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来到新一期《AI炼金术》
近期我们看了谷歌、OpenAI、Anthropic的一系列发布会,真正感受到“大为震撼” ,所以赶紧来聊聊,面对AI这股汹涌浪潮和巨头们扔下的“重磅炸弹”,有哪些风向变化以及潜在的机会?
「 关键结论 」
MCP(多能力平台)服务越活跃,AI OS(AI操作系统)的雏形就已存在。
AIOS需要让任何应用和AI能力都能互操作。
AI coding能力已非常强,不再只是辅助,而是能独立按需求做事。
MCP渗透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快速加速期。
AGI(通用人工智能)之前的阶段性边界已清晰:大部分人会失业,包括我。
「 关键认知 」
历史上很多热门应用,都在解决工具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公司里像“胶水”一样连接各方的人,其实扮演了内部操作系统的角色。
年轻人用AI可能更好,因为我们过去的“最佳实践”反倒可能成为障碍。
若AI完不成工作,先反思是否没给够信息或上下文,而非AI太弱。
组织协调的关键,在于底层prompt(提示)的同频。
想靠一个特别厉害的模型在某个领域干翻别人,这条路可能难了。
Agent(智能体)需要能一站式看到投放、创意、追踪等所有数据。
「 行动指南 」
所有服务都应有MCP、完善文档、易测试的代码,需求能自动发沙盒验收,以大规模提升效率。
团队组织要尽早为AI coding的普及做好准备。
公司要花大力气,让公司整体的基础设施对AI可访问。
让组织“AI Ready”:流程、功能、信息都要对AI开放可用。
工程师要转变为架构师或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是清晰地给AI布置任务。
创业出路:要么做矩阵式打法,靠组织效率和数量取胜;要么干巨头不干的脏活累活。
大家应该尽快去完善这套AI-ready的基建。
我应该把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好让AI来干,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干活了。
新公司应利用AI能力和AI-ready的基建搭好自己的基础设施,然后靠迭代速度来战胜老公司 。
时间线:
01:00 AI OS初探: AI OS的本质,一个能让日常工具通过AI实现互操作的中心化入口。
03:00 MCP与互操作性: MCP如何将公司内部服务或工具打包,并通过AI实现不同工具间的串联与互操作
05:00 AI OS实际体感: 任何环节的应用之间、任何AI能力在任意环境都可以互相操作
08:00 巨头的机会与AI OS的未来: 微软宣布下一代操作系统将自带AI能力和MCP支持,印证了AIOS可能成为巨头角逐的新战场。历史上,许多热门应用都在解决工具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10:00 MCP 价值与应用: MCP服务如何通过记忆用户历史调用中有价值的信息,使AI变得更强,并提及了“Open Memory”这类本地MCP服务的潜力。
12:00 AI 反向赋能: 随着AI能力增强,未来可能不再是我们给AI安排工作,而是AI反向为我们规划任务、管理日程,前提是所有信息能够打通。
15:00 组织协同与底层Prompt同频: 未来的组织协调不仅需要事情上的跟进,更需要底层Prompt的同频,以实现高效协作和更强的控制。
16:00 AI时代的人才与认知迭代: 年轻人可能比经验丰富者更快适应AI,因为后者固有的“最佳实践”可能成为认知迭代的障碍。AI将使得单个研发的效能数倍提升。
18:00 MCP的实际应用案例: 以搜索结果不佳(bad case)的分析为例,说明如何通过MCP暴露搜索链路中各环节服务,让AI辅助工程师排查问题,提高效率。
21:00 AI编程的惊艳进展: AI编程工具(如Codex, Claude Code, Google的Lotus)的巨大进步,它们不再仅仅是辅助编程,而是能独立完成从需求理解到代码提交的整个流程。
