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音频内容转载自 王礼贤 老师的 微信公众号《甲骨文书法与国学经典》,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里面还有其它国学和书法内容。
本期内容提要:
*本篇前半段,继续上篇关于君子的论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意思是:君子要追求精神而非物质,食不要过多地追求享受,居也不要过多地追求安逸。做事要勤勉,讲话要谨慎,以有道德者为榜样,这才是真的好学。
*(下图为 "居" 和 "食" 的甲骨文写法)
*本篇后半段,则介绍了 子贡 和 孔子 探讨贫富之道的对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两人的对话道出了贫富的两种境界,子贡说:"贫穷而不觉得自卑,富贵而不觉得骄慢,这种境界如何?"
*孔子回答:“这种境界还算可以,但不如 ‘贫穷却仍安贫乐道,富贵却仍以礼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样的境界。”
(下图为 "谄(臽)" 和 "骄" 的甲骨文写法)
*随后,子贡似乎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他说,老师说的道理正如诗经里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样,为人做学问真是要不断地打磨,不断地提高。
(下图附上甲骨文书 王之涣《登鹳雀楼》,以附和子贡所领悟到的层楼更上的境界。)
*孔子听了子贡的话,非常开心,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意思就是说子贡,你懂了这个道理,我终于可以和你谈诗了。
*写诗,贵在发自内心,发自内心才能与读诗者产生共鸣,并能感染和启发别人,最终才能成就一首好诗。
(上图为王礼贤自创诗画一幅:“一川烟水兼程处,历尽千山终不回;抖却风尘忆过往,夕阳西下江天微;惟有苍松在,犹待人晚归。”)
以上为与本讲相关的王礼贤甲骨文形韵书法及山水画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甲骨文书法与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