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AQs about 家庭教育小口袋:How many episodes does 家庭教育小口袋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7 episodes available.
January 10, 2022第17课:绘本阅读 04 —— 绘本的再创作本期专家:南京艺之行艺术培训学校艺术教育研究院老师 黄芳 随着孩子年龄和绘本阅读量的增加,你和孩子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功力和喜爱程度在不知觉中渐长后,可以试着鼓励孩子模仿绘本的绘画形式和风格进行绘画的创作,鼓励孩子按原有的故事内容进行绘画故事的改编,进而创作出属于孩子自己的绘本故事。 绘本的图文相得益彰,说了图必说文。绘本原本就是提供孩子们阅读的,要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必然要符合孩子的诵读习惯。言简意赅,情感饱满,语言优美,富韵律节奏。拿到绘本,家长一定会和孩子不由自主地诵读这些文字。我今天是想告诉小学生家长,绘本中的文字除了鼓励孩子有情感地诵读,以丰富孩子的词汇,提升孩子的语感。有些可以按原有文的结构和内容让孩子进行续编,或按原文的结构尝试更换新的内容仿编,比如有着散文诗一样优美语言的绘本《树真好》,可以在你的孩子笔下变成《花真好》《书真好》《云真好》。有些可以借助图文的相互渲染,引发孩子情感的迁移和升华,如《我的爸爸是焦尼 》《月熊》等。有感而发的文字创作,一定会让你的孩子慢慢觉得写作其实也没有那么难!...more3minPlay
January 04, 2022第16课:绘本阅读 03 —— 挖掘图文之美本期专家:南京艺之行艺术培训学校艺术教育研究院老师 黄芳 绘本涵盖了所有的绘画形式:有水彩画的、油画画的、彩铅画的、版画画的、剪纸画的……可谓绘画形式应有尽有,能画绘本的一定是优秀的画家。 说到任何形式的绘画,它的基本元素离不开色彩、线条、视角及细节,这些元素所蕴含的情感含义对我们来说毫不陌生。如当看到灰暗、冷色调的色彩,你会感到恐惧、难过和忧伤,当看到明快、暖色调的色彩,你会感到开心、愉悦、温暖;当看到柔软、弧形的线条,你会觉得祥和和轻松,当看到粗糙、棱角分明的线条,你会觉得紧张和压抑;当你看到由上而下的视角所呈现的画面,你会觉得人物高大的同时会给你压迫感,但当你看到由下而上的视角所呈现的画面,你会觉得人物变小的同时会禁不住地想去呵护……。 孩子越小对画的感受越强,因不认字,读图的干扰越少,想象的空间也越大。因此,幼儿园阶段的家长在和孩子亲子阅读时,千万记住和孩子一起解锁画面中的色彩、线条、视角及细节,这样做,既提升了孩子的“图感”,透过“图”营造的空间和情感与角色共鸣,从而进一步理解绘本中的“文”,感受并欣赏绘本图文合奏的艺术魅力,怎能让孩子不爱读。随着孩子年龄和绘本阅读量的增加,你和孩子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功力和喜爱程度在不知觉中渐长后,你可以试着鼓励孩子模仿绘本的绘画形式和风格进行绘画的创作,甚至可以鼓励孩子按原有的故事内容进行绘画故事的改编,进而创作出属于孩子自己的绘本故事。...more3minPlay
December 29, 2021第15课:绘本阅读 02 —— 图文合奏的艺术本期专家:南京艺之行艺术培训学校艺术教育研究院老师 黄芳绘本是图文合奏的艺术,图文合奏的故事最精彩 一本绘本讲一个故事,每本绘本其实最少可以讲出三个故事,文字的故事、图画的故事、图文结合的故事。不同的人融入不同的理解,相同的人随着自身年龄和阅历的变化,同样的绘本又会有不同的故事。我们要学会并逐步教会孩子读出绘本的第三个故事。 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鳄鱼去看牙医,想到可能要经历的痛楚,心里感到很害怕,带着忐忑的心情,相互害怕的鳄鱼和牙医相遇了。作者巧妙地为鳄鱼和牙医各自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对话设计了几乎完全一样的语言,在故事开始处,捂着脸颊的鳄鱼一边走向诊所,一边怀着这样的想法:“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而此时,牙医透过诊所玻璃门,当看见鳄鱼的影子时,心里也一样在想:“我真的不想看见他,但是我非看不可!”鳄鱼和牙医终于相见时都同样身体紧绷着,并同时发出了带着恐惧和不情愿的“啊”。整本绘本的文字叙述都是以这样一种奇妙的平行方式推进着,如果只是按文字给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会对重复的语言好奇,但很难揣测故事的情节,而如果让孩子自己去看画面,看到的只是鳄鱼看牙医的过程,但当我们家长有意识地带着孩子一起,把看似平常的画面和文字合成在一起读,组成一个故事时,就会强烈地感受到随着鳄鱼看牙的全过程,鳄鱼和牙医共同所经历的从害怕、忐忑、抱怨、生气、沮丧、坚持、认可却不愿相互接纳的心路历程,让故事散发出贴近孩子生活现实的奇趣想象、幽默和快乐,相信当你和孩子一块儿读出这第三个故事时,他们一定愿意和你一起,一边翻页一边说着画面中鳄鱼和牙医的故事,一边和你一起描述着画面中的场景,想象着它们的心情,声情并茂地重复着故事中鳄鱼和牙医的语言。这样的阅读,亲密了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更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快乐地“说”中得以快速提高。...more4minPlay
December 19, 2021第14课:绘本阅读 01 —— 绘本只适合学龄前吗本期专家:南京艺之行艺术培训学校艺术教育研究院老师 黄芳 大多父母,普遍接受并认可“小孩子看绘本好!”,但常有家长问我:“黄老师,绘本就那么几页,文字又那么少,我每天给孩子读得口干舌燥,他跑来跑去,也不知他听进去多少?”在这儿我想说,读总比不读好,当你学会了读的方法后,就更好!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入小学了,大多家长不让孩子接触绘本了,可能他们以为认识字的孩子再读绘本有些浪费时间。 绘本真是只适合于学龄前孩子阅读吗?请随着我一起走进绘本,透过小小绘本图文合奏的故事,学会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一起共同发现绘本的“美好”,从而爱上绘本,爱上阅读!绘本是顽皮灵动的孩子,每个构成都值得玩味 书籍的构成一般包括了封面、环衬、扉页、正文、版权页、封底这几个基本部分,绘本也不例外,你们有没有发现,好的绘本它的每个构成,都有着它特别的艺术表达,各有着一些特别的小心思,这些都是亲子阅读时值得赏和读的一部分。我今天就以封面为例说说怎么读。 拿到一本绘本最先“读”到的部分一定是封面,你肯定有这样的经验,当没有人向你推介时,封面是否吸引你和孩子,决定了你会不会读它,可当你在与孩子一起读时,却往往会忽视了它吸引你的因素,可能读一下故事的名字,接着就翻到了正文,有些细心的家长一定发现了,封面上的书名只说出了故事大概,而图画却是对于作品绘画风格、故事基调、基本情绪氛围等特征的预示。带着孩子一起依据封面的图画和文字,在读每本绘本故事前发挥想象推测一下故事吧!你的孩子会因为你的这一动作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另外,再花一点点时间,把封面上的作者、出版社、奖章等信息,一一介绍给孩子,慢慢地,你的孩子和你都将可以更迅速地从大量绘本中甄别出自己喜欢的优秀绘本。绘本的环衬、扉页、版权页和封底,同样藏着许多作者的小巧思,从现在开始,带着孩子好好留意这些吧,一定会让你和你的孩子收获别样的乐趣。...more4minPlay
