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课题】
科技消费品牌的全球化之路。
【本期嘉宾】
《运动科技产业的变迁十年》
主持人:沈颖,峰瑞资本执行董事。
牛浩田,COROS高驰创始人。
《AI如何赋能消费及互联网》
主持人:谢蔚文,浪潮新消费资深主笔。
陈芃,蚂蚁金服战投部。
贾凡,商汤集团元罗卜科技联合创始人。
芦胜波,uah有哈创始人
肖培庆,亚马逊云科技初创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43 《运动科技产业的变迁十年》
04:26 今天在此刻,关税作为全球化的新变量,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高驰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个问题的?
08:37 只要手上有优质产品,能清楚地思考下一步的长期和短期对策,即使短期缺乏资金,我相信聪明的投资者也应该能明白这是可行的。因为不可替代的是一家公司的核心价值。剩下的只是周期中的波动,这些波动可能会让公司变得更好。
09:53 运动科技这几年在全球都经历了蓬勃发展和不断演变。这个行业在全球发生了哪些变化,并且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去演化?
10:42 最初,体能训练主要服务于少数人,因为成本很高。但是随着传感器和算法的发展,我们不再需要专门的医疗设备来进行数据采集,一些基础的部分我们可以直接做。专家分析的部分,可能会不断从科研机构中产生新的智能算法,然后最终被平权化。它慢慢地从高阶的专业用户向普通用户发展,逐步推广。
14:19 我们并非要在海外成功后,再以“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方式回归,而是深信“先进市场诞生先进品牌”
17:05 这几年消费者端发生了哪些变化?
21:49 最初高驰的产品不是手表,而是手环,坚持做手环一段时间后,才转向手表。当时为什么开始做手环,然后为什么转向手表,以及坚持到今天?
24:40 在这种长期的、但价值巨大的产业潮流下,小公司会有机会。市场空间只是大的话,是不行的,需要看周期的长短。如果周期太短,大公司会迅速完成这些事情,因为确定性太大了;但如果周期长,整个业态的发展需要涉及各种生态单元。
27:15 在某些细分市场里,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方式导致他们无法做小业务。就像是一个特种兵部队打仗和一个集团军打仗,这是两种战役,在不同的战场上有不同的需求。
28:38 在业务转型的过程中,高驰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甚至比转型更加困难。高驰是如何挺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非常重要的事情?
30:48 聚焦这件事情特别重要。不是因为一个市场很赚钱就去进入,而是要克服对更大市场的诱惑,明白自己只能做好某件事情,然后全力以赴。
36:26 《AI如何赋能消费及互联网》
36:43 有的企业可以通过AI弯道超车,但也有企业因为技术落地以及出牌顺序等问题,会陷入困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跨过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首先,在消费行业与AI应用融合的趋势下,存在哪些机会和难点?
37:43 当前许多消费结合的AI应用智能化水平有限,甚至与大模型关联不大,受限于端侧算力和功耗等硬件瓶颈。
38:39 机器人有两大可以发展的方向:第一是把现有成熟品类与AI结合起来;第二是研发出一些新品类,比如下棋机器人。
39:00 AI技术仍有边界,简单套用通用模型难以保障用户体验,如何界定AI技术边界,并将其与产品相结合,真正实现产品的功能诉求、价值诉求,仍需要深入思考。
39:50 AI可在宠物领域实现个性化喂养和情感交互升级,还可以让整个企业的运营链条变得更加顺畅。
42:22 在AI应用领域,有哪些原本被预期会带来显著效果,但实际未达预期的应用?同时,又有哪些曾被低估,如今却展现出巨大潜力的应用?
43:31 面向未来,AI构建“长期记忆力”和“主动式服务”的前景值得关注。
48:55 一些公司利用AI优化内部流程(如招聘、内容生成),并将降本增效转化为“服务”而非直接售卖AI软件,这是一种有效落地方式。
49:42 对于AI应用而言,是选择做大而通用,还是小而专?
51:48 如何找到AI应用的创新点?
56:02 初创公司需要专注于细分市场,找到核心用户,而不是盲目追求宽泛的应用。
56:43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论调,认为消费品行业可以通过AI技术重新做一遍。这一观点是否属于伪概念?
58:43 想要做好消费硬件,既需要深入理解AI和大模型技术,也需要基于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
1:03:08 当AI技术逐渐进入平权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如何体现?
1:08:21 站在AI发展的十字路口,作为投资方、品牌方和服务平台方,建议其他企业提前做哪些准备?
