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Growing Up10月14日上架Steam,是《中国式家长》授权给波兰团队制作的反映美国90年代少年成长的养成游戏,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游戏名翻译成了《美国式家长》。虽然都冠以“XX式家长”之名,但我们能明显看出两个游戏的区别,而这些区别都反映在了游戏难度上:《中国式家长》难度极高,玩家需要谨慎分配每回合的行动,从而让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考上一个好大学之余还要收获爱情,此前被戏称“把孩子当宝可梦养”;《美国式家长》难度较低,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动进入NPC剧情,同时只要培养目标明确,孩子基本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前者的难度牢牢把玩家按在了“游戏操控者”这个角色上,疏离感反而让玩家有了做家长的感觉;后者的剧情更细致,更有代入感,因此玩家更能代入孩子,也对应了英文原名Growing Up,成长的烦恼。两者并无高下之分,而是一并向我们发问:当我们一路走来,到了要有下一代的年纪,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01:31 《中国式家长》教你做时间管理大师
07:55 “你们这帮混小子还想追我闺女?”
17:10 玩家扮演的其实是中国式“家长”和美国式“孩子”
20:45 孩子是父母意志的延伸吗?
28:00 “爸妈只希望你健健康康”不是一句空话
35:15 《美国式家长》:一部传统的美式青春片
39:33 政治正确与出彩的NPC故事线
45:29 歧视无意 被歧视有心
52:23 从社恐小哥聊到择偶标准
57:52 成长中总有错过的人
68:05 校园中的结构性歧视
71:50 见得越多越焦虑
5
11 ratings
Growing Up10月14日上架Steam,是《中国式家长》授权给波兰团队制作的反映美国90年代少年成长的养成游戏,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游戏名翻译成了《美国式家长》。虽然都冠以“XX式家长”之名,但我们能明显看出两个游戏的区别,而这些区别都反映在了游戏难度上:《中国式家长》难度极高,玩家需要谨慎分配每回合的行动,从而让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考上一个好大学之余还要收获爱情,此前被戏称“把孩子当宝可梦养”;《美国式家长》难度较低,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动进入NPC剧情,同时只要培养目标明确,孩子基本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前者的难度牢牢把玩家按在了“游戏操控者”这个角色上,疏离感反而让玩家有了做家长的感觉;后者的剧情更细致,更有代入感,因此玩家更能代入孩子,也对应了英文原名Growing Up,成长的烦恼。两者并无高下之分,而是一并向我们发问:当我们一路走来,到了要有下一代的年纪,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01:31 《中国式家长》教你做时间管理大师
07:55 “你们这帮混小子还想追我闺女?”
17:10 玩家扮演的其实是中国式“家长”和美国式“孩子”
20:45 孩子是父母意志的延伸吗?
28:00 “爸妈只希望你健健康康”不是一句空话
35:15 《美国式家长》:一部传统的美式青春片
39:33 政治正确与出彩的NPC故事线
45:29 歧视无意 被歧视有心
52:23 从社恐小哥聊到择偶标准
57:52 成长中总有错过的人
68:05 校园中的结构性歧视
71:50 见得越多越焦虑
64 Listeners
233 Listeners
449 Listeners
62 Listeners
36 Listeners
92 Listeners
117 Listeners
41 Listeners
57 Listeners
459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0 Listeners
202 Listeners
45 Listeners
1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