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ne 22, 2022吳興國、張大春主講|成為國寶的藝道之路吉田修一描寫歌舞伎演員一生懸命地求藝,直至出落成角、抵達巔峰的小說《國寶》,宛如電影《霸王別姬》般淒迷動人,也觸及時代變遷對傳統藝術的衝擊,寫盡了藝術家艱苦也甘美的一生。 這樣的故事,讓台灣國寶吳興國感同身受,數度掬淚。他與張大春首度同台對談,談吳興國的個人歷史,談《李爾在此》的創作轉變,以及《國寶》這部小說扣緊兩位藝術家心弦的,藝與道、喜與淚交織的人生。 (本集為2020年9月11日在國家兩廳院演奏廳舉辦的現場對談原音收錄)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1h 43minPlay
June 15, 2022專訪游朝凱(Charles Yu)|改寫華裔小說歷史定義的《內景唐人街》――首位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台裔作家游朝凱以《內景唐人街》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的台裔作家游朝凱,是《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小說家,也是人氣影集《西方極樂園》編劇。這本以劇中劇獨特形式的小說,輕鬆詼諧地描摩出華裔美國人的生活處境,將悲苦的情境以明亮的手法呈現,同樣引人深思。這本看似不厚的小說花了小說家七年時間才寫成,本次台北國際書展透過越洋連線,游朝凱首度與台灣讀者會面,暢談他的寫作轉變與人生觀察。 (本集節目為2022台北國際書展國際沙龍越洋連線活動之原音重現)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1hPlay
June 08, 2022專訪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從《修正》到《十字路》:20年來「偉大美國小說家」法蘭岑的改變與不變被《時代》(Time)雜誌譽為「偉大美國小說家」(Great American Novelist)的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他的重要小說《修正》、《自由》、《純真》,與散文《如何獨處》、《到遠方》、《地球盡頭的盡頭》過去十年間已陸續出版,最近更出版最新長篇小說《十字路》。今年台北國際書展,透過越洋連線,在是作家也是記者的李桐豪主持、提問,以及口譯錢佳緯的協助下,我們終於第一次有機會親自聆聽法蘭岑對台灣讀者暢談他極具紀律性的寫作習慣、他幾部小說的結尾經驗,以及他對閱讀的看法。 (本集節目為2022台北國際書展國際沙龍越洋連線活動之原音重現)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1hPlay
June 01, 2022專訪陳寶旭|創意產業的根本:電影監製與經紀人的專業觀點從《中國時報》影劇版資深記者轉戰《明日報》與《壹週刊》,到加入王家衛導演的澤東電影公司,最後成立有享娛樂,成為經紀人與電影監製。這位被旗下藝人莫子儀、黃裕翔稱為「苦主」的寶旭姐,一直以「佛系經紀人」自我期許,鼓勵藝人在不上戲的空檔多元嘗試,甚至在投入《失眠的人》、《夢遊的人》這樣具實驗性的計畫前並不先看計算機。 本集邀請陳寶旭聊她認識的王家衛、莫子儀,聊她如何看《夢遊的人》,以及她對文字與影視創作的關連性、韓國與台灣發展現況的專業觀察。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45minPlay
May 27, 2022專訪廖偉棠|讀詩、寫詩、論詩,以詩為通行證的作家(下)香港詩人、作家廖偉棠近年在台灣生活,關注香港的心不曾稍減。之外,他也持續用詩探索台灣,參與台灣的方方面面。甚至開始學台語、客語、上海話,結合方言與現代詩寫作,讓詩更走進生活。詩雖然沒有現實作用,但能扶持人心,傳遞情感,讓人不孤單。本集(分為上、下)請廖偉棠分享他對寫詩、讀詩的經驗,並以國語、粵語朗讀詩作,帶我們一窺遍地玫瑰的芬芳。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1minPlay
May 27, 2022專訪廖偉棠|讀詩、寫詩、論詩,以詩為通行證的作家(上)香港詩人、作家廖偉棠近年在台灣生活,關注香港的心不曾稍減。之外,他也持續用詩探索台灣,參與台灣的方方面面。甚至開始學台語、客語、上海話,結合方言與現代詩寫作,讓詩更走進生活。詩雖然沒有現實作用,但能扶持人心,傳遞情感,讓人不孤單。本集(分為上、下)請廖偉棠分享他對寫詩、讀詩的經驗,並以國語、粵語朗讀詩作,帶我們一窺遍地玫瑰的芬芳。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1minPlay
May 25, 2022專訪方序中|「小題大作」的藝術旅程:從小花計畫到小島裡(上)平面設計、金馬獎主視覺與舞台設計、策展人……知名設計師方序中說自己是個喜歡「小題大作」的人,因為把自己放小,就能看到大世界。從持續數年的「小花計畫」展覽,到經營含納聲音、咖啡、活動的實體空間「小島裡」,方序中一步一步把「小」的概念累積得更大、更具體。本集(分為上、下)由方序中來談他的創作理念,以及他與宮崎駿動畫電影令人期待的合作。 (本集節目在「Sidoli Radio小島裡」現場錄製,並共同播出)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7minPlay
May 25, 2022專訪方序中|「小題大作」的藝術旅程:從小花計畫到小島裡(下)平面設計、金馬獎主視覺與舞台設計、策展人……知名設計師方序中說自己是個喜歡「小題大作」的人,因為把自己放小,就能看到大世界。從持續數年的「小花計畫」展覽,到經營含納聲音、咖啡、活動的實體空間「小島裡」,方序中一步一步把「小」的概念累積得更大、更具體。本集(分為上、下)由方序中來談他的創作理念,以及他與宮崎駿動畫電影令人期待的合作。 (本集節目在「Sidoli Radio小島裡」現場錄製,並共同播出)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1minPlay
May 20, 2022專訪李明璁|不只要變簡單,還要有趣、有深度(上)從學院到菜市場,社會學者李明璁近年在文化場域的表現屢創新意。對他來說,走訪菜市場是出發也是回歸,回歸熟悉的成長經驗。他認為菜市場是間大教室,任何學科都能在這裡得到收穫;菜市場也是最有包容性的地方,能接受所有失敗、不知所措的人重新站起來。李明璁還談到他對韓國文化產業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忙碌與焦慮的工作中快速充電,讓自己擁有更豐沛的能量。 (本集節目在「Sidoli Radio小島裡」現場錄製,並共同播出)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9minPlay
May 20, 2022專訪李明璁|不只要變簡單,還要有趣、有深度(下)從學院到菜市場,社會學者李明璁近年在文化場域的表現屢創新意。對他來說,走訪菜市場是出發也是回歸,回歸熟悉的成長經驗。他認為菜市場是間大教室,任何學科都能在這裡得到收穫;菜市場也是最有包容性的地方,能接受所有失敗、不知所措的人重新站起來。李明璁還談到他對韓國文化產業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忙碌與焦慮的工作中快速充電,讓自己擁有更豐沛的能量。 (本集節目在「Sidoli Radio小島裡」現場錄製,並共同播出)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5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