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15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发布会,相信一季度的数据对很多人而言都是超预期的。整体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其中净出口贡献了40%的增长。同时,CPI同比下降0.1%,这可能意味着,三月份的增长部分意义上抹平了“春节错月”对一二月数据造成的影响。
01:56 从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来看,可能对应了之前我们对中国消费变化的判断:西部城市比东部城市增长快、下沉城市比高线城市增长快。
03:56 过去两三年,中国有些重要城市的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最近几篇讨论中国香港楼市的文章反映了这个问题,以及,因为落户政策放宽,上海2024年落户人口数量创新高。那么,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更迭会带来什么?
10:57 中国香港和上海的这种人口结构变化会存在阶段性的挑战吗?因为高端消费和经济适用的需求都存在,但短期看中间层的消费需求好像减少了。
13:27 在中国的外国人数量得到了一些恢复,不过构成跟之前不太一样。在实行过境免签和离岸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后,来上海旅游和购物的外国人比例有明显升高。
18:43 在移民或定居国外的决策中,部分人可能存在短期与长期预期的错配。
24:02 近两年来,公众人物的国籍变化引发了强烈的情绪反弹,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9:15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或许意味着服务业在逐渐开放:一、民营互联网金融企业,量化派和微牛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分别上市;二、明基医院作为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赴中国香港上市。
32:52 《宏观漫谈》中有个反复被提到的结论是:在中国,一个行业在它第二次开放的时候,只要对外资完全开放,你就可以认为它对民营企业也是开放的。
33:57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不排除将中国股票从美国交易所摘牌”。如果发生这个情况,短期内中国香港可能成为内地资产的境外融资窗口。从中期来看,这对中国香港未必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国际资金需配置中国资产且不受资本管制,中国香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37:39 关于此次关税战,特朗普给了一个90天的宽限期,或许首先是为了避免美国经济的过度波动,此外,他可能希望在这段时间内与中国达成某种形式的贸易协议,或者通过和其他国家达成协议,来给中国施加压力
38:43 近期,美债市场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首先,截至今年6月,约有6.5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其次,上周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背后是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国国债。那么,美债市场是否会因此崩溃?
43:24 在关税战的影响下,黄金升值的逻辑是什么?
47:02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5246.56美元,其中高附加值的机电类产品大约占三四成,该类产品中半数由外资企业生产。对于美国而言,由于这些产品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且部分产品涉及中国供应链优势,在这次关税事件中,此类产品或许会被实施豁免。
49:01 在关税战背景下,对于出海企业而言,最好的答案就是要想办法使自己的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
51:21 只要中国与其他国家存在20%以上的关税差,转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仍可能继续存在,毕竟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相对容易。
52:54 也许为应对高昂的商品贸易关税,部分企业在出口报关时,可能会将申报的产品费用拆分为低廉的产品成本+设计费,通过部分服务贸易的方式进行出口,从而降低关税成本。
58:49 对于中美贸易来说,唯一有弹性空间(美国有供给余量,中国有需求增量)的产品是能源,最终贸易谈判焦点可能落在能源领域。
01:01:09 假设美国对各国的关税最终仍保持阶梯差异,那么可能形成一种局面——供应链多元化。也就是国际企业在多个国家与地区设厂,将一些关税“洼地”国家的产能专门供应美国,而把一些关税较高、哪怕在全球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产能供应给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这与当前特斯拉和苹果的供应链布局类似。从中期来看,这种关税阶梯可能导致美国无法获得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01:04:30 马斯克曾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改变世界,这一行为也使特斯拉遭受了反噬。如今,特斯拉也开始在中国推出零息贷款的金融促销方案,而此前特斯拉很少参与这种“价格战”。
01:06:46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可能是对自己青壮年时期的美国的一种怀旧。
01:11:12 从近期的时政新闻中可以看到,为应对贸易战,中国在分解任务和引导预期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一方面,部分领导深入国内东西南北各城市开展调研;另一方面,国家领导人对周边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进行国事访问,以加强区域合作。
01:13:57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如9月24日的金融发布会、股市的大幅上涨、加码“以旧换新”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抢出口订单、DeepSeek和哪吒的爆火,以及民营经济座谈会的召开等,共同叠加形成了整体情绪的转变,进而改变了公众对这次关税反制的看法。
01:19:26 在刺激消费方面,今年一季度已采取诸多举措,如国家补贴等,但消费对GDP的拉动效果未达预期。那么,未来消费是否会面临更大压力?又有哪些更有效的刺激消费的方法?
01:21:00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去年9月起,各项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均聚焦于稳定经济预期,这对解决消费的挑战非常重要。
【本期相关】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 国家统计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__中国政府网
刚刚,重磅发布!
换到A股 “置顶”! 六大细节看本次国常会
【往期链接】
Vol.162 宏观漫谈78|特朗普再上任后的“天下格局”和全球资本市场再平衡(3.12录制)
Vol.165 宏观漫谈81|关税冲击,以及中国消费与资本市场的一些变化(4.3录制)
Vol.118 宏观漫谈56|从“世界何以至此”,回答“我们去向何方”:与李丰聊许倬云系列著作
Vol.45 宏观漫谈19| 世界困于通胀,中国是否通缩:与李丰聊一季度的几项数据
【录制时间】
2025年4月23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4.3
2727 ratings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15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发布会,相信一季度的数据对很多人而言都是超预期的。整体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其中净出口贡献了40%的增长。同时,CPI同比下降0.1%,这可能意味着,三月份的增长部分意义上抹平了“春节错月”对一二月数据造成的影响。
01:56 从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来看,可能对应了之前我们对中国消费变化的判断:西部城市比东部城市增长快、下沉城市比高线城市增长快。
03:56 过去两三年,中国有些重要城市的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最近几篇讨论中国香港楼市的文章反映了这个问题,以及,因为落户政策放宽,上海2024年落户人口数量创新高。那么,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更迭会带来什么?
