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晨的篮球生涯,像一条不断分岔的河流。
从职业球员、野球选手,到自媒体达人、青训教练,他穿梭于不同的身份之间,却始终围绕着同一颗旋转的篮球。他说,这不是一场关于“成功”的狂奔,而是一次次在岔路口的驻足与选择——“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一、野球的江湖:当篮球走出体制
十年前,一个CBA新秀球员的年薪约20万,而今天,一名活跃在民间赛场的野球球员,单场收入可达3000元,系列赛密集时月入数万,年收入甚至突破百万。
“职业球员的路径是金字塔,而野球是一片草原。”常乐晨说。
在这片草原上,篮球不再只是输赢的竞技,更是生存的舞台。自媒体和商业赛事打破了传统职业体系的垄断,让“野路子”也能发光。长相、幽默感、花式运球、暴力扣篮……每一种特质都可能成为流量密码,每一种风格都有人买单。
“篮球的审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由。”
二、自媒体的浪潮与退却
2020年至2023年,是篮球自媒体的黄金时代。常乐晨也曾站在浪尖,却最终选择退回岸上。
一次舆论风波中,他因回应某博主的挑战,陷入争议漩涡。“我以为可以用正义的方式回应,但舆论是不可控的。”他淡淡地说,“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不是我能驾驭的战场。”
他最终回到了篮球培训的课堂。那里没有千万粉丝,却有实实在在的成长。
三、篮球,是一种社会化教育
如今,常乐晨更多时间站在青少年训练的场边。他不只教孩子们如何投篮,更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协作、如何在劣势中寻找策略。
“篮球的底层逻辑就是丛林法则。”他说,“你会在比赛中遇到强者、弱者、合作者、对手,你会经历领先、落后、逆转、绝杀……这些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更能塑造人格。”
他甚至引入《孙子兵法》和《道德经》的哲学,教孩子们“防守优先”“以静制动”。
“赢不是常态。不赢的时候才是大多数”
四、走向户外,走向更广阔的生活
尽管以篮球为生,常乐晨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运动爱好者”。他笑称自己“不喜欢运动”,却对户外生活充满向往。
“我喜欢自然,喜欢那种远离城市、回归自我的感觉。”他说,“也许未来我会去尝试更多的户外活动,不是为了挑战极限,而是为了体验不同的人生。”
在他的理解中,户外不是征服,而是融入;不是逃离,而是回归。
结语: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到自己的节奏
从职业球员到野球手,从自媒体人到教练,常乐晨的每一次转型,都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未来的拓展。
他说,这个时代给了篮球人更多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噪音。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然后慢慢走,稳稳地走。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定向越野。有时候,慢,才是最快的速度。
时间轴
01:32-04:15 职业化与篮球行业的变迁
04:15-06:05 野球与职业球员的收入对比
06:05-08:20 篮球审美与自媒体的多样性
08:20-11:55 篮球培训与市场化的机遇
11:55-14:25 职业球员的转型与机遇
14:25-15:37 野球市场的繁荣吗
15:37-19:53 篮球就是田忌赛马
19:53-23:31 职业球员与教练的角色转换
23:31-27:47 红利期跌入旋涡:自媒体
32:09-39:49 人生高光时刻与价值观
39:49-48:26 青少年篮球培训与人格塑造
48:26-01:05:15 哲学与篮球策略的结合
01:05:15-01:19:51 NBA打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01:19:51-01:27:23 运动员行为与社会责任
01:27:23-01:35:05 户外运动与人生尝试
01:35:05-01:38:41 户外生活的意义与个人选择
聊天的人:@常乐晨 @北温带11
制作:@北温带雪灵
场务:@北温带叶子
出品:北温带N.T.Z.工作室
BGM:José González - Step Out B'z - イチブトゼンブ
传播平台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荔枝FM、蜻蜓FM
搜索“北温带N.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