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就是职务,对仁义有所明了以后,社会上的三百六十行,上下尊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政权机构,就得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如果没有“分守”这样一个管理系统、管理网络,你又怎么能把社会管理好呢?所以要“分守次之”。
“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有了“分守”,就要“形名次之”,就得各就各位,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六部尚书要像六部尚书,封疆大吏就要像封疆大吏,基层干部就要像基层干部。“形名”,就是要有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要有相应的条条框框来规范这种“分守”。
“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明白了“分守”和“形名”间的关系,在“形名”中就要循名责实,把这个责任、把责权利间的关系弄清楚,然后根据人之所长、人之所能而“因任”之。砖就是砖的作用,瓦就是瓦的作用,栋梁就是栋梁的作用,把当用者、能用者放在相应的职位上,这个就是“因任”,量才录取,量才使用,这就属于用人之道了。我们搞人力资源管理的,就要把这条看到,不然你如何把拥有不同能力的人放到不同的、恰当的岗位上去呢?
“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已经在人事上按部就班了,把干部放到各自的岗位上了,但相应的考核制度还不能少,要有个监察部门对他们进行考察,看他们是不是尽责、合格,所以要进行监督,进行考核。这个考核就是所谓的“原省”。“原”是宽恕,“省”是审查。
“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通过考核之后,优秀的该表扬,恶劣的该批评。通过考核,对机构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的质量都有所明了,“是非”评判的结论就出来了。
“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通过对“是非”的评判,其中的“赏罚”就明晰了,该赏的就赏,该罚的就罚,这里是没有人情可讲的。
“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赏罚”只是手段,是“原省”后为机构健康运行所作的维护,要让机构健康运行,就得“贵贱履位”。“知(智)”“贵”为优秀的、有能力的,那就得提拔上去,让他担任更为重要的职务。“愚”、“贱”为低劣的、无能的甚至有害的,那就毫不客气,把他请出局。通过这样的“处宜”和“履位”,你的班子、团队也大致理顺了。这里讲的是如何知人用人,这一系列的程序庄子讲得很清楚。如果一位领导者连这些程序都还不明白,就谈不上知人善用。
现在很多当领导、当老板的处于这种迷糊状态中不自省,这就很可怕了。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你应该对周边的环境、人际关系有把握,部署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了这些程序,一个机关、一家企业的运行就没有故障,就可以健康地运作了。
诸葛亮的干部考核标准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年讲的诸葛亮的《心书》(宋朝称为《将苑》,明朝称《心书》,称其为诸葛亮所作)。诸葛亮对干部一系列的考核标准,手法和策略,都逃不出前面所说的这个套路。当然,《心书》在此基础上要细腻得多,有许多具体运作手段在里面。庄子只从大的方面,说“大道之序”,然后把这个“大道之序”用在社会上、人事上,体现了这么一个过程而已。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明白了这几个过程,懂得这些环节后,我们办事情就会清爽得多,就不会老是左顾右盼,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了。为什么会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你没有准确的判断。为什么你没有准确的判断?因为你心中无数,不晓得如何判断,连标准都没有。
学习了庄子的这一段叙述,我们都应该有判断的标准,应该心中有数。遇到这个事,通过这样的过程,就“愚知处宜,贵贱履位”,该上就上,该下就下,该奖就奖,该罚就罚。奖罚都是其次,是一种暂时性的处治,你要想长治久安,就要“愚知处宜,贵贱履位”,让优秀的、有才有德的人居其位,让无德无才的下岗,这样才能使你的团队优秀起来,也才能打开新的局面。通过这一系列的程序,一系列运行后,你的团队终于成熟了,优秀了,日后的局面就不一样了。
“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仁贤和不肖都是通过有所作为以后表现出来的,明辨之后,你就不可能受其蒙蔽而采取错误的举措,在这种情况下,就“必分其能”。
当年唐太宗请封德彜(yí)推荐民间在野的贤能之士到中央任职,结果一年了都没有动静。唐太宗就把封德彜招来问话:“喂,我去年委托你的事呢?”封德彜说:“陛下,我不是不尽力,我奉旨招贤,在所见的众多人物中,实在没有看到一个能人、贤人。”唐太宗听了很不高兴,就批评他:“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天生万物,必有其能,必有其用,不能求全责备,不可能找得到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啊!他是瓦,就当瓦用;是砖,就有砖的用;椽(chuán)子,就有椽子的用;栋梁,就有栋梁的用;你没有用人的分寸和度数,一心想要找个圣人,哪儿去找?这一番话,弄得封德彜很难堪。
所以,这里说“必分其能,必由其名”。“分”就是分别,也是前面说的这个“数”。前面说了,“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这里所说的“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实际上就是“详在于臣”。那么,谁在玩这个?“要在于主”嘛!我是提纲线的人,“但看棚中玩傀儡,抽牵全是里头人”,像皮影戏一样,都是里面在抽线,指挥着皮影动,那么外面的呢?“详在于臣”嘛!各行各业,百官的职责就是“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