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April 29, 2022專訪賴明珠|從村上春樹到川本三郎(上)翻譯村上春樹超過30年的賴明珠,最早其實是因為看了川本三郎的日語文集《都市的感受性》,開啟她村上代言人的工作。節目中她將分享許多沒說過的秘辛,包括她最喜歡的村上小說是《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至於全球暢銷的《挪威的森林》,她曾經一度抗拒翻譯,為什麼? 早在1980年代初就看出村上春樹的未來性的川本三郎,長年以自由作家的身分寫影評書評,卻一直到近年才因為青春時代學運的回憶《我們愛過的時代》,成為許多喜歡日本文化讀者的最愛。 本集(分為上、下)邀請賴明珠談論她翻譯的川本懷念妻子的感人新作《現在,依然想念你》。 (本集節目與News98【世界一把抓│總編輯選書】聯播)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3minPlay
April 29, 2022專訪賴明珠|從村上春樹到川本三郎(下)翻譯村上春樹超過30年的賴明珠,最早其實是因為看了川本三郎的日語文集《都市的感受性》,開啟她村上代言人的工作。節目中她將分享許多沒說過的秘辛,包括她最喜歡的村上小說是《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至於全球暢銷的《挪威的森林》,她曾經一度抗拒翻譯,為什麼? 早在1980年代初就看出村上春樹的未來性的川本三郎,長年以自由作家的身分寫影評書評,卻一直到近年才因為青春時代學運的回憶《我們愛過的時代》,成為許多喜歡日本文化讀者的最愛。 本集(分為上、下)邀請賴明珠談論她翻譯的川本懷念妻子的感人新作《現在,依然想念你》。 (本集節目與News98【世界一把抓│總編輯選書】聯播)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6minPlay
April 27, 2022專訪梁心愉|從《摺紙動物園》到《隱娘》, 看劉宇昆如何以科幻說迷人故事(下)第一位同時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與世界奇幻獎的作家劉宇昆(Ken Liu),巧妙融會東西方元素與軟硬科學,揉合知識、傳說、親情、社會反思、個人認同,探索地球的未來,也探索愛的樣貌與極限,開創獨樹一格的閱讀體驗。 本集(分為上、下)由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梁心愉分享從《摺紙動物園》到《隱娘》,劉宇昆的短篇小說如何展現科幻的視野,也展現小說的各種可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2minPlay
April 27, 2022專訪梁心愉|從《摺紙動物園》到《隱娘》, 看劉宇昆如何以科幻說迷人故事(上)第一位同時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與世界奇幻獎的作家劉宇昆(Ken Liu),巧妙融會東西方元素與軟硬科學,揉合知識、傳說、親情、社會反思、個人認同,探索地球的未來,也探索愛的樣貌與極限,開創獨樹一格的閱讀體驗。 本集(分為上、下)由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梁心愉分享從《摺紙動物園》到《隱娘》,劉宇昆的短篇小說如何展現科幻的視野,也展現小說的各種可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30minPlay
April 22, 2022專訪李取中|從《大誌》、《週刊編集》談雜誌的溝通藝術(下)從網路平台回頭投入紙本刊物的李取中,連結社會企業模式創辦台灣版《大誌》,之後更以不同的讀者區隔創辦《週刊編集》。這樣一位媒體人,如何看待大家普遍認為逐漸式微中的傳統媒體?同樣是新聞資訊,大張報面的閱讀與網頁瀏覽有什麼樣的差異?為什麼現在還有閱讀紙本報紙雜誌的需要? 本集(上、下)邀請《大誌》、《週刊編集》創辦人李取中,與我們分享他這一路的寶貴經驗與世代觀察。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3minPlay
April 22, 2022專訪李取中|從《大誌》、《週刊編集》談雜誌的溝通藝術(上)從網路平台回頭投入紙本刊物的李取中,連結社會企業模式創辦台灣版《大誌》,之後更以不同的讀者區隔創辦《週刊編集》。這樣一位媒體人,如何看待大家普遍認為逐漸式微中的傳統媒體?同樣是新聞資訊,大張報面的閱讀與網頁瀏覽有什麼樣的差異?為什麼現在還有閱讀紙本報紙雜誌的需要? 本集(上、下)邀請《大誌》、《週刊編集》創辦人李取中,與我們分享他這一路的寶貴經驗與世代觀察。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6minPlay
April 20, 2022專訪陳德政、梁心愉|生命與寫作的擴大:2022書展大獎首獎作品《神在的地方》(上)2019年,台灣兩位優秀的年輕登山家呂忠翰(阿果)與張元植,帶著由詹偉雄發起的「K2We2!」募資計畫2291位響應者及相關企業的支持,前往這座世界登山家們心中的聖地:K2,展開台灣有史以來第二次攀登,這是一次走向世界、面對自己的行動。 最終,因天候關係,阿果與元植在距離頂峰400公尺處安全撤退,儘管有遺憾,但這次經驗厚實了他們的經驗與能力,為未來八千米巨峰的攀登之路打下更好的基礎。 隨行記錄的陳德政,也因而經歷了一趟畢生難忘的生命經驗,他用精妙的結構與兼具美感與張力的文筆,將此行寫成《神在的地方》一書,並得到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非虛構類首獎。 本集(上、下)邀請陳德政與本書執編梁心愉一起談談這次的寫作經驗,以及這趟生命之旅帶給寫作者的轉變。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8minPlay
April 20, 2022專訪陳德政、梁心愉|生命與寫作的擴大:2022書展大獎首獎作品《神在的地方》(下)2019年,台灣兩位優秀的年輕登山家呂忠翰(阿果)與張元植,帶著由詹偉雄發起的「K2We2!」募資計畫2291位響應者及相關企業的支持,前往這座世界登山家們心中的聖地:K2,展開台灣有史以來第二次攀登,這是一次走向世界、面對自己的行動。 最終,因天候關係,阿果與元植在距離頂峰400公尺處安全撤退,儘管有遺憾,但這次經驗厚實了他們的經驗與能力,為未來八千米巨峰的攀登之路打下更好的基礎。 隨行記錄的陳德政,也因而經歷了一趟畢生難忘的生命經驗,他用精妙的結構與兼具美感與張力的文筆,將此行寫成《神在的地方》一書,並得到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非虛構類首獎。 本集(上、下)邀請陳德政與本書執編梁心愉一起談談這次的寫作經驗,以及這趟生命之旅帶給寫作者的轉變。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9minPlay
April 15, 2022專訪李桐豪|在《絲路分手旅行》後,暌違17年的《不在場證明》(下)17年前,李桐豪以一本《絲路分手旅行》風靡文青讀者,卻彷彿就此脫離作家行列般,專心過起採訪記者的上班生活,直到2022年,新作《不在場證明》才終於問世。始終覺得自己在寫作這條路算不上努力耕耘的李桐豪,本集(分為上、下)將親自分享他的閱讀養成與不想出書的心態,也分享這十七年來的轉變。 (本集節目與News98【世界一把抓│總編輯選書】聯播)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2minPlay
April 15, 2022專訪李桐豪|在《絲路分手旅行》後,暌違17年的《不在場證明》(上)17年前,李桐豪以一本《絲路分手旅行》風靡文青讀者,卻彷彿就此脫離作家行列般,專心過起採訪記者的上班生活,直到2022年,新作《不在場證明》才終於問世。始終覺得自己在寫作這條路算不上努力耕耘的李桐豪,本集(分為上、下)將親自分享他的閱讀養成與不想出書的心態,也分享這十七年來的轉變。 (本集節目與News98【世界一把抓│總編輯選書】聯播)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22min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