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如果在历史上找一年穿越回去,你会选哪年呢?首先应该排除那些因为火山喷发造成的“无夏之年”。一次强力的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影响可能波及万里之外的另一片陆地,造成大范围的降温,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在极端的气候事件面前,整个地球从来都是一体的。
本期节目的嘉宾裴卿和他的同伴做的工作,是用自然界里的各种指标和人类历史上的文献记录,来重建过去的气候,研究气候曾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以及人们的应对方式。我们聊了这个科研组织PAGES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得到的一些好玩的研究结论,或许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同时反思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应对当下的气候变化。
其中最不应该忽略的一点或许是,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或者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都不会只局限在一个地区,只有整体考虑应对之策,才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本期人物🌰
裴卿,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中国历史文化学系双聘副教授
明月,果壳主编
🌰时间轴🌰
PAGES=Past Global Changes,过去全球变化
CRIAS=climate reconstruction and impacts from the archives of societies,基于历史文献(档案)的气候重建和影响
03:43 火山喷发造成“无夏之年”,影响范围可能从赤道到南极
06:29 1600年秘鲁火山喷发,欧洲和亚洲都有确切的降温记录
09:27 PAGES研究过去全球的环境变化,包括所有变化
12:28 树轮、冰芯、花粉中,都储存着过去气候的信息
研究人员测量冰芯以备分割(来自Peter Rejcek, NSF):
含有花粉颗粒的泥柱(来自Mount Royal University):
17:10 “大水”到底是多大?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献记录如何用统一标准开发
19:49 欧洲的记录准确但比较少,中国的记录不够精确但胜在数量多
23:10 正史记录比非正史可靠,如果河北的地方志出现广东的记录,那要小心
25:28 中国人讲的“天”,包括了土地、空气、水等所有环境因素
29:09 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和中国的明末清初恰好在同一时间,唯一有关联的是大家同处小冰期
30:17 同样的气候压力,不同的应对策略:中国人选择内部迁移,欧洲人选择海外扩张
33:02 有的适应行为是资源减少时的零和游戏,如何保证公平和正义?
38:24 欧洲2500年历史中,气候压力增加时思想家也在增加,但建立因果关系要非常小心
欧洲气温变化与思想家数量(来自裴老师论文,拓展阅读4):
43:28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把历史讲述一遍,但并非环境决定论
45:24 “尺度”有多重要:明朝灭亡到底是因为崇祯“非常努力做出错误决定”,还是因为气候压力?
50:14 研究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到底对现在有什么用?洞庭湖的例子
54:04 最后的建议:提高缓冲能力,重视整体观
拓展阅读:
本期嘉宾:裴卿
主播:明月
后期:尔尼
欢迎收听果壳时间,这是一档果壳推出的播客节目,主播们会和嘉宾一起,提供多学科视角,还原科技的复杂性,将热议话题深挖一层。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留下评论,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5
22 ratings
如果在历史上找一年穿越回去,你会选哪年呢?首先应该排除那些因为火山喷发造成的“无夏之年”。一次强力的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影响可能波及万里之外的另一片陆地,造成大范围的降温,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在极端的气候事件面前,整个地球从来都是一体的。
本期节目的嘉宾裴卿和他的同伴做的工作,是用自然界里的各种指标和人类历史上的文献记录,来重建过去的气候,研究气候曾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以及人们的应对方式。我们聊了这个科研组织PAGES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得到的一些好玩的研究结论,或许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同时反思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应对当下的气候变化。
其中最不应该忽略的一点或许是,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或者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都不会只局限在一个地区,只有整体考虑应对之策,才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本期人物🌰
裴卿,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中国历史文化学系双聘副教授
明月,果壳主编
🌰时间轴🌰
PAGES=Past Global Changes,过去全球变化
CRIAS=climate reconstruction and impacts from the archives of societies,基于历史文献(档案)的气候重建和影响
03:43 火山喷发造成“无夏之年”,影响范围可能从赤道到南极
06:29 1600年秘鲁火山喷发,欧洲和亚洲都有确切的降温记录
09:27 PAGES研究过去全球的环境变化,包括所有变化
12:28 树轮、冰芯、花粉中,都储存着过去气候的信息
研究人员测量冰芯以备分割(来自Peter Rejcek, NSF):
含有花粉颗粒的泥柱(来自Mount Royal University):
17:10 “大水”到底是多大?不同时期和地区的文献记录如何用统一标准开发
19:49 欧洲的记录准确但比较少,中国的记录不够精确但胜在数量多
23:10 正史记录比非正史可靠,如果河北的地方志出现广东的记录,那要小心
25:28 中国人讲的“天”,包括了土地、空气、水等所有环境因素
29:09 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和中国的明末清初恰好在同一时间,唯一有关联的是大家同处小冰期
30:17 同样的气候压力,不同的应对策略:中国人选择内部迁移,欧洲人选择海外扩张
33:02 有的适应行为是资源减少时的零和游戏,如何保证公平和正义?
38:24 欧洲2500年历史中,气候压力增加时思想家也在增加,但建立因果关系要非常小心
欧洲气温变化与思想家数量(来自裴老师论文,拓展阅读4):
43:28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把历史讲述一遍,但并非环境决定论
45:24 “尺度”有多重要:明朝灭亡到底是因为崇祯“非常努力做出错误决定”,还是因为气候压力?
50:14 研究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到底对现在有什么用?洞庭湖的例子
54:04 最后的建议:提高缓冲能力,重视整体观
拓展阅读:
本期嘉宾:裴卿
主播:明月
后期:尔尼
欢迎收听果壳时间,这是一档果壳推出的播客节目,主播们会和嘉宾一起,提供多学科视角,还原科技的复杂性,将热议话题深挖一层。
你可以在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等平台找到我们。
欢迎留下评论,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317 Listeners
459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133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53 Listeners
265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59 Listeners
52 Listeners
312 Listeners
6 Listeners
298 Listeners
224 Listeners
5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