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三种棒。第一种,“白棒”;第二种,“棒”中带文;第三种,文中带“棒”。
在机锋的当下,如果到了比较纯粹的状态,或者是互相勘验,或者是学人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时候,只稍微需要一点力,那么就是“白棒”。没有任何额外的意味,只是一个力量、一点力,一点力而拨动千钧;千钧的拨动,一点力足以。这个时候就是“白棒”,没有任何装饰。“白棒”可以是声音,可以是触碰,可以是视觉上的一个扰动。“六尘”触“六根”,通过“六识”而起作用。
第二种,“棒”中带文。是除了力量之外还带一些额外的内容,以求兼收。只是力量不一定能到达效果,不一定能够到位,这样就加上额外的文、内容,力量和文和内容双管齐下,这是“棒”中带文,
第三种,文中带“棒”,是在扯葛藤、说理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有“机”的出现,临“机”则瞬间出棒,这个是在文中带“棒”,是机缘的事。
如是见。
摘录自大信居士2017年3月6日微信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