23:00 SWE Bench的启示: AI在SWE Bench(软件工程基准测试)上取得的高成功率(如Claude达到80%),证明了其解决真实世界编程任务的强大能力。
25:00 AI编程与基建的重要性: AI并行处理多任务的能力远超人类,未来的瓶颈将转为需求描述的清晰度。然而,大部分公司的代码库和基础设施尚未为此做好准备。
28:00 “AI Accessible”的企业基建: 公司应致力于打造“AI可访问”的基础设施,包括完善的文档、便捷的测试沙盒环境、标准化的MCP接口,使AI能高效接入并完成工作。
32:00 AI时代的系统设计: 良好的系统设计、模块化、职责清晰将极大提升AI管理和开发代码的效率,不同公司间的迭代速度差异将因此拉开数量级。
35:00 AI对岗位的重新定义: 从工程、数据处理到模型调优,许多以往需要人力的工作将逐步交由AI完成。一些面向体验和审美的前端岗位可能相对难以替代。
37:00 工程师角色的转变: 未来工程师的角色更像架构师或产品经理,核心工作是清晰地给AI布置任务并进行验收。
40:00 谷歌发布会与VEO3的冲击: 谷歌一次性发布大量AI产品和功能,以及VEO3视频生成模型的强大能力,让从业者感到巨大压力和创业艰难。
44:00 AI时代的套利空间与创业方向: 尽管巨头压顶,短期内仍存在利用信息差和技术差的套利空间(如代做小视频)。创业可能需要转向更脏活累活或矩阵式打法。
47:00 AI转型的咨询与中间件机会: 帮助企业进行“AI化转型”是巨大的咨询类机会(类比埃森哲),同时,将传统软件暴露给AI可用的中间件也存在产品机会。
51:00 创意类应用的潜力: 尽管基础模型竞争激烈,但利用强大模型(如VEO3)开发创意类、教育类应用(如教小朋友拍电影)仍有广阔空间。
53:00 拥抱变化与组织“AI Ready”: 核心在于推动组织流程、功能、信息向AI开放,让组织“AI Ready”,这不仅是技术调整,更是组织和人的调整。
01:05:00 AI时代的终局思考: 未来的工作是更好地为AI准备好信息和接口,最终可能导致大部分人(包括自己)被AI替代,心态也需随之转变。
欢迎订阅「AI 炼金术」的播客,以及同名公众号、视频号
「AI 炼金术」是一档由徐文浩和任鑫——两位多年老友、AI 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打造的播客。这里是探讨 AI 和创业的理想聚集地,我们会邀请一线创业者、产品产品和科研学者,深入探讨 AI 如何重塑行业、变革生活,以及如何从 0 到 1 打造 AI 原生产品。
我们的讨论会涵盖多个话题:从 AI 如何改变世界的未来,到如何找到 AI 创业的 PMF;从如何利用 AI 降本增效,到怎样将 AI 技术融入日常生活……如果你对 AI、产品、创业感兴趣,这里有满满的干货和一线实战经验,欢迎关注并推荐给你的朋友,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商务合作:公众号 「AI炼金术 」菜单栏中【商务】获取联系方式
节目主理人:
徐文浩:某AI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正在面向全球市场开发AI应用。连续创业者,参与过多家创业公司,拼多多早期员工。广告科技公司MediaV的算法和数据负责人,后被360收购。离开后加入成立不到1个月的拼多多。后创办了基于AI的海外客服聊天机器人公司 BotHub.AI 和 海外社交电商平台 Bukito 都宣告失败。2023年再次下场创业。
任鑫:云九资本合伙人,主要在投资和孵化面向全球市场的 AI 应用。之前是连续创业者,曾经打造“今夜酒店特价”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特价销售酒店尾房;被京东并购后内部创业“京东到家”开展本地即时零售业务;2015 年再次创业 Get 探索对话式人工智能助理成为先烈;2021 年出售公司,2023 年重新回到 AI 世界。
BGM:
片头:Shortwire - Reconfig
片尾:PRETTY YOUNG,Zack Hall - horizon
欢迎来到新一期《AI炼金术》
近期我们看了谷歌、OpenAI、Anthropic的一系列发布会,真正感受到“大为震撼” ,所以赶紧来聊聊,面对AI这股汹涌浪潮和巨头们扔下的“重磅炸弹”,有哪些风向变化以及潜在的机会?
