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讀經 : 你的名字應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搏鬥,佔了優勢。
福音 : 莊稼雖多,工人卻少。
讀經
恭讀創世紀 32: 23-33
當夜,雅各伯起來,帶了他兩個妻子,兩個婢女和十一個孩子,由淺處過了雅波克河。等他們過了河,也叫自己所有的過了河,雅各伯獨自一人留在後面。有一人前來與他搏鬥一直到破曉。那人見不能制勝,就在他的大腿窩上打了一下;雅各伯正在與他搏鬥之際,大腿窩脫了節。那人說:「讓我走吧!天已破曉。」雅各伯說:「你如果不祝福我,我不讓你走。」那人問他說:「你叫什麼名字?」他答說:「雅各伯。」那人說:「你的名字以後不再叫雅各伯,應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搏鬥,佔了優勢。」雅各伯問說:「請你告訴我你的名字。」那人答說:「為什麼你要問我的名字?」遂在那裏祝福了他。雅各伯給那地方起名叫「培尼耳」,意謂「我面對面見了神,我的生命仍得保全。」雅各伯經過培尼耳時,太陽已升起照在身上,由於大腿脫了節,他一走一瘸。為此,以色列子民至今不吃大腿窩上的筋,因那人打了雅各伯的大腿窩,正打在筋上。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17篇1, 2-3, 6-7, 8,15
上主,請靜聽我的申訴,俯聽我的呼號,請傾聽我絕無虛偽的祈禱。
願我的案件在你面前判決,願你的眼睛細察何為清白!任你考驗我的心靈,夜間來視察我,以火鍛鍊我,你總找不到我的邪惡,因我的口總未像人一樣犯了罪過。
天主,我向你呼號,請你回答我,求你側耳聽我,俯聽我的祈禱。請你彰現你奇妙的慈愛,將投奔到你身右邊的人,從敵人的危害中救出來。
在你雙翼的庇護下叫我藏身,願我因我的正義能享見你的聖顏,願我醒來能盡情欣賞你的慈面。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9:32-38
那時候,有人給耶穌送來一個附魔的啞巴。魔鬼一被趕出去,啞巴就說出話來。群眾驚奇說:「在以色列從未出現過這樣的事情。」但法利塞人卻說:「他是仗賴魔王驅魔。」
耶穌週遊各城各村,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災殃。他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於是對自己的門徒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他的莊稼。」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天主的慈愛永遠常存(詠136),因著耶穌的憐憫,人類獲得救恩的喜訊。不論是兩千年前的群眾,還是現代的百姓,在災禍、疾病、死亡面前依舊是困苦無助的。耶穌看到這份無助,不僅僅是來自於外在離別和失去的痛苦,更是人的內在缺少了光與希望,就像法利塞人,即使看到耶穌驅魔,啞巴能說話,也認為祂是藉魔王幫助,不承認祂是永生天主之子。人的內心如果沒有希望,即使天主給予再大的奇跡,人也不願意相信。所以耶穌呼喚門徒,祈求天主派遣更多的牧者,幫助世人認識,只有在永恆的國度內,去看所有的痛苦,才能獲得真正的安慰。
讀經 : 你的名字應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搏鬥,佔了優勢。
福音 : 莊稼雖多,工人卻少。
讀經
恭讀創世紀 32: 23-33
當夜,雅各伯起來,帶了他兩個妻子,兩個婢女和十一個孩子,由淺處過了雅波克河。等他們過了河,也叫自己所有的過了河,雅各伯獨自一人留在後面。有一人前來與他搏鬥一直到破曉。那人見不能制勝,就在他的大腿窩上打了一下;雅各伯正在與他搏鬥之際,大腿窩脫了節。那人說:「讓我走吧!天已破曉。」雅各伯說:「你如果不祝福我,我不讓你走。」那人問他說:「你叫什麼名字?」他答說:「雅各伯。」那人說:「你的名字以後不再叫雅各伯,應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搏鬥,佔了優勢。」雅各伯問說:「請你告訴我你的名字。」那人答說:「為什麼你要問我的名字?」遂在那裏祝福了他。雅各伯給那地方起名叫「培尼耳」,意謂「我面對面見了神,我的生命仍得保全。」雅各伯經過培尼耳時,太陽已升起照在身上,由於大腿脫了節,他一走一瘸。為此,以色列子民至今不吃大腿窩上的筋,因那人打了雅各伯的大腿窩,正打在筋上。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17篇1, 2-3, 6-7, 8,15
上主,請靜聽我的申訴,俯聽我的呼號,請傾聽我絕無虛偽的祈禱。
願我的案件在你面前判決,願你的眼睛細察何為清白!任你考驗我的心靈,夜間來視察我,以火鍛鍊我,你總找不到我的邪惡,因我的口總未像人一樣犯了罪過。
天主,我向你呼號,請你回答我,求你側耳聽我,俯聽我的祈禱。請你彰現你奇妙的慈愛,將投奔到你身右邊的人,從敵人的危害中救出來。
在你雙翼的庇護下叫我藏身,願我因我的正義能享見你的聖顏,願我醒來能盡情欣賞你的慈面。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9:32-38
那時候,有人給耶穌送來一個附魔的啞巴。魔鬼一被趕出去,啞巴就說出話來。群眾驚奇說:「在以色列從未出現過這樣的事情。」但法利塞人卻說:「他是仗賴魔王驅魔。」
耶穌週遊各城各村,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災殃。他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於是對自己的門徒說:「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他的莊稼。」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天主的慈愛永遠常存(詠136),因著耶穌的憐憫,人類獲得救恩的喜訊。不論是兩千年前的群眾,還是現代的百姓,在災禍、疾病、死亡面前依舊是困苦無助的。耶穌看到這份無助,不僅僅是來自於外在離別和失去的痛苦,更是人的內在缺少了光與希望,就像法利塞人,即使看到耶穌驅魔,啞巴能說話,也認為祂是藉魔王幫助,不承認祂是永生天主之子。人的內心如果沒有希望,即使天主給予再大的奇跡,人也不願意相信。所以耶穌呼喚門徒,祈求天主派遣更多的牧者,幫助世人認識,只有在永恆的國度內,去看所有的痛苦,才能獲得真正的安慰。
4,959 Listeners
39 Listeners
7,549 Listeners
18 Listeners
523 Listeners
36 Listeners
407 Listeners
0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