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 母語 On Air|說出家的語言 💬 在台灣,除了華語之外, 還有許多美麗的「國家語言」正悄悄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故事。 不論是親切的 台灣客語、悠揚的 台灣原住民族語、 還是溫暖的台灣台語、馬祖語……等 每一種母語,都是文化記憶的聲音。 💡 在《母語 On Air》中, 我們邀請老師、長輩、年輕創作者與你重新... more
FAQs about 母語On Air:How many episodes does 母語On Air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62 episodes available.
January 31, 2023【一次學兩種語言~跟帕拿佐太太用臺語學英語】Convenience Transportation 方便的大眾運輸 爆笑上集上線囉~出門在外, 除非想趁時趁機運動一下, 否則, 勢必得依靠交通工具的便利性! 本集節目要帶著大家認識我們平時較常運用到的交通工具的英文單字, 例如: 公車 (Bus), 火車 (Train), 腳踏車 (Bicycle/Bike), 更與大家分享只有在美國舊金山才能搭乘的叮噹車 (Cable car)。 來來來~ 跟著帕拿佐太太講英語, 讓你的臺語和英語更順暢流利~~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叔姨講臺語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2minPlay
January 23, 2023【一次學兩種語言~跟帕拿佐太太用臺語學英語】怎樣的問候才夠親切? 讓帕拿佐太太來告訴你!基於很多綜合因素,在遇到外國人時你是不是語言系統自動關閉? 所有學校時期所學的英文只剩下”啊、嗯…” 泱泱臺灣人,豈可遇到外國人就自動矮一截? 本集節目告訴您遇到外國人怎麼問候,就算英語不輪轉,一開始的問候氣勢一定不能輸! 早、午、晚安、問候、寒暄、道別的說法。Hello之外怎麼打招呼, How do you do和 how are you有什麼不同?、how are you doing、How’s your day? / How’s your day going、How’s everything? / How are things? / How’s life/ What’s cooking? What’s new? Are you alright? Good-nignt只能在睡前說?除了bye-bye,道別時還有沒有更溫馨的說法(have a nice day)。 跟著帕拿佐太太用臺語學英語 臺語英語溜溜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叔姨講臺語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6minPlay
January 09, 2023【跟著Panozzo太太用臺語學英語】帕拿佐太太談跨國婚姻談和英語學習經驗~笑料不斷的阿姨們用英語講臺語囉!還在怕說英語嗎? G和機不一樣嗎? J和街怎麼發音? 阿姨們教你用臺語學英語~讓你英語學習無罣礙! 有很多的外國朋友愛來臺灣,有很多外國朋友想定居臺灣,問其原因,不外是山明水秀、風光氣候極佳,社會福利制度吸引人及飲食迷人之外,〝友善〞幾乎是最大的因素,而這個友善不僅是臺灣人的善良、誠實,還有的是對外國友人來說〝行無障礙〞。 因為無論去哪裡,只要有路標幾乎就有全世界共通的語言-英語。 2030年雙語臺灣的願景目標,其中推動理念之一便是:兼顧雙語政策及母語文化發展。 因此,在臺語環境中學成英語,可以快速的將外國友人帶入臺灣的風俗人文、建築和飲食之中,進而敲開全球化的大門。 快來和帕拿佐太太用臺語學英語!讚啦~ --------- 主持人:董娘 邀請來賓:帕拿佐太太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叔姨講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26minPlay