【相关文章】
文字版内容请在峰瑞资本公众号查看(全球化不是美国化、先进市场诞生先进品牌……| 他们在深圳这样说
)。
【往期链接】
Vol.139 产业观察23|科技消费品如何出海:与三位创始人聊出海的见闻与思考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4.3
2727 ratings
【本期课题】
科技消费品牌的全球化之路。
【本期嘉宾】
《运动科技产业的变迁十年》
主持人:沈颖,峰瑞资本执行董事。
牛浩田,COROS高驰创始人。
《AI如何赋能消费及互联网》
主持人:谢蔚文,浪潮新消费资深主笔。
陈芃,蚂蚁金服战投部。
贾凡,商汤集团元罗卜科技联合创始人。
芦胜波,uah有哈创始人
肖培庆,亚马逊云科技初创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43 《运动科技产业的变迁十年》
04:26 今天在此刻,关税作为全球化的新变量,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高驰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个问题的?
08:37 只要手上有优质产品,能清楚地思考下一步的长期和短期对策,即使短期缺乏资金,我相信聪明的投资者也应该能明白这是可行的。因为不可替代的是一家公司的核心价值。剩下的只是周期中的波动,这些波动可能会让公司变得更好。
09:53 运动科技这几年在全球都经历了蓬勃发展和不断演变。这个行业在全球发生了哪些变化,并且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去演化?
10:42 最初,体能训练主要服务于少数人,因为成本很高。但是随着传感器和算法的发展,我们不再需要专门的医疗设备来进行数据采集,一些基础的部分我们可以直接做。专家分析的部分,可能会不断从科研机构中产生新的智能算法,然后最终被平权化。它慢慢地从高阶的专业用户向普通用户发展,逐步推广。
14:19 我们并非要在海外成功后,再以“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方式回归,而是深信“先进市场诞生先进品牌”
17:05 这几年消费者端发生了哪些变化?
21:49 最初高驰的产品不是手表,而是手环,坚持做手环一段时间后,才转向手表。当时为什么开始做手环,然后为什么转向手表,以及坚持到今天?
24:40 在这种长期的、但价值巨大的产业潮流下,小公司会有机会。市场空间只是大的话,是不行的,需要看周期的长短。如果周期太短,大公司会迅速完成这些事情,因为确定性太大了;但如果周期长,整个业态的发展需要涉及各种生态单元。
27:15 在某些细分市场里,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方式导致他们无法做小业务。就像是一个特种兵部队打仗和一个集团军打仗,这是两种战役,在不同的战场上有不同的需求。
28:38 在业务转型的过程中,高驰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甚至比转型更加困难。高驰是如何挺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非常重要的事情?
30:48 聚焦这件事情特别重要。不是因为一个市场很赚钱就去进入,而是要克服对更大市场的诱惑,明白自己只能做好某件事情,然后全力以赴。
36:26 《AI如何赋能消费及互联网》
36:43 有的企业可以通过AI弯道超车,但也有企业因为技术落地以及出牌顺序等问题,会陷入困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跨过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首先,在消费行业与AI应用融合的趋势下,存在哪些机会和难点?
37:43 当前许多消费结合的AI应用智能化水平有限,甚至与大模型关联不大,受限于端侧算力和功耗等硬件瓶颈。
38:39 机器人有两大可以发展的方向:第一是把现有成熟品类与AI结合起来;第二是研发出一些新品类,比如下棋机器人。
39:00 AI技术仍有边界,简单套用通用模型难以保障用户体验,如何界定AI技术边界,并将其与产品相结合,真正实现产品的功能诉求、价值诉求,仍需要深入思考。
39:50 AI可在宠物领域实现个性化喂养和情感交互升级,还可以让整个企业的运营链条变得更加顺畅。
42:22 在AI应用领域,有哪些原本被预期会带来显著效果,但实际未达预期的应用?同时,又有哪些曾被低估,如今却展现出巨大潜力的应用?
43:31 面向未来,AI构建“长期记忆力”和“主动式服务”的前景值得关注。
48:55 一些公司利用AI优化内部流程(如招聘、内容生成),并将降本增效转化为“服务”而非直接售卖AI软件,这是一种有效落地方式。
49:42 对于AI应用而言,是选择做大而通用,还是小而专?
51:48 如何找到AI应用的创新点?
56:02 初创公司需要专注于细分市场,找到核心用户,而不是盲目追求宽泛的应用。
56:43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论调,认为消费品行业可以通过AI技术重新做一遍。这一观点是否属于伪概念?
58:43 想要做好消费硬件,既需要深入理解AI和大模型技术,也需要基于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
1:03:08 当AI技术逐渐进入平权时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如何体现?
1:08:21 站在AI发展的十字路口,作为投资方、品牌方和服务平台方,建议其他企业提前做哪些准备?
【相关文章】
文字版内容请在峰瑞资本公众号查看(全球化不是美国化、先进市场诞生先进品牌……| 他们在深圳这样说
)。
【往期链接】
Vol.139 产业观察23|科技消费品如何出海:与三位创始人聊出海的见闻与思考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2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316 Listeners
42 Listeners
177 Listeners
164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45 Listeners
289 Listeners
18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