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主持人:謝馬力本節目是由教育部學特司與本臺合作製播,經過多年累積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討論及相關資源,希望透過廣播節目的發聲不設限的議題,能以另一種傳播形式帶給閱聽大眾。本節目分為兩個單元 1、性別大八卦:主要內容為近期性別教育新聞、性別教育活動訊息介紹,並輔以主持人性別生活經驗,讓收聽教師短時間掌握性別教育資訊。以詼諧有趣方式進行。 2、性別慢慢聊: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為主,例如性別融入教學、... more
FAQs about 性別平等Easy Go:How many episodes does 性別平等Easy Go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77 episodes available.
February 25, 2018《老公的陰莖插不進來》(訪賓:性健康管理師 曾寶瑩).邀訪來賓:曾寶瑩(性健康管理師)這本書最觸動人的是,當作者木靈小姐跟老公無法進行性行為時,她會到書店去找書找雜誌。但是當時幾乎所有關於性的書籍,都是給正常性行為的人,反而給這類問題(陰道痙攣)的女性的作為協助與解答的書籍很少。但他們倆人卻很努力用盡各種方法突破困難。延續這個難題,書中也提到她與老公身為教師,有時候學校同事會問為何不生小孩?(親友也極力雖促,更可怕的是,木靈小姐的媽媽還帶著她去跟公婆道歉,無法為夫家傳宗接代,更加深覺得自己是「瑕疵品」的罪惡感。)有時聽到同事的閒聊,『如果有小孩,就會懂學生在想甚麼了』、『就是因為沒有小孩,才不懂得體諒別人』。但如果理解木靈與她老公的難題,就不會有這樣的八卦話題。...more55minPlay
February 14, 2018性別與勞基法修法(訪賓:婦女新知基金會開拓部主任林秀怡).邀訪來賓:林秀怡(婦女新知基金會開拓部主任)過去對勞工的想像是男性勞動的身體,沒有月經不會懷孕,可能也不用照顧幼兒,而勞基法修惡休息時間將更少,不合理的勞動條件。照顧家庭照顧責任還是以女性為主,雖然有性別工作平等法,但依婦女新知檢視多年來職場申訴,女性遇到的職場問題,除了性騷擾,還有就是懷孕歧視。因為工時長,親子互動時間縮短,少子化問題可能更加嚴重。即便有了小孩,無法親自照顧,送到昂貴的幼兒園,看似解決托育問題,但幼兒園女性教師的工作環境不合理。高工時高壓力的幼兒園環境,對小朋友來說不是件好事。關於彈性工時,歐洲彈性工時指的是下降法定總工時,但仍保有原有福利。但是在台灣彈性工時意味兼職,勞動條件變差福利縮水。這是未來必須要探討的議題。...more55minPlay
February 14, 2018《愛的勝利》(訪賓: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理事長、祁家威婚姻平權釋憲案律師 許秀雯).邀訪來賓:許秀雯(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理事長、祁家威婚姻平權釋憲案律師)2013年,住在美國俄亥俄州的吉姆與約翰,因為該州不承認他們在其他州合法的婚姻效力,後來約翰因病去世,該州政府拒絕在死亡證明上記載他們的配偶關係。全書探討選民是否能以投票制定違憲的法律,也就是書裡面一直在討論的是司法程序還是民主程序,來決定同性婚姻合法。近來反同團體推動婚姻定義公投,應限定一男一女結合。許秀雯律師認為,我國違憲審查制度就是大法官的責任,把違憲的法律去除。即使有民眾不同意,憲法位階高於法律,同性婚姻權利為憲法所保障。就像愛的勝利所言,如果多數人通過的法律違反基本原則(人權),法院就有義務宣告違憲。...more55minPlay
February 14, 20182017台灣同志(LGBTI)人權政策檢視報告 (訪賓: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 鄭智偉).邀訪來賓:鄭智偉(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在今(2018)年初公布2017台灣同志(LGBTI)人權政策檢視報告,此份報告檢視14個面向、27個議題的台灣同志人權與政策現況。節目內容著重在性平教育議題。鄭智偉主任說,近來許多學校的性平教育有緊縮的現象,應該是來自某些家長團體的壓力。如果學校或家長讓學生不要問同志或性教育議題,但當學生有疑問時,學生可能就不知道該向誰尋求協助。因此,熱線今年提供同志教育小場研習,只要是教育部認定偏遠地區學校,只要三位老師就可以申請,希望以類似真人圖書館的方式讓所有教育工作者更加認識多元性別!線上申請:https://goo.gl/mgX6iZ...more55minPlay
February 14, 2018《勇士與彩虹—台灣慰安婦倖存者生命畫集(訪賓: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館長 康淑華).邀訪來賓:康淑華(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館長)婦女救援基金會設立阿嬤身心照顧工作坊,《勇士與彩虹》收錄五位已故阿嬤在工作坊的畫作品。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青春意象,阿嬤在少女時代的回憶與夢想。許多阿嬤來自貧困家庭,年輕時成為童養媳,或者外出工作承擔家計,甚至在海外成為慰安婦。阿嬤的歷史,與整個國家歷史、時代變動與戰爭包裹在一起,成為國家性別暴力的倖存者。而阿嬤最重要的支持,則是來自家人的體認與支持,工作坊也曾邀請阿嬤的家人與後輩參與工作坊、旅遊活動,甚至於對日本求償運動。就像已故的蓮花阿嬤所說:「我過去一直擔心我的那些朋友若知道我的過去,不知要如何看我……..我應該要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讓年輕人知道,教育我們的下一代。」...more55minPlay
February 14, 2018小姐?先生?或X?—跨性別的生活日常與議題 (訪賓: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秘書長葉若瑛).邀訪來賓:葉若瑛(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秘書長)廣播的特色是聲音表現,葉若瑛(Zoe)秘書長就說,聲音對跨性女(男跨女)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打電話,因為看不到打扮,很容易被稱為先生,但她自己的策略是會說自己姓葉,葉小姐。自我認同很明確就是女性,不希望被稱為先生。而為了保障雙性人及跨性別者等權益,政府研礙比照國外,在身分證件與護照,開設第三性別選項。但Zoe說她不會選擇X,因為自我認同就是女性,跨性別在日常承受很多汙名,X選項不是她主要關切。Zoe也常到大學跟學生經驗分享與議題探討,像是空間議題,廁所、宿舍,這些因為身體而有的空間規範,更需去檢視。性別不明關懷協會對於政府開放第三性別選項聲明→ https://goo.gl/BiXjs6...more55minPlay
February 14, 2018情愛是需要練習--性、愛情與法律 (訪賓: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陳宜倩).邀訪來賓: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在大學開設性、愛情與法律課程的陳宜倩教授,也曾在大一新生生活與法律課程,講授性別平等教育法,她覺得大學教育的非正式課程(例如社團、工作坊、宿舍生活),比正式課程(因為時間限制),更能深入探討大學生的情愛與親密關係。大學生的人際關係,不是兩小時課程就能改善,應該回到日常生活去練習。而傳統男追女的腳本也需要改變,尤其是要讓過度追求的一方認知,被追求者是有情緒與想法的人,而不是沒有生命的物件。陳老師上課素材來自流行文化影像,以學術關懷陪著學生檢視異性戀關係如何自再現。...more55minPlay
FAQs about 性別平等Easy Go:How many episodes does 性別平等Easy Go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47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