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朱塞佩托雷利是博罗尼亚学派的领军人物,在世纪之交时对协奏曲的发展颇有贡献。克雷利作品第八号的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六首大协奏曲,代表了脱离克雷利模式的新型协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破雷利的大多数协奏曲都有三个乐章,次序是快慢快。这一次序为后世作曲家所采用。每个快板乐章都以一段力都耐罗开始用整个乐队发展一个或多个动机,这引向一个采用全新材料的独奏插段。之后,全奏在不同调性上再现了利多耐罗的某些部分。在乐章圆满结束前,这样的交替可能出现若干次,并以一段在主调上的最后的全奏结束全曲。他几乎同开头的李杜奈罗相同。利都耐罗这一术语来自声乐,意思就是叠歌。的确,托雷利的方案有几分像回旋曲,只有一个重要的例外就是在协奏曲中,所有的利都耐罗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都习惯于在不同的调上。这种利多奈罗结构是托雷利维瓦尔蒂和他们一些同代人的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和最后一个乐章所特有的。这样,协奏曲就把熟悉的音乐的再现与调性关系的变化和稳定结合了起来。
5
22 ratings
朱塞佩托雷利是博罗尼亚学派的领军人物,在世纪之交时对协奏曲的发展颇有贡献。克雷利作品第八号的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六首大协奏曲,代表了脱离克雷利模式的新型协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破雷利的大多数协奏曲都有三个乐章,次序是快慢快。这一次序为后世作曲家所采用。每个快板乐章都以一段力都耐罗开始用整个乐队发展一个或多个动机,这引向一个采用全新材料的独奏插段。之后,全奏在不同调性上再现了利多耐罗的某些部分。在乐章圆满结束前,这样的交替可能出现若干次,并以一段在主调上的最后的全奏结束全曲。他几乎同开头的李杜奈罗相同。利都耐罗这一术语来自声乐,意思就是叠歌。的确,托雷利的方案有几分像回旋曲,只有一个重要的例外就是在协奏曲中,所有的利都耐罗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都习惯于在不同的调上。这种利多奈罗结构是托雷利维瓦尔蒂和他们一些同代人的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和最后一个乐章所特有的。这样,协奏曲就把熟悉的音乐的再现与调性关系的变化和稳定结合了起来。
425 Listeners
414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32 Listeners
423 Listeners
447 Listeners
162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89 Listeners
186 Listeners
82 Listeners
14 Listeners
261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