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仍然所有人都能收聽,但
(下)集僅限會員專享,歡迎訂閱👂
◎哪裡加入會員?
SoundOn👉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28f1381b-5da8-4869-8940-f01f0f82d4cf
Apple👉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801521307
-
台大「髮學院」博士生人魚以專業姿態分享植髮經驗談,
還勸永達和炫霖可以從藥物開始吃…欸等等啦,不是文學節目嗎?
雖然健談的大記者永達學長一來,我們就開始貌似不正經
但該聊的還是沒有放過!
媒體業和人類學的產製節奏不同,怎麼進入和經營田野?
人際關係的建立、採訪時的沉默,社交遜咖的永達如何面對?
從「新聞報導」改寫成「非虛構作品」,也是從記者→作家
他怎麼拿捏該旁觀,還是能介入的界線…?
-
00:26 永達來敝節目的初衷:暢談落髮議題
04:48 永達的偶像包袱與青春物語
06:12 我們跟簡永達的認識是在金典獎
08:32 永達的婚姻與感情狀態
09:51 新聞界永達對文學圈的感想?
11:36 人魚到底有沒有約過永達?
12:34 炫霖終於寫訪綱和稿子了
13:11 永達在書裡也攻擊人類學啊?
13:41 作為記者,應該如何進入和經營田野?
17:27 當記者和當人類學家的不同?
20:11 田野蔡康永!尖銳的問題是為了什麼?
21:26 怎麼克服採訪時的停頓和沉默?
23:20 敝節目忽快忽慢的主持節奏怎麼搭檔得來?
24:41 採訪的有機性:備而不用的一百種企劃
26:28 永達寫的東西,算是「文學」嗎?怎麼自分文類?
28:20 新聞記者v非虛構作家?旁觀v介入的界線?
30:42 從單篇報導→成書是深化的過程
34:31 認知的台灣是安全舒適、注重人權的,直到接觸移工
36:31 寫本書時,其他議題和報導也還在產出
37:44 報導沒辦法顯露無知、不能把「我」放進去
40:35 議題容易滑向是非,但人的脆弱狀態更重要
42:16 「誠實面對」對寫作者的重要性
44:04 為什麼會一直專注在移工議題上?
------
帝大走向營利之路
※有什麼變革?
1. 每一集會改到「隔週五」晚上19:30上線
2. 每一集會同時上傳上、下兩集
3. 上集完全免費聽,但下集是會員專享
4. 每一季約3個月,會有六集(共12小集)
5. 季與季中間會休更2個月
6. 不定期穿插其他閒聊、體驗、議題真心話集次(免費或會員集次都有)
※為什麼你可以考慮加會員?
1. 支持帝大走得更穩健、更長久
2. 讓我們不被簡單的買走靈魂,能維持犀利評論
3. 企劃、讀書、寫稿、錄音、剪片…都很辛苦><
4. 能繼續服務高品質的帝大聽眾
5. 頂尖文學院的專業訓練 + 作者與編輯的實務經驗加持
※會員有什麼好康?
1. 每一集都可以聽到飽,包含不定期上傳的閒聊、體驗、議題真心話集次
2. 季中或季間有活動、課程的話,可以優先參加或(和)享帝大專屬折扣!
3. 可以收到不定期的電子報
4. 可以加入帝大IG綠色限動 <3
5. 優先採取你推薦的書籍或企劃!(但仍需我們開會決定)
※$
-100元/月
-1000元/年
※這一季:他們在東亞航行、寫作和生活
EP1:3/21 黃崇凱《反重力》
EP2:4/4 簡永達《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feat. 永達本人
EP3:4/18 村上春樹《城與不確定的牆》 feat. LEE(關西大學研究生)
EP4:5/2 張惠菁《與我平行的時間》、朴相映《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 feat. 惠菁本人
EP5:5/16 楊双子《台灣漫遊錄》、崔恩榮《朗夜》
EP6:5/30 黃開洋《味道的航線》 feat. 開癢本人
------
◎指定閱讀
簡永達,《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春山,2023)
◎參考閱讀
李雪莉、簡永達、余志偉,《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衛城,2018)
馬修波利,《少林很忙》(上海譯文,2019)
-
◎片頭片尾曲:掐米(曹辰瑩)〈日常〉
◎節目視覺:廖振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