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 学习申论写作评论

25年08月07日【人民时评】环保设施开放里的治理之道


Listen Later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7日
【人民时评】环保设施开放里的治理之道
作者:武卫政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既是观察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的一扇窗口,也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一个抓手
  探秘“科技迷宫”般的生态环境监测站、体验“垃圾变废为宝”之旅、追踪“一滴污水变清水”的过程……正值暑假,许多家长和青少年学生走近环保设施,“零距离”感受科技在减污降碳方面发挥的作用。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构建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务实举措。目前,全国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已有6批2512家,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形成“老四类”(生态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废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新四类”(石化、电力、钢铁、建材)的开放格局。从中,可以观察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之道。
  凝聚共识,治理才能形成合力。开放各类环保设施,吸引公众参观,既能直观展示保护成效,也能传播环保知识,进而凝聚更多生态文明共识。大气质量是如何监测的,生活垃圾分类后是怎样收集、运输、处置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怎样助力碳减排……引导公众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既有利于弘扬生态文化,也有助于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激发人们关注、支持绿色发展的热情。
  共同参与,治理将更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离不开各方积极参与。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保障公众环境治理知情权和监督权的有效途径。一个地方或企业的污水、废气、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起来,总是关起门来运行,看着高大上,但公众不了解,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或质疑。如能敞开大门,欢迎公众参观,设备运行和监测数据让人眼见为实,则能减少“邻避效应”,增进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互信。
  比如,不少人认为石化行业“高污染”,为扭转这种认知,南京金陵石化邀请居民代表走进企业,闻气味、听讲解、看生产,并且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举报成功可获得100元手机话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每个人既是受益者,也应是参与者。一起出力、共同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美丽中国才会不断舒展新画卷。
  主动作为,治理才更有实效。如今,环保设施开放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让观众“亲身走近”。过去的开放,一般是定时定点,让参观者走进厂区、走近设备,工作人员讲解、与观众互动;现在的开放,既有传统的实地探访,也有时兴的线上直播。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设备运行直观呈现、实时数据立马获取,公众可随时上网,对环保设施“在线看”。监督无处不在的氛围,有助于推动企业由“被动治理”向“主动作为”转变,使其更好履行环保责任、加快绿色转型。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既是观察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的一扇窗口,也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一个抓手。丰富开放方式、提升开放层次、增加开放频次、扩大开放范围,激发保护环境、行动有我的热情,必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读《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 学习申论写作评论By 小法师奇米


More shows like 读《人民日报》人民时评 | 学习申论写作评论

View all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7 Listeners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32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52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5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62 Listeners

肥话连篇 by 肥杰

肥话连篇

119 Listeners

新闻早报 by 羊城晚报

新闻早报

4 Listeners

搞钱女孩 by 搞钱女孩小辉

搞钱女孩

87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57 Listeners

人民日报精读|申论80+积累|公务员考试|精读笔记 by 爱学习的嗡嗡

人民日报精读|申论80+积累|公务员考试|精读笔记

0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23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7 Listeners

人民日报精读|每天5分钟,听出申论80分|申论磨耳朵 by Cream的精读城堡

人民日报精读|每天5分钟,听出申论80分|申论磨耳朵

1 Listeners

小Lin说 by 小Lin说

小Lin说

50 Listeners

公考早咖啡 by 天天老师

公考早咖啡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