December 15, 2021第13课:幼小衔接 04 —— 学习准备本期专家: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副园长 邱梅蓉除了多数家长认为的知识储备外,其实“学习准备”中关键是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了。1. 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兴趣,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问,我们答不出来没关系,可以和孩子一起到现实生活中、到书本里去寻找答案。千万别不耐烦,否则就会让孩子丧失对事物或者是学习的兴趣;平时多带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引发孩子对环境、对事物、对生活的关注。2. 习惯最重要一个好习惯能受益终生,如果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还需要我们成人担心什么呢?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孩子持续的做一件事,那怕是玩;其次,遇到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先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或者直接帮助;在者,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计划性,也就是规划能力,一件事儿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做之前我要做哪些准备,做完了我怎样收拾整理……3. 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表达与分享的能力、前书写的能力,比如有正确的握笔姿势,画画时有正确的坐姿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其实,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还有很多可聊的,建议家长朋友们上网找找《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仔细研读,一定还有我们需要做的。...more2minPlay
December 06, 2021第12课:幼小衔接 03 —— 社会准备本期专家: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副园长 邱梅蓉社会准备往往是家长容易忽视的。指导要点中,社会准备包含四个方面: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交往合作 进入小学,孩子面临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同伴,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孩子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因此,在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多带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鼓励孩子认识一些新同伴。孩子之间遇到矛盾,尽可能的让孩子自己处理,事后通过一些绘本故事或者真实事件引导孩子学会和掌握一些处理矛盾的适当方法。任务意识 具备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孩子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要求,逐步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遇到家长拿着书包和物品喊孩子,孩子无动于衷,或者急急忙忙送来交给老师请老师转交给孩子。这说明孩子没有任务意识。“书包是谁的?”“物品是谁的?”相信孩子都会说出来是我的。为什么孩子会没有任务意识?是家长造成的。 大班下学期,班级老师会有意识布置一些小任务让孩子回去完成,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回家后可以提醒孩子想一想今天晚上有哪些事情要完成,明天需要带哪些物品到幼儿园,然后让孩子自己准备第二天早上自己拿好物品上幼儿园。否则,今后上小学,送东西和丢书包的现象还会时常发生。...more3minPlay
November 28, 2021第11课:幼小衔接 02 —— 生活准备本期专家: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副园长 邱梅蓉从幼儿园走进小学,需要进行哪些生活准备?1. 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较快适应小学作息和生活。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能让孩子白天有充沛的精力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而现在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孩子是晚睡晚起的,早上来不及上幼儿园,吃早饭大呼小叫甚至是训斥,造成孩子一天的情绪都不好。所以,成人一定要克服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孩子一起早睡,定时早点起床,一定要吃好早饭,保持孩子良好的精神状态。生活有规律: 有的家庭生活规律乱,是因为以成人生活为主导,父母睡懒觉,孩子就迟到,父母玩手机,孩子不睡觉……双休日出去玩一天,三餐随意吃。