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ly 20, 2020014 原生家庭,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人生挑战这一期我们从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出发,聊了这几年非常流行的话题“原生家庭”。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往往从根本上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对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方式。因为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完美,所以我们自己的性格也总有着各种根植在潜意识的恐惧和焦虑。但是没关系,这一切都会好的,因为不完美才是人生的本质。本期highlight:控制欲极强的父母,从感性和理性上无孔不入的规训活到20多岁,忽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危机,想要反抗这种规训一切放手、缺乏情感沟通的父母,带来了回避型人格回避与人的情感沟通,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冷淡回避型人格,就是让人有强烈的好奇心啊!过于相信理性,让人无法接受到来自感性和热爱的指引为什么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有特定的期待?社会上升通道固定时,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了标准答案遵循社会的标准答案,免除了自己做选择的焦虑父母一定会把自己对于“成功”的执念传递给下一代父母很难意识到孩子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没有人可以从头到尾为另一个人的人生做选择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帮人成为人,寻找自己为什么父母总是很难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养育孩子是一个需要经过学习和反思的高度专业的技能要如何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第一步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克服和接受不完美,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挑战去控制可以控制的,而放弃不能控制的...more48minPlay
July 06, 2020013 乘风破浪的姐姐,惊涛骇浪的内心世界这期我们聊了我和昱辰追了好几周的热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我们作为两个很少看综艺的人,最近不仅迷上了这个节目,而且就此展开了许多关于女性价值和姐姐们内心世界的大讨论!本期播客前半部分,我们聊了对综艺、女团、集体的感受,后半部分则是根据《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理论,具体分析我们对其中几位姐姐的直观感受。关于依恋类型的更多讨论,可以关注我们在youtube和B站同名频道最新一期的视频解读。本期highlight:对节目的第一感受:一个破除了人设的综艺破除舒适区的感觉,和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一群女人在一起就一定要撕吗?强调集体性的节目,是否在逼迫女明星去收敛个性女团这种形式到底是磨灭个性,还是重新定义人设?30+的姐姐做女团,有了只享受过程的底气只为了热爱去做女团,完成过程就可以收获感动更特别的一点,是跳出人设,从“不热爱”到“热爱”的转变集体统一 v. 弘扬个性——我们到底该怎么理解女团这种「艺术形式 」人对于“集体统一”的感动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女团集体跳舞的美,和军训统一踢正步的美有区别吗?能否享受规训,取决于是否愿意为信念买单从心理学上的依恋类型来分析各位姐姐很想要又不敢去追求,这种性格是什么缘故?人的内心是否自洽,是一种可以凭直觉感受的状态天生可以自如释放情感的人真的太让人羡慕了!亲密的本质是情绪的交集,很多人因恐惧情绪交缠而排斥亲密我们的依恋类型是基因还是成长环境决定的?基因的作用:amygdala (杏仁核) 的大小父母对亲密的态度,影响了我们的依恋类型表达情绪其实跟拉shi一样?需要心理上感到安全才能释放本能上不会过度压抑情绪的人,真是既快乐又可爱啊有观众缘的人,秘诀其实是可以自然流露真实的情绪表达情绪和操控情绪的界限:观众能看出一个人是否自洽所谓自洽,是能面对自己真实的样子从伊能静的“妈味”聊到妈妈们常见的痴迷型人格社会对与“孝”概念的规训,与亲密关系的天然发展逻辑相冲突...more43minPlay
June 22, 2020012 交朋友这件事,实在太难了这期我们聊了一个很朴素又蕴涵了许多哲学的话题:交朋友。人对于朋友的态度,其实常常可以折射出来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恐惧。交朋友这件事情,其实真的很难的!你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Youtube / Bilibili: 喵喵予鱼微信 / 微博: 赵丹赵丹喵这期我们聊了:-人为什么到了陌生环境会很想交新的朋友?-我在交朋友这件事上,遭遇过人生的毒打-朋友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一种奖赏机制-安全感对社交关系的影响-高估了相似度的友情,和其期望值落差带来的打击-长期相处的朋友往往是因为不同点没有那么多-波动率很大的友情会是什么样?-交朋友人生观的变化——多样投资理论-当预期降低时,交朋友仅仅在于共情-情侣聊天翻车现场:当你发现对方还在寻找灵魂伴侣-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投射到一个人身上会怎么样?-保持内心平和的办法是分散正向情绪的来源-人际交往的动态平衡,期望和奖赏的公式-从朋友身上获得的奖赏,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人应该主动去寻找友谊吗?-交朋友未必要看直觉,人的直觉里是有偏见的-潜意识形成偏见,其实是在折磨自己-偏见本质上是一种恐惧,让大脑进入自卫模式-我们讨厌一个人,难受的其实是自己-感到一个群体里有人不喜欢自己,要怎么办?-也不要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偏见而惩罚自己-从《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感受到的社交恐惧...more44minPlay
