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张于旦[1],性疏狂不羁[2]。读书萧寺[3]。时邑令鲁公,三韩人[4]。 有女好猎。生适遇诸野,见其风姿娟秀,着锦貂裘,跨小骊驹,翩然若画。 归忆容华,极意钦想。后闻女暴卒,悼叹欲绝。鲁以家远,寄灵寺中[5],即 生读所。生敬礼如神明,朝必香,食必祭。每酹而祝曰[6]:“睹卿半面,长 系梦魂;不图玉人[7],奄然物化[8]。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如问也! 然生有拘束,死无禁忌,九泉有灵,当珊珊而来[9],慰我倾慕。”日夜祝 之,几半月。
一夕,挑灯夜读,忽举首,则女子含笑立灯下。生惊起致问。女曰:“感 君之情,不能自已,遂不避私奔之嫌。”生大喜,遂共欢好。自此无虚夜。 谓生曰:“妾生好弓马,以射獐杀鹿为快,罪孽深重,死无归所。如诚心爱 妾,烦代诵《金刚经》一藏数[10],生生世世不忘也。”生敬受教,每夜起, 即柩前捻珠讽诵[11]。偶值节序,欲与偕归。女忧足弱,不能跋履[12]。生 请抱负以行,女笑从之。如抱婴儿,殊不重累。遂以为常。考试亦载与俱。 然行必以夜。生将赴秋闱[13],女曰:“君福薄,徒劳驰驱。”遂听其言而 止。积四五年,鲁罢官,贫不能舆其榇[14],将就窆之[15],苦无葬地。生 乃自陈:“某有薄壤近寺,愿葬女公子。”鲁公喜。生又力为营葬。鲁德之, 而莫解其故。鲁去,二人绸缪如平日。
一夜,侧倚生怀,泪落如豆,曰:“五年之好,于今别矣!受君恩义, 数世不足以酬!”生惊问之。曰:“蒙惠及泉下人,经咒藏满,今得生河北卢户部家。如不忘今日,过此十五年,八月十六日,烦 一往会。”生泣下曰:“生三十余年矣;又十五年,将就木焉[16],会将何 为?”女亦泣曰:“愿为奴婢以报[17]。”少间曰:“君送妾六七里。此去 多荆棘,妾衣长难度。”乃抱生项。生送至通衢,见路傍车马一簇,马上或 一人,或二人;车上或三人、四人、十数人不等;独一钿车[18],绣缨朱�(“�”为左“巾”右“宪”)[19], 仅一老媪在焉。见女至,呼曰:“来乎?”女应曰:“来矣。”乃回顾生云:“尽此,且去;勿忘所言。”生诺。女行近车,媪引手上之,展�(“�”为左“车”右“令”)即发[20], 车马阗咽而去[21]。生怅怅而归,志时日于壁。因思经咒之效[22],持诵益虔。梦神人告曰:“汝志良嘉。但须要到南海去[23]。”问:“南海多远?”曰:“近在方寸 地[24]。”醒而会其旨,念切菩提[25],修行倍洁。三年后,次子明、长子 政,相继擢高科[26]。生虽暴贵,而善行不替[27]。夜梦青衣人邀去,见宫 殿中坐一人,如菩萨状,逆之曰:“子为善可喜。惜无修龄[28],幸得请于 上帝矣。”生伏地稽首。唤起,赐坐;饮以茶,味芳如兰。又令童子引去, 使浴于池。池水清洁,游鱼可数,入之而温,掬之有荷叶香。移时,渐入深 处,失足而陷,过涉灭顶[29]。惊寤,异之。由此身益健,目益明。自捋其须,白者尽籁簌落,又久之,黑者益落。面纹亦渐舒。至数月后,颔秃面童[30],宛如十五六时。辄兼好游戏事,亦犹童。过饰边幅[31];子辄匡救之[32]。未几,夫人以老病卒。子欲为求继室于朱门。生曰:“待吾至河北, 来而后娶。”
屈指已及约期,遂命仆马至河北。访之,果有卢户部。先是,卢公生一 女,生而能言,长益慧美,父母最钟爱之[33] 。贵家委禽,女辄不欲。怪问 之,具述生前约。共计其年,大笑曰:“痴婢!张郎计今年已半百,人事变迁,其骨已朽;纵其尚在,发童而齿壑矣[34]。”女不听。母见其志不摇, 与卢公谋,戒阍人勿通客,过期以绝其望。未几,生至,阍人拒之。退返旅舍,怅恨无所为计。闲 游郊郭,因循而暗访之。女谓生负约,涕不食。母言:“渠不来,必已殂谢; 即不然,背盟之罪,亦不在汝。”女不语,但终日卧。卢患之,亦思一见生 之为人,乃托游敖[35],遇生于野。视之,少年也,讶之。班荆略谈[36], 甚倜傥[37]。公喜,邀至其家。方将探问,卢即遽起,嘱客暂独坐,匆匆入 内告女。女喜,自力起。窥审其状不符,零涕而返,怨父欺罔[38]。公力白 其是。女无言,但泣不止。公出,意绪懊丧,对客殊不款曲[39]。生问,“贵 族有为户部者乎?”公漫应之。首他顾,似不属客[40]。生觉其慢[41],辞 出。女啼数日而卒。生夜梦女来,曰:“下顾者果君耶?年貌舛异[42],觌 面遂致违隔。妾已忧愤死。烦向土地祠速招我魂,可得活,迟则无及矣。” 既醒,急探卢氏之门,果有女,亡二日矣。生大恸,进而吊诸其室。已而以 梦告卢。卢从其言,招魂而归。启其衾,抚其尸,呼而祝之。俄闻喉中咯咯 有声。忽见朱樱乍启[43] ,坠痰块如冰。扶移榻上,渐复吟呻。卢公悦,肃 客出[44],置酒宴会。细展官阀[45],知其巨家,益喜。择吉成礼。居半月, 携女而归。卢送至家,半年乃去。夫妇居室,俨如小耦[46],不知者多误以子妇为姑嫜焉[47]。卢公逾年卒。子最幼,为豪 强所中伤,家产几尽。生迎养之,遂家焉。
注释:
[1]招远:县名。明清属登州府。即今山东省招远市。
[2]疏狂不羁:阔略放任,不拘礼仪。
[3]萧寺:佛寺。唐李肇《国史补》:“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 书‘萧寺’,至今一‘萧’字存焉。”后世因称佛寺为萧寺。
[4]三韩:指辽东。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西)、辰韩(东)、弁辰(南) 三国。明天启初因失辽阳,以后乃习称辽东为三韩。见《日知录》。
[5]灵:灵柩。
[6]酹(lèi 泪):以酒浇地。祭奠的一种仪式。祝:祷告。
[7]玉人:容貌秀丽,晶莹如玉。可兼称男女。