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生活习惯上的弊端。建议家长根据小学的作息时间,定时定点的给孩子起床、进餐、午休、运动、学习、睡觉。每天晚上还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陪伴孩子共同阅读、游戏、运动……现在到孩子入学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抓紧这段时间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这对以后上小学会有非常大的帮助。2. 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相信TA无论在哪个环境里,都能很快适应,并且会很自信。所以,我们在家庭中,一定要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有意识的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整理小书包、整理自己的床铺或者房间。出门旅行的前,让孩子自己准备需要的物品,旅行中负责把自己的物品保管好。这种能力不仅是上小学有用,更是受益终生的。3. 安全防护 很多家庭都非常重视,家长会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我们想提醒的就是安全教育和安全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一时的,而是要时时进行。生活中通过新闻、发生的特殊事件及时的进行教育。...more3minPlay
November 20, 2021第10课:幼小衔接 01 —— 入学身心准备本期专家: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副园长 邱梅蓉 身心指的就是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孩子对小学是陌生的,成人在未知状态下一般会产生焦虑和担心,孩子更是如此。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消除孩子的陌生感,逐步对小学校园产生情感,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 带孩子熟悉小学校园环境 现在是就近入学。因此,家庭离学校是不远,家长可以经常性的带孩子在小学附近走一走,看看学校的大门、门牌、操场、楼房,有机会看看小学生上学放学,告诉孩子“这就是你今后要上学的地方,有很多的小学生哥哥姐姐”让孩子逐步产生亲近感,并且对小学生的活动产生兴趣。2. 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积极的情绪 首先,家长对于孩子即将上小学不能有负面的语言,比如,“马上就没有好日子过了”,“要上紧箍咒”了等等,成人一些不经意的语言会让孩子产生压力甚至是害怕。此外,到了小学陌生的新环境,孩子的心情是紧张的,我们要帮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去应对。因此,我们成人平时要用适宜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不愉快的事情,为孩子作出榜样。同时让孩子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情绪的空间和机会,利于以后进入小学后能大胆的和新老师、新朋友交往和处理同伴间的矛盾。3. 每天适当锻炼,让孩子保持身体健康和协调的动作 每天晚饭后,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小区、到广场去做做运动,让孩子喜欢上运动,并能坚持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孩子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情绪,少生病、少缺勤。...more3minPlay
November 11, 2021第9课:幼儿入园准备 08 —— 倾听幼儿的表达本期专家: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副园长 陆晓民 即将入园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语言表达有的还不是太清楚。入园前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一些自己的需要,特别是生活方面的需求。这能帮助孩子在入园后,不会因为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而焦虑或紧张,进而不愿意上幼儿园。同时鼓励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也很有必要,入园后是集体生活,老师有些语言是对全体幼儿说的,所以孩子需要注意倾听,并且听懂听明白很重要。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孩子的交流清晰,一些生活环节的语言规范,比如大便、小便、喝水、拿勺子等等。...more2minPlay
November 08, 2021第8课:幼儿入园准备 07 —— 幼儿园的午餐本期专家: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副园长 陆晓民 幼儿园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其实很多孩子在家中也是这样。一般幼儿园的午睡时间在2个半小时,这样孩子在下午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进行活动。 我们在家中也要养成这样的午睡习惯,在睡前提醒孩子入厕,如果午睡过程中需要大小便要会说,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里也是可以跟老师说的。另一方面,家长也要逐步有意识的鼓励孩子独立午睡,逐步减少成人陪睡的时间。逐步改变比较特别的午睡习惯,如紧贴成人、摸着成人手臂等,减少对成人的过度依恋 一天中有规律的作息,是家长在家中就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的,这有助于孩子很好的适应幼儿园里的作息时间,适应一日生活。...more2minPlay
FAQs about 家庭教育小口袋:How many episodes does 家庭教育小口袋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27 episode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