July 19, 2022S1E9 鄭順聰鼠叔的諾貝爾文學系列-比昂松短篇小說《兩兄弟》,是非常發人省思的經典作品!來聽盧志杰來談諾貝爾,這位講古天才要來談哪位得主呢? 是來自北歐挪威的Bjørnson,華語翻做比昂松,台語我音譯為卑勇耍(pi-ióng-sńg),只談一篇短篇小說:〈兩兄弟〉。 故事說的是地位與遭際懸殊的兄弟,不幸遇到父親過世,將遺物拍賣過程中造成的誤會,隨著情節演進,牽連起人性的微妙變化,更有命運的捉弄,但卑勇耍用現代文學手法,描摹兄弟的情誼與人類社會的各個面向,是非常發人省思的經典作品。 節目中,我和志杰從文學、戲劇、世情的觀點來談小說,志杰特別準備了一段講古,鼓其如簧之舌,縱情聲音變化,來呈現小說的開頭場景,非常之精彩,聽眾們若想知道台語講古可以如何飛天鑽地且盈溢內涵,請來聽順聰的節目,讓你年年春,年年富,年年起大厝! --------- 邀請來賓:盧志杰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鼠叔搜臺語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4minPlay
July 12, 2022S1E8鄭順聰鼠叔的諾貝爾文學系列-聶魯達《情詩》,感謝伊的情詩,予伊來逐著伊的女朋友,情詩的力量有影大?1995年上演的電影《郵差》,予Neruta(聶魯達)成做全世界通人知。故事講的是Neruta流亡到義大利的一个小島,在地的郵局臨時聘一个少年人,專工送批予Neruta,tsuân有法度識似這位大詩人,拍開伊對愛情、政治和詩的窗仔門,人生大大來改變。 Neruta十歲起手寫詩,十三歲開始發表,十九歲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霞光》(hâ-kng),隔轉年二十歲,《二十首情詩和絕望的歌》這本詩集,予伊轟動規的中南美洲,伊內底真濟媠氣的字句,成做人人攏會曉背,情人用伊的詩句來訴情衷。甚至有一改Neruta佇酒吧拄著兩陣少年人欲捙拚,伊險險變事主起hông拍,想袂到,欲共搩落去彼的人,知影伊是Neruta,tsuân來轉變,感謝伊的情詩,予伊來逐著伊的女朋友,情詩的力量有影大? 閣來,Neruta毋但𠢕佇咧情詩,伊閣有關於政治、土地、歷史和真前衛的作品。伊嘛是一个哲學家,對天地人間有濟濟的憢疑。這收錄佇過往進前寫的《疑問集》,伊鉼落來三百偌个天地的大哉問。咱那聽,那來開破。 PS.這集的Neruta華語翻譯,全是對陳黎、張芬齡華語翻譯來的,in這對翁仔某,毋但寫了好,閣翻譯真濟詩,對咱台灣詩壇的貢獻真大,佇遮共in大大感謝。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鼠叔搜臺語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3minPlay
July 05, 2022S1E7 鄭順聰鼠叔的諾貝爾文學系列-馬奎斯《百年孤寂》,一翻開你就會吸進馬康多小鎮,無法停止,這就是經典啊!一九六五年,時任記者的馬奎斯,出了幾本書,但知名度不高,正開著車前往墨西哥城,半路中有靈感冒出,他決定半途折返,關在書房十八個月,完成《百年孤寂》這本書。 為了寫作這本書,馬奎斯散盡家財,到郵局要將書稿寄給出版社時,一秤,錢不夠,馬奎斯只能寄出半本,實在困窘。 費盡千辛萬苦出版,《百年孤寂》隨即大轟動,不僅是中南美洲,更賣翻全世界,馬奎斯儼然成為魔幻寫實代表,影響數不盡的作家。若說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小說之王,馬奎斯無人出其右。 關於《百年孤寂》,恐怕有一百萬種讀法,用台語來談,以台灣的情境設譬,關於馬康多,我想到鹿港,於是邀請深耕在地文史工作的王麒愷,他同時也是阿愷之聲的台長,來個兩相對「鎮」。 雖說一是虛構,一是真實,且差了半個地球,但《百年孤寂》從一無所有開墾建設,歷經初期的艱辛與試探,逐漸興盛而有了紛爭,此時國家要來控制了,捲入政黨的鬥爭,還有家族六代百多年的發展,以及那些突梯滑稽的事情,何只是小說,麒愷說,馬康多的故事,猶如鹿港老一輩講起祖先複雜的家族關係,那街市的滄桑,新文明的引進,工藝的演變,還那如假似真的鬼故事,甚是馬康多裡頭人物的瘋癲與癡狂,多像台灣民俗的起乩將鑾。 魔幻寫實的情節荒誕不經,但在時間的演進中,政治軍事的扭曲裡,淪陷在人無止盡的慾望,一切恍然如真。 馬康多可以有一百種隱喻,家族、地域、國家甚或單單一個人,麒愷用其濃濃的鹿港腔台語來分析,那聲音多麼魔幻啊! 談到最後,我和麒愷有共同的心得,別翻開《百年孤寂》,一翻開你就會吸進馬康多小鎮,無法停止,這就是經典啊! --------- 邀訪來賓: 文史工作者王麒愷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鼠叔搜臺語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3minPlay
