就坐稳了,用道家的话来说,你有丹气了;有了丹气,对外面的东西就不太感兴趣了。
我们看庄子在这方面是非常坚决的,禅宗也是非常坚决的,不然怎么敢“宁可永世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用赵州老和尚的话来说,就是“佛之一字,永不喜闻;念佛一声,漱口三天”。好像这些老禅师对佛祖有深仇大恨一样,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是一种超越,是让我们从法的奴仆提升为法的主人,是让我们超越追星族、粉丝的地位,要升上去当家做主。
所以“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就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去掉我们的精神内容,敢于处于麻木无知、心如死灰的状态。“涬溟”就是像我前面说的赖床的时候,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状态,就有点这个味道,“涬溟”就是自然之气。怎样跟自己的自然之气合拍、同调、同步?
“解心释神”,我们的心经常都在颠倒见之中,我们的神都是在张皇烦恼之中,被贪嗔痴这些枷锁给束缚得牢牢的,不得自由。“解心释神”翻译成佛教的话,就是解脱。解脱生死苦海,解脱烦恼,现证菩提,解脱于烦恼心的束缚,把菩提心释放出来,这个就是“解心释神”。
“莫然无魂”,什么叫“魂”?“魂”在这里就是指我们的欲望,我们的烦恼。欲望和烦恼每天都在折腾我们,所以要把它们去掉。“莫然”,就是淡化乃至去掉。
“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这里引用了《道德经》的话,“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芸芸万物都有它的生老病死,生从大道中生,死又回归大道。生从根处发,有根才能生,死又回归于根。“各复其根而不知”,实际上我们也处在这种状态之中,我们知道的是我们的社会生命——荣辱是非得失,我们的心天天在这里忙。但我们的生是从哪里来的,死是怎么去的?我们不知道,都是茫然不知。
我经常说,生命是倒计时,我们只能活一百岁,活一年就少一年;再活一年,又少一年。我今年快六十岁了,实际上就是离死亡越来越近了,倒计时就好算。如果不用倒计时,老人们八十大寿、九十大寿、一百大寿时喜气洋洋,就不知道做八十大寿时,离死亡最多只有二十年了;做一百大寿时,开追悼会的时候也快了。倒计时就是这样的,不值得喜气。对于没有紧迫感的人来说,倒计时就可以引起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