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台开卷(粤语)

如果失业,你肯去送快递?


Listen Later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在面临挑战时会选择放弃或中途退出,而有的人则会选择迎难而上。

关于习得性无助,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在30年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进行了一项电击狗的实验。

他将参与实验的狗分成三组。第一组狗用背带绑住,并受到轻微的电击,狗可以用鼻子按控制杆让电击停止。于是这一组狗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让电击停止。

第二组的狗也被同样的背带绑住,也受到同样的电击,但是在实验中他们无法让电击停止,所以它们只能忍受痛苦。

第三组是对照组,被绑住但没有受到电击。

到了第二天,塞利格曼将三个组的狗都逐个放进一个箱子里,让它们遭受轻微电击,看它们是不是能够逃脱。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的狗,也就是之前能够自主控制电击的狗,很快就逃掉了;第三组的狗,就是对照组的狗,之前是没有受到电击的,它们也很快学会了摆脱电击;但是第二组的狗,也就是在之前阶段没有办法控制电击的狗,它们的反应跟前两组都不一样,它们只是躺下来呜咽哭泣,没有尝试逃脱。

塞利格曼对此的解释是,第二组的狗在前面的阶段无法阻止被电击,因此产生了无助感,这种无助感在第二轮实险中摧毁了它们采取行动的干劲。他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的理论。习得性无助,就是一种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想法,不断的在心里反复的内化,从而削弱主体对事物的掌控感。

习得性无助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影响自己,同时还会影响其他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是很容易受到父母和其他人影响的。

比如,父亲为女儿包办各项事情,不让女儿应对自己的难题,无意间就将无助感给了孩子。比如老师把成绩好坏归因于智商或性格等稳定特质的话,也会让学生觉得非常无助。但如果把问题归结于暂时性因素,比如不够努力、积极性不高,自我的无助感就不会那么强烈。

这组不同的归因,被塞利格曼分为悲观和乐观两种归因风格。他指出,当逆境来临时,如果归因于个人的原因,或是永久的原因,这就是悲观的归因风格。而如果给出的原因是暂时的,或者是外在的原因,则是乐观的归因风格。从不同的归因风格就可以看出人们应对逆境的潜台词。

以上故事出自这本书

《逆商: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件》

Adversity Quotient: turning obstacles into opportunities

【美】保罗·史托兹 Paul Stoltz

面对疫境,也是考验逆商的时候。逆商是什么呢?逆商指的是你有没有在困境中看到机会,甚至进一步化危为机的能力。

现在除了智商、情商很受人们关注,逆商也是看一个人是否有潜力的重要指标。

有一个说法,人生是由一个接一个挑战构成的,你想想,求学,工作,恋爱,婚姻,育儿,养老,哪一项是件容易的事呢?都是挑战。

这么看来《逆商》这本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常具体的现实意义。毕竟面对挑战,我们都想顺利拿下,而不是困在逆境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广州台开卷(粤语)By 黄佳殷 梁皓明


More shows like 广州台开卷(粤语)

View all
潘吉Jenny告诉你|学英语聊美国|开言英语 · Podcast by OpenLanguage 英语

潘吉Jenny告诉你|学英语聊美国|开言英语 · Podcast

430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20 Listeners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33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29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3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51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4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63 Listeners

肥话连篇 by 肥杰

肥话连篇

119 Listeners

新闻早报 by 羊城晚报

新闻早报

4 Listeners

燕外之意 by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150 Listeners

小房间(粤语) by DiscJoker

小房间(粤语)

13 Listeners

这病说来话长 by 汤瀚森

这病说来话长

6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5 Listeners

见面倾啦 by 鸡翅不生气

见面倾啦

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