June 26, 2022S1E6 鄭順聰鼠叔的諾貝爾文學系列-紀德《如果麥子不死》顧德莎還是十七、八歲的少女時,同時代的才子如渡也紛紛耽溺在紀德的文學中,她好奇拿來讀,不是很有感受。 來到從心所欲之年,再來讀紀德,而且是用台語來讀,她內心的感受就全然不同了。 哪裡不同呢?我們在空中對談、討論、剖析,猶如一場心靈的洗滌。 四十多年前讀紀德,顧德莎認為不過是一個男孩子心裡活動的呈現,紀德不斷的對話,面對不同的對象與主體,無非是想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 認識自己,是一個作家最重要的事。 尤其是回憶錄這樣的體裁,就是不斷的跟過去的我對話,一次再一次,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這是作家獨有的特權。 你可以跟童年的自己、青春期的自己、中年的自己、時時刻刻的自己對話,還能細細描繪,一再重寫,有哪個行業能如此被寵愛著? 但同時,這樣的對話與回顧,又是如此殘忍,你必須面對自己的傷口、愧疚、錯誤與傷痛,一般人可選擇漠然與麻痺,但作家無法略過,得要正向迎擊。 《如果麥子不死》就是如此書寫著,紀德的作品往往像懺悔錄,或以日記體承載,同樣是反顧自身與過去,紀德寫起來就是那麼細膩、優美。稀鬆平常的片段,在他的筆下,猶如陽光透過窗簾,斜入室內那幽暗的一角,照亮那甦然喚醒的生命。 閱讀紀德,即此美妙與耽溺。 節目中,我跟顧德莎各選了幾段,用台語來朗讀,我挑的是期望與失落,死亡的震顫⋯⋯顧德莎則讀紀德關於神的思考,猶如在讀聖經⋯⋯看不到神,要如何跟神祈禱呢?尤其是,顧德莎多次面臨死神的考驗,對人生的思考,更為深切。 紀德的作品《如果麥子不死》,是按約翰福音摘出來的,講著麥仔若無死,伊干焦是麥仔。因為拄著真濟的考驗,才會當佇湳塗中閣活起來,生湠做千千萬萬的麥仔。德莎老師的創作嘛是按呢,拄著人生和身體的撞突,這種種的一切,成做種子,種出一坵豐收的文學田園。而且,必須是飽實的麥子,毋是冇的,輾落去湳塗,才會來發穎。 同樣的紀德,不同的體會,都讓人沈澱,讓人解剖自己,讓那透進來的光,照耀著那即將甦甦然喚醒的生命。 -------- 邀請來賓: 作家 顧德莎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鼠叔搜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3minPlay
June 20, 2022S1E5鄭順聰鼠叔的諾貝爾文學系列-卡繆《異鄉人》 「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只是,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 以為不必再跟《異鄉人》碰面了,沒想到,不只是我,整個社會與世界,都要跟異鄉人好好談談。 在寂寞的十七歲,一個文藝少年聽聞這是本傑作,就去那一排新潮文庫中抽出《異鄉人》來讀,瞬時被吸附,沈浸在那第一人稱、極度自我的氛圍之中。主角莫梭的處境,恰是敏感憂愁的高中生寫照,彷彿跟著主角莫梭冷眼看著這世間,對於所做所為冷感,我就是我自己,在自我的世界中,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攻不進來的。 殊不知,那需要非常強的定力,才有極微渺的可能。 莫梭的母親死了,他坐車去安養院送終,但表現冷淡,不似失去至親的樣子。之後他談了場小戀愛,到海濱度假,因陽光的炙烈燒灼,在海灘上用槍射死了一個阿拉伯人。故事的發展如此社會新聞,但面對律師與神父,他不僅不為自己辯護,甚至無絲毫罪惡感,這點讓想幫他的人無力,上了法庭更引起群眾嘩然,稱他為沒血沒眼淚的殺人魔王⋯⋯大眾言論就此野火燎原⋯⋯因為是第一人稱的角度,我們知道,莫梭純然依他自己的態度與行為,其內心與意圖,根本沒有大眾所說的那樣⋯⋯。 故事至此,多麼令人熟悉啊,這不就大眾與媒體最常見的愚行嗎? 特別邀請網路評論家夏途島,這幾年來他致力於閱讀哲學原典,學習台語文,帶領讀書會並用獨特的觀點來評論時事。他是極度用功且熱衷真理的評論家,當我們討論《異鄉人》時,他掘引出我未曾想過的觀點與角度,還有許多易被忽略的細節⋯⋯閱讀一本書,討論一件事,從眾就是不經思考,若經過思考,我們就會像卡繆、像莫梭那般,看到世界那怠惰、腐敗的一面,且從喧鬧爆炸的餘燼中,用一雙銳利的眼神,攫取那僅存的真理。 廣播不只是廣播,台語不只台語,請來跟異鄉人好好談談。 ----- 邀訪來賓: 網路評論家 夏途島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鼠叔搜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4minPlay