10:57 中国香港和上海的这种人口结构变化会存在阶段性的挑战吗?因为高端消费和经济适用的需求都存在,但短期看中间层的消费需求好像减少了。
13:27 在中国的外国人数量得到了一些恢复,不过构成跟之前不太一样。在实行过境免签和离岸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后,来上海旅游和购物的外国人比例有明显升高。
18:43 在移民或定居国外的决策中,部分人可能存在短期与长期预期的错配。
24:02 近两年来,公众人物的国籍变化引发了强烈的情绪反弹,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9:15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或许意味着服务业在逐渐开放:一、民营互联网金融企业,量化派和微牛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分别上市;二、明基医院作为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赴中国香港上市。
32:52 《宏观漫谈》中有个反复被提到的结论是:在中国,一个行业在它第二次开放的时候,只要对外资完全开放,你就可以认为它对民营企业也是开放的。
33:57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不排除将中国股票从美国交易所摘牌”。如果发生这个情况,短期内中国香港可能成为内地资产的境外融资窗口。从中期来看,这对中国香港未必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国际资金需配置中国资产且不受资本管制,中国香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37:39 关于此次关税战,特朗普给了一个90天的宽限期,或许首先是为了避免美国经济的过度波动,此外,他可能希望在这段时间内与中国达成某种形式的贸易协议,或者通过和其他国家达成协议,来给中国施加压力
38:43 近期,美债市场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首先,截至今年6月,约有6.5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其次,上周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背后是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国国债。那么,美债市场是否会因此崩溃?
43:24 在关税战的影响下,黄金升值的逻辑是什么?
47:02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5246.56美元,其中高附加值的机电类产品大约占三四成,该类产品中半数由外资企业生产。对于美国而言,由于这些产品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且部分产品涉及中国供应链优势,在这次关税事件中,此类产品或许会被实施豁免。
49:01 在关税战背景下,对于出海企业而言,最好的答案就是要想办法使自己的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
51:21 只要中国与其他国家存在20%以上的关税差,转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仍可能继续存在,毕竟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相对容易。
52:54 也许为应对高昂的商品贸易关税,部分企业在出口报关时,可能会将申报的产品费用拆分为低廉的产品成本+设计费,通过部分服务贸易的方式进行出口,从而降低关税成本。
58:49 对于中美贸易来说,唯一有弹性空间(美国有供给余量,中国有需求增量)的产品是能源,最终贸易谈判焦点可能落在能源领域。
01:01:09 假设美国对各国的关税最终仍保持阶梯差异,那么可能形成一种局面——供应链多元化。也就是国际企业在多个国家与地区设厂,将一些关税“洼地”国家的产能专门供应美国,而把一些关税较高、哪怕在全球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产能供应给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这与当前特斯拉和苹果的供应链布局类似。从中期来看,这种关税阶梯可能导致美国无法获得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01:04:30 马斯克曾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改变世界,这一行为也使特斯拉遭受了反噬。如今,特斯拉也开始在中国推出零息贷款的金融促销方案,而此前特斯拉很少参与这种“价格战”。
01:06:46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可能是对自己青壮年时期的美国的一种怀旧。
01:11:12 从近期的时政新闻中可以看到,为应对贸易战,中国在分解任务和引导预期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一方面,部分领导深入国内东西南北各城市开展调研;另一方面,国家领导人对周边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进行国事访问,以加强区域合作。
01:13:57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如9月24日的金融发布会、股市的大幅上涨、加码“以旧换新”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抢出口订单、DeepSeek和哪吒的爆火,以及民营经济座谈会的召开等,共同叠加形成了整体情绪的转变,进而改变了公众对这次关税反制的看法。
01:19:26 在刺激消费方面,今年一季度已采取诸多举措,如国家补贴等,但消费对GDP的拉动效果未达预期。那么,未来消费是否会面临更大压力?又有哪些更有效的刺激消费的方法?
01:21:00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去年9月起,各项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均聚焦于稳定经济预期,这对解决消费的挑战非常重要。
【本期相关】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 国家统计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__中国政府网
刚刚,重磅发布!
换到A股 “置顶”! 六大细节看本次国常会
【往期链接】
Vol.162 宏观漫谈78|特朗普再上任后的“天下格局”和全球资本市场再平衡(3.12录制)
Vol.165 宏观漫谈81|关税冲击,以及中国消费与资本市场的一些变化(4.3录制)
Vol.118 宏观漫谈56|从“世界何以至此”,回答“我们去向何方”:与李丰聊许倬云系列著作
Vol.45 宏观漫谈19| 世界困于通胀,中国是否通缩:与李丰聊一季度的几项数据
【录制时间】
2025年4月23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2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316 Listeners
42 Listeners
177 Listeners
164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45 Listeners
289 Listeners
18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