「 关键结论 」
MCP(多能力平台)服务越活跃,AI OS(AI操作系统)的雏形就已存在。
AIOS需要让任何应用和AI能力都能互操作。
AI coding能力已非常强,不再只是辅助,而是能独立按需求做事。
MCP渗透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快速加速期。
AGI(通用人工智能)之前的阶段性边界已清晰:大部分人会失业,包括我。
「 关键认知 」
历史上很多热门应用,都在解决工具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公司里像“胶水”一样连接各方的人,其实扮演了内部操作系统的角色。
年轻人用AI可能更好,因为我们过去的“最佳实践”反倒可能成为障碍。
若AI完不成工作,先反思是否没给够信息或上下文,而非AI太弱。
组织协调的关键,在于底层prompt(提示)的同频。
想靠一个特别厉害的模型在某个领域干翻别人,这条路可能难了。
Agent(智能体)需要能一站式看到投放、创意、追踪等所有数据。
「 行动指南 」
所有服务都应有MCP、完善文档、易测试的代码,需求能自动发沙盒验收,以大规模提升效率。
团队组织要尽早为AI coding的普及做好准备。
公司要花大力气,让公司整体的基础设施对AI可访问。
让组织“AI Ready”:流程、功能、信息都要对AI开放可用。
工程师要转变为架构师或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是清晰地给AI布置任务。
创业出路:要么做矩阵式打法,靠组织效率和数量取胜;要么干巨头不干的脏活累活。
大家应该尽快去完善这套AI-ready的基建。
我应该把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好让AI来干,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干活了。
新公司应利用AI能力和AI-ready的基建搭好自己的基础设施,然后靠迭代速度来战胜老公司 。
时间线:
01:00 AI OS初探: AI OS的本质,一个能让日常工具通过AI实现互操作的中心化入口。
03:00 MCP与互操作性: MCP如何将公司内部服务或工具打包,并通过AI实现不同工具间的串联与互操作
05:00 AI OS实际体感: 任何环节的应用之间、任何AI能力在任意环境都可以互相操作
08:00 巨头的机会与AI OS的未来: 微软宣布下一代操作系统将自带AI能力和MCP支持,印证了AIOS可能成为巨头角逐的新战场。历史上,许多热门应用都在解决工具间的互操作性问题。
10:00 MCP 价值与应用: MCP服务如何通过记忆用户历史调用中有价值的信息,使AI变得更强,并提及了“Open Memory”这类本地MCP服务的潜力。
12:00 AI 反向赋能: 随着AI能力增强,未来可能不再是我们给AI安排工作,而是AI反向为我们规划任务、管理日程,前提是所有信息能够打通。
15:00 组织协同与底层Prompt同频: 未来的组织协调不仅需要事情上的跟进,更需要底层Prompt的同频,以实现高效协作和更强的控制。
16:00 AI时代的人才与认知迭代: 年轻人可能比经验丰富者更快适应AI,因为后者固有的“最佳实践”可能成为认知迭代的障碍。AI将使得单个研发的效能数倍提升。
18:00 MCP的实际应用案例: 以搜索结果不佳(bad case)的分析为例,说明如何通过MCP暴露搜索链路中各环节服务,让AI辅助工程师排查问题,提高效率。
21:00 AI编程的惊艳进展: AI编程工具(如Codex, Claude Code, Google的Lotus)的巨大进步,它们不再仅仅是辅助编程,而是能独立完成从需求理解到代码提交的整个流程。
23:00 SWE Bench的启示: AI在SWE Bench(软件工程基准测试)上取得的高成功率(如Claude达到80%),证明了其解决真实世界编程任务的强大能力。
25:00 AI编程与基建的重要性: AI并行处理多任务的能力远超人类,未来的瓶颈将转为需求描述的清晰度。然而,大部分公司的代码库和基础设施尚未为此做好准备。
28:00 “AI Accessible”的企业基建: 公司应致力于打造“AI可访问”的基础设施,包括完善的文档、便捷的测试沙盒环境、标准化的MCP接口,使AI能高效接入并完成工作。
