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台开卷(粤语)

社交媒体的社交潜规则(下)


Listen Later

社交媒体的社交潜规则

——给每个在屏幕后面说话的人

一、点赞的“潜规则”:成就比思考更安全

你有没有发现,朋友圈里晒孩子第一次骑车的视频,点赞瞬间破百;而你转发一篇深度长文,留言区冷清得像午夜地铁。原因并不复杂:算法把“成就”包装成低风险的社交货币——我点个赞,既不用表态,又能显得有爱心;而严肃议题需要立场、时间与勇气,于是大家默契地滑过去。110 万跑步者的实验告诉我们,行为会被传染;点赞也是一种姿势传染——我先伸手,后面的人跟着点,安全又体面。

二、评论的“潜规则”:恶语先抢沙发,良言永远迟到

算法不辨善恶,只认热度;“沙发”一旦被恶语占领,后来者要么沉默,要么加入狂欢。于是,一句“加油”显得笨拙,一句“作秀”却获得簇拥。我们误把刻薄当幽默,把讥讽当清醒,把别人的伤疤当自己的游乐场。

三、沉默的“潜规则”:多数人把“反对”留在心里

公牛体重实验早已警示:只要允许讨论,群体的平均值就会偏离真相。社交媒体把这条定律推向极致——热点一出,立场先行,理性退散。结果是 92% 的人只看不说,6% 的人用 140 字决定风向。沉默的大多数并非没有观点,只是不想被围攻。久而久之,广场只剩下最响亮的声音,而广场下是更深的洞穴。

四、工具的“潜规则”:你喂养它什么,它就长成什么

麦克卢汉说,所有媒介都是人的延伸。手机延伸了我们的声带,也放大了我们的情绪。在《炒作机器》里,作者把这种放大称作“增强回路”:你输出愤怒,算法就推给你更愤怒的世界;你输入温柔,首页就会慢慢开灯。工具没有意志,但它有记忆——记住每一次点击、停留、转发,然后把你塑造成它最熟悉的样子。

五、破局的潜规则:把“三思”放在发送键之前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老话在今天有了新注脚:屏幕对面不是头像,而是和你一样会疼的人。我们无法一夕拆掉算法,但可以决定自己成为哪 6%。在敲下回车之前,先问自己三句话:

这句话是否必要?

是否真实?

是否带着善意?

如果三问不过,就让手指停三秒——三秒足够让冲动降温,让理性归位。三秒之后,也许你删掉的是一句刻薄,留下的却是一条温暖的评论,甚至挽救一个陌生人的夜晚。

社交媒体从来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修罗场,它只是把人性放大成高清像素。点赞、评论、转发,每一个动作都在为广场投票。愿我们投出的不是石头,而是种子;愿广场最终开满花,而不是堆满瓦砾。

起于创新,止于至善——这既是《炒作机器》的结尾,也该成为我们每一次点击的开场白。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广州台开卷(粤语)By 黄佳殷 梁皓明


More shows like 广州台开卷(粤语)

View all
潘吉Jenny告诉你|学英语聊美国|开言英语 · Podcast by OpenLanguage 英语

潘吉Jenny告诉你|学英语聊美国|开言英语 · Podcast

430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20 Listeners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27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1 Listeners

商业就是这样 by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272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51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3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51 Listeners

肥话连篇 by 肥杰

肥话连篇

122 Listeners

新闻早报 by 羊城晚报

新闻早报

4 Listeners

燕外之意 by 燕外之意

燕外之意

151 Listeners

小房间(粤语) by DiscJoker

小房间(粤语)

13 Listeners

这病说来话长 by 汤瀚森

这病说来话长

6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7 Listeners

见面倾啦 by 鸡翅不生气

见面倾啦

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