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上個月(02/26),JAMA發布了一篇研究——透過分析982篇以個人故事分享醫療檢測的社群貼文,發現當中有87.1%提到好處,僅14.7%提及危害,6.1%提及過度診斷或過度使用的風險。
人類歷史上不乏書寫身體、健康、醫療的故事。但當這些故事走到今天,一些論述也許是為健康發聲,也可能是引致過度醫療的slogan。這集我們再度邀請台大公衛學院的黃柏堯老師再次來到「有媒有」,來聊聊社群媒體的健康資訊傳播。
柏堯老師認為,在傳統新聞媒體與社群媒體邊界愈加模糊的今日,人們有可能同時是資訊的生產者(producer),也是被資訊說服從而買單的消費者(consumer),兩者的結合,在傳播學上居然真的有「prosumer」一詞。這種角色為何出現,在醫療資訊環境中可能面臨何種危機?歡迎收聽本集「有媒有」!
——————
如果你喜歡柏堯老師的分享,歡迎收聽這一集。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集:https://youtu.be/ug32jPPnMzM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本集聲音出場:Sinead,柏堯老師,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5
44 ratings
上個月(02/26),JAMA發布了一篇研究——透過分析982篇以個人故事分享醫療檢測的社群貼文,發現當中有87.1%提到好處,僅14.7%提及危害,6.1%提及過度診斷或過度使用的風險。
人類歷史上不乏書寫身體、健康、醫療的故事。但當這些故事走到今天,一些論述也許是為健康發聲,也可能是引致過度醫療的slogan。這集我們再度邀請台大公衛學院的黃柏堯老師再次來到「有媒有」,來聊聊社群媒體的健康資訊傳播。
柏堯老師認為,在傳統新聞媒體與社群媒體邊界愈加模糊的今日,人們有可能同時是資訊的生產者(producer),也是被資訊說服從而買單的消費者(consumer),兩者的結合,在傳播學上居然真的有「prosumer」一詞。這種角色為何出現,在醫療資訊環境中可能面臨何種危機?歡迎收聽本集「有媒有」!
——————
如果你喜歡柏堯老師的分享,歡迎收聽這一集。
謝謝你收聽《科學有媒有》,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集:https://youtu.be/ug32jPPnMzM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製作。你的支持,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
——————
本集聲音出場:Sinead,柏堯老師,小童
剪輯後製:小童
音樂製作:果葶
120 Listeners
183 Listeners
201 Listeners
145 Listeners
173 Listeners
17 Listeners
125 Listeners
11 Listeners
307 Listeners
80 Listeners
179 Listeners
175 Listeners
81 Listeners
47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