32:00 AI时代的系统设计: 良好的系统设计、模块化、职责清晰将极大提升AI管理和开发代码的效率,不同公司间的迭代速度差异将因此拉开数量级。
35:00 AI对岗位的重新定义: 从工程、数据处理到模型调优,许多以往需要人力的工作将逐步交由AI完成。一些面向体验和审美的前端岗位可能相对难以替代。
37:00 工程师角色的转变: 未来工程师的角色更像架构师或产品经理,核心工作是清晰地给AI布置任务并进行验收。
40:00 谷歌发布会与VEO3的冲击: 谷歌一次性发布大量AI产品和功能,以及VEO3视频生成模型的强大能力,让从业者感到巨大压力和创业艰难。
44:00 AI时代的套利空间与创业方向: 尽管巨头压顶,短期内仍存在利用信息差和技术差的套利空间(如代做小视频)。创业可能需要转向更脏活累活或矩阵式打法。
47:00 AI转型的咨询与中间件机会: 帮助企业进行“AI化转型”是巨大的咨询类机会(类比埃森哲),同时,将传统软件暴露给AI可用的中间件也存在产品机会。
51:00 创意类应用的潜力: 尽管基础模型竞争激烈,但利用强大模型(如VEO3)开发创意类、教育类应用(如教小朋友拍电影)仍有广阔空间。
53:00 拥抱变化与组织“AI Ready”: 核心在于推动组织流程、功能、信息向AI开放,让组织“AI Ready”,这不仅是技术调整,更是组织和人的调整。
01:05:00 AI时代的终局思考: 未来的工作是更好地为AI准备好信息和接口,最终可能导致大部分人(包括自己)被AI替代,心态也需随之转变。
欢迎订阅「AI 炼金术」的播客,以及同名公众号、视频号
「AI 炼金术」是一档由徐文浩和任鑫——两位多年老友、AI 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打造的播客。这里是探讨 AI 和创业的理想聚集地,我们会邀请一线创业者、产品产品和科研学者,深入探讨 AI 如何重塑行业、变革生活,以及如何从 0 到 1 打造 AI 原生产品。
我们的讨论会涵盖多个话题:从 AI 如何改变世界的未来,到如何找到 AI 创业的 PMF;从如何利用 AI 降本增效,到怎样将 AI 技术融入日常生活……如果你对 AI、产品、创业感兴趣,这里有满满的干货和一线实战经验,欢迎关注并推荐给你的朋友,共同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商务合作:公众号 「AI炼金术 」菜单栏中【商务】获取联系方式
节目主理人:
徐文浩:某AI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正在面向全球市场开发AI应用。连续创业者,参与过多家创业公司,拼多多早期员工。广告科技公司MediaV的算法和数据负责人,后被360收购。离开后加入成立不到1个月的拼多多。后创办了基于AI的海外客服聊天机器人公司 BotHub.AI 和 海外社交电商平台 Bukito 都宣告失败。2023年再次下场创业。
任鑫:云九资本合伙人,主要在投资和孵化面向全球市场的 AI 应用。之前是连续创业者,曾经打造“今夜酒店特价”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特价销售酒店尾房;被京东并购后内部创业“京东到家”开展本地即时零售业务;2015 年再次创业 Get 探索对话式人工智能助理成为先烈;2021 年出售公司,2023 年重新回到 AI 世界。
BGM:
片头:Shortwire - Reconfig
片尾:PRETTY YOUNG,Zack Hall - horizon
109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42 Listeners
43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184 Listeners
53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4 Listeners
51 Listeners
291 Listeners
30 Listeners
4 Listeners
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