[8]物化:化为异物,指死亡。《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 其死也物化。”
[9]珊珊:环摩击声。《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以徐步兮,拂 墀声之珊珊。”李善注:“珊珊,声也。”
[10]金刚经:佛经名。初译全称《金刚般若波多蜜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后有多种译本,名称不全同。藏(zàng 葬):佛教道教经典的总 称;一藏数,指持诵五千四十八遍。
[11]捻珠:手捻佛珠。佛珠,又称念珠、数珠,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 数的佛教用物。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等制作的。 粒数有十四颗至一千零八十颗不等。
[12]跋履:跋涉;登山涉水。《左传·成公十三年》:“(晋)文公躬 擐甲胄,跋履山川,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13]秋闱:乡试;考选举人。
[14]舆其榇:用车运走女棺。榇,棺。此从青本,底本无“舆其”二字。
[15]就窆(biǎn 贬):就地葬埋。窆,葬时穿土下棺。见《周礼·地官·乡 师》注。
[16]就木:进棺材;老死。《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重耳)将适 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 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17]以报: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一报”。
[18]钿(diàn 店)车:镶嵌有金属薄片图案纹饰的车辆。
[19]绣缨朱�(“�”为左“巾”右“宪”),“�”通“幰”(xiǎn 显):有彩穗装饰的大红车帘。绣缨,彩丝做的穗状饰物,即流 苏。,车前挂的帷幔。
[20]展�(“�”为左“车”右“令”),“�”通“軨(líng玲)”:车轮转动,犹言发车。,即轮,亦作“辚”。
[21]阗咽(tián yè田叶):即“阗噎”。形客车马喧腾,充塞道路。《文 选》左思《吴都赋》:“冠盖云荫,闾阎阗噎。”
[22]效: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数”。
[23]南海:指观世音菩萨所在地。印度有南海。又,我国浙江普陀 山,相传为观音现身说法道场,故通常所说南海,多指此。
[24]近在方寸地:近在心间。佛教净土宗认为,只要修持善心,发愿念 佛,坚持不懈,就可使佛菩萨闻知,拔除于苦难之中。方寸,指心,见《三 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5]念切菩提:即渴望领悟佛理。菩提,佛教名词,意译“觉”、“智”, 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佛教认为,有了这种觉悟,就能断绝世间烦恼, 成就“涅”之“智慧”。
[26]擢高科:指科举高中。
[27]替:废弃,衰减。
[28]修龄:长寿。
[29]过涉灭顶:谓入深水,淹没头顶。《易·大过》:“上六,过涉灭 顶,凶,无咎。”
[30]颔秃面童:下巴光净无须,面呈童颜。颔,下颏。
[31] 过饰边幅:过于注重穿着打扮。谓与年龄身份不符。边幅,本指布 幅的边缘,喻指人的服饰容态等外观表现。
[32]匡救:救正,矫正。《孝经》:“匡救其恶。”注:“匡,正也。”
[33]钟爱:爱集一身;极其喜爱。钟,聚。
[34]发童而齿壑:头秃齿缺。形容年老。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 竟死何裨。”童,秃。壑,通“豁”,齿缺。
[35]游敖:游玩散心。《诗·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36]班荆:谓藉草而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 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班,布。荆,泛指杂 草。
[37]倜傥,风流洒脱。指有青年风度。
[38]怨父欺罔: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底本无“父”字。
[39]款曲:应酬殷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文叔(刘秀字)少 时谨信,与人不款曲。”
[40]不属客:意不在客;不理会客人。属,属意。
[41]慢:简慢,怠慢。
[42]年貌舛异:谓张生的年龄与容貌不符。
[43]朱樱:红樱桃,喻女子之口。启: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起”。
[44]肃客:引导客人。《礼记·曲礼》上:“主人肃客而入。”注:“肃, 进也。”
[45]细展官阀:详细询问官阶门第。展,展问,询问。
[46]小耦:少年夫妻。耦(偶),配偶。
[47]“不知者”句:意谓张于旦夫妇相貌比他们的儿子、儿媳还显得年 少。子妇,儿子和儿媳。姑嫜,婆婆和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