June 14, 2022S1E4鄭順聰鼠叔的諾貝爾文學系列-川端康成《古都》「毛筆字內底嘛有一款安靜,寫字的速度較慢。」書法家陳世憲用書法來比喻寂靜,這是我們談京都、談川端康成的心情。 今天節目來談我高中時最愛的川端康成,他代表的不只是日本的美,那種極度細膩的筆法,更是透顯一種清朗的境地,那時我還是憂鬱的高中生,在其文學世界中超越塵俗,到嚮往的美好世界,光是那麼透徹,人情淡而悠長——川端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讓人興起無限的嚮往。 特別邀請陳世憲老師,要從書法的角度來談,他看川端的書法,評語是「老練」,表示這位文學家是浸淫在其中的。陳世憲說,日本的書法派別相當多,有傳統派,也有創新派,但都奠基於扎實的功力,從既有的文化中來變化與創造。而且就算是二十一世紀,日本人學習與書寫的人仍是相當多的,沒有因現代的便利與時潮,就鄙夷書法。 川端也是行萬里路的作家,其作品《古都》寫京都自不待言,《伊豆的舞孃》寫伊豆半島,他還寫越後湯沢、箱根等地,可說是日本現代文學中地誌文學的代表。而陳世憲也常到日本交流與創作,跟著川端的腳步走過伊豆三次,如此將在地風土與風景融入創作中,再來捏塑與提升的藝術手法,是可以一再翻新與發展的。 川端康成是不可能談完的,除了《古都》的故事與人物介紹,我特別用台文翻譯一段情節,來呈現京都情景與那淡且朦朧的美感——轉而一想,其實台灣的文學作品也有這樣的寫法與高度,將地誌與藝術結合,讓人不僅走入文字中,也可以融入實景中。 這不是美,什麼是美呢? ----- 邀訪來賓: 陳世憲 書法家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鼠叔搜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4minPlay
June 07, 2022S1E3鄭順聰鼠叔的諾貝爾文學系列-海明威《戰地春夢》問來賓劉盈成為何想談海明威?其著作如此之多,為何是《戰地春夢》? 其理由非常私密,更是溫馨,回想起他還不識字時,想要聽故事,媽媽就從書架中抽出《戰地春夢》,用台語講故事給他聽。 實在是很美妙,盈成對世界文學的吸收,是從母親的聲音、是用母語來聽聞的,但內容卻是嚴酷的戰爭,講的是愛情的虛幻。 長大後再讀,和童年的記憶比較,盈成說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暢談海明威豐富多彩的一生,談其寫作的冰山理論,用台語敘述《戰地春夢》劇情: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角到義大利米蘭戰場開救護車,不料橫遭炮擊受傷,養傷期間愛上了醫院的護士,兩人私奔想要逃離戰場,想要追尋幸福與美滿人生,不料卻是悲傷的結局,比戰場還殘忍。 要談海明威,可以跟前行代的美國作家比較。劉盈成剛翻譯出版《阿蘭布拉宮的故事》,作者華盛頓.歐文(1783-1859)是美國人,談的雖是西班牙的旅遊與歷史,但其作品充分代表當時的風格:文句冗長糾結,用字典故艱深,文法複雜,為了翻譯這本書,盈成費心查找,句句字字艱難。但到了二十世紀初的海明威,其文風簡潔淺白,卻是直指內心,談到人類共同的存在狀態,那稱作「失落的一代」⋯⋯就如同我們特別製作的廣播劇,盈成老師用台文翻譯那最泥濘、疲累、不堪的戰爭場景,由配音員入戲唸讀,融入充滿顆粒感的配樂,在空中,用聲音帶領聽眾來感受戰爭、反思戰爭。 這集諾貝爾專輯如此飽滿,用聲音逼出戰爭之實境,充滿心靈內涵與文學意味,請聽劉盈成老師來談海明威的《戰地春夢》。 --------- 邀請來賓:劉盈成老師 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譯有《阿蘭布拉宮的故事》及《重新丈量世界》。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鼠叔搜臺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54minPlay
FAQs about 母語On Air:How many episodes does 母語On Air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62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