June 11, 2020011 我们是如何被现代国家规训的?解读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这是我们最新一期视频的音频版,原版视频可以去B站、youtube搜索“喵喵予鱼”观看。17世纪从欧洲开始的启蒙运动,不仅发现了自由权利,还创造了一种颠覆性的现代国家规训体系。福柯这本《规训与惩罚》,作为近代哲学的经典著作,从惩罚符号、监狱规训和社会规训三个不同的维度分析了这套规训体系,以及它是如何将公民塑造成相信同一种价值观的个体。理解了这种规训体系的存在,对个体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我个人而言,是在每一次我的内心与外界的压力发生冲突时,有能力观察和解构规训存在的种种形式。这种觉知可以让我分清楚内心的恐惧和热爱,更好地作出当下的生活选择。它会让我认识到,不管这规训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人生并没有一种完美模板。结婚生子只是万千条人生道路中的一种,是否能带来幸福并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倾听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自己到底想拥有怎样的人生,这才是自由的灵魂。...more16minPlay
June 03, 2020010 那些年,我们在亲密关系中踩过的坑这一期,我们这对已经在一起快三年的资深情侣,在深夜一起敞开心扉聊了聊我们从这一段亲密关系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和收获的成长。亲密关系其实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与另一个人构建紧密联系,朝夕相处时,往往会暴露出来自己最大的缺点。但好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会让我们为了爱和体验,去直面最真实的自己,拥有更高的觉知,也最终能见证自己的成长。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微博@赵丹赵丹喵微信@赵丹赵丹喵Youtube、B站@喵喵予鱼本期highlight:金牛和摩羯的恋爱故事一个从小幻想遇到真爱和从来不相信真爱的人相遇了恋爱的前6个月:幻想和伪装中的完美亲密关系中的巨大危机,对自我认知的毁灭性打击危机后的转机,一起构建亲密关系2.0模式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伪装自己?接受对方的不完美,也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控制欲对亲密关系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在冥想中看到"未来":一段让我泣不成声的体验3.0的亲密关系,带来了自我管理的底层驱动力享受当下,接受一段亲密关系中所有的可能性...more56minPlay
May 24, 2020009 我们到底要如何创作?关于灵感、ego和共情(重新上传版) 之前上传的版本因为剪辑失误,出现了一段空白音频。我们调整了这个问题后在这里重新上传啦!非常抱歉!这一期我们结合了自己最近创作视频的经历,聊了聊“创作”这个话题,本期高光: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平衡灵感与表达欲自我观察、敢于否定过去的自己为什么重要?作品背后的心态在观众面前其实是透明的我们观察到的视频剪辑的技法技法和灵感哪个更重要?法西斯演讲是创作吗?创作是使人共情的能力创作和叙事的关系:从推翻到重建如何在进行艺术表达时迅速忘记自我?苦难使人创作:自我认知的消解为什么人类需要创作?人类从本能上在生生不息的追求叙事创作是一个重塑内心世界的过程创作是对抗当代社会信息爆炸的堡垒 ...more34minPlay
May 23, 2020009 我们到底要如何创作?关于灵感、ego和共情在这一期,我们从自己最近做视频的经历出发,聊了聊“创作”这个话题。本期highlight: 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平衡灵感与表达欲自我观察、敢于否定过去的自己为什么重要?作品背后的心态在观众面前其实是透明的我们观察到的视频剪辑的技法技法和灵感哪个更重要?法西斯演讲是创作吗?创作是使人共情的能力创作和叙事的关系:从推翻到重建如何在进行艺术表达时迅速忘记自我?苦难使人创作:自我认知的消解为什么人类需要创作?人类从本能上在生生不息的追求叙事创作是一个重塑内心世界的过程创作是对抗信息爆炸的堡垒...more35minPlay
May 05, 2020008 B站刷屏视频“后浪”,一种当代中国的群体想象这期我和B站5级老粉昱辰同学聊了一下小破站这两天刷屏的视频“后浪”。其实本来这期打算录别的内容,但说了几次都觉得状态不好,于是就准备随机聊聊白天我们一起看的这个视频。结果也许是因为我们对B站的视角不同,碰撞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本期highlight: 对视频的第一印象:从惊艳到失落人家的生活这么好,为什么我就如此平凡?生活的本质是在艰难中看到希望视频中体现出来的是光鲜亮丽的年轻人,但并不是我们自己“后浪”代表的是来自前一代人平等的视角与姿态小破站在中国社会中的积极意义主流思想对年轻人正能量的期待二次元精神的逆风翻盘?打一巴掌给个枣,这个枣往往会更甜对父权和强权认可的渴求中国年轻人真的很多样包容吗?互联网时代下的宗教崇拜追求群体认同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体现B站的过度娱乐化倾向——从被妖魔化到捧上神坛从B站看罗翔视频学到的价值观:对正义和社会两面性的思考真正的多元是思考的多元、是价值观碰撞的多元“后浪”没有反应的中国社会最真实的年轻人劳动已经不再是让人觉得光荣的价值了什么样的年轻人才能代表中国?更能打动人心的影像记录是真实“后浪”其实是当代阶段性的群体想象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社会都在追求群体想象对人类来说,精神叙事才是第一生产力...more39minPlay
April 28, 2020007 关于爱、梦想和勇气的终极意义(2)在这期播客中,我们围绕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个故事,聊了一些自己的个人感悟。比如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看这本书,分别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这会是科比最喜欢的一本书?人生要如何学会“放下”和“失去”?文化和环境对于主流标准的塑造内心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痛苦,应该要怎么办?到底什么叫关注当下?到底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通过增加觉知来观察内心的恐惧...more47minPlay
April 28, 2020007 关于爱、梦想和勇气的终极意义 (1)这一期我们讲了昱辰最喜欢的一本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从书里我们看到了关于爱、梦想和勇气的终极意义。为了这期内容我们做了完整的视频,如果想要更好的信息接收体验,可以移步B站或youtube搜索“喵喵予鱼”直接看视频版。...more2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