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的竞逐渐入尾声,相比刚开始时的低迷,几部热门电影似乎唤醒了戛纳,尤其是肖恩贝克的《阿诺拉》(Anora)在国际场刊Screen获得本届首个评分过三,四分制评分中获得3.3分,居于榜首;而雅克·奥迪亚的音乐喜剧《艾米莉亚佩雷斯》(EmiliaPerez)仍然是法国媒体评分最高影片。
来看周三新上映的主竞赛单元影片。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执导的《我的马塞洛》(Marcello Mio),围绕意大利传奇影星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与法国女星凯瑟琳·德纳芙的女儿齐雅拉·马斯楚安尼展开。她将自己装扮成父亲的模样,并要求别人称呼为马塞洛,逼真再现父亲的过程中,也不断追溯自己的童年回忆,并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影片中,齐雅拉·马斯楚安尼现实生活中的家人近友也悉数参演,在片中各自饰演“自己”。
导演奥诺雷曾说创作这部电影的意Marcello Mio图是试图质疑对于像齐雅拉马斯楚安尼这样的女演员,面对传奇人物父母的光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意义。一位在放映现场被记者随访的观众恰巧是与片中演员相识的一个编剧,她对影片的评价相当赞誉,她这样向本台表示:
“我是一名编剧。这部电影非常感人。事实上,它让我大吃一惊,因为除了像其他人一样,我崇拜马赛洛之外,它还讲述了悲伤之情,很感人,我们可以改装,把自己装扮成父亲;我其实和影片里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意大利等等,我真的觉得齐雅拉的表演非常感人,电影非常成功。我承认我是冲着齐雅拉、冲着所有演员来看这部电影的,影片的音乐非凡,风景出人意料非常棒。我觉得影片对每个人都有启发。事实上,德纳芙他们不是在演自己,而是在演我们。他们是在演一个与你有共同点的人,一个触动你的人,一个你的家人。”
但对于其他更多观众来说,影片似乎并没有给与他们更多的共情,一些评论指,电影涉及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私人体验,要避免落入自我陶醉必须要有足够普适的内核来支撑:该片在Screen排名仅获得了1.4的评分。
戈麦斯的《壮游》国际场刊排名冲上第二
另一部新放映的影片是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的《壮游》(Grand Tour)。讲述的是20世纪初,派驻缅甸仰光的大英帝国殖民官员爱德华,在相隔7年未见的未婚妻莫莉到来仰光的当日,不敌恐婚压力落荒而逃,穿越亚洲几国的冒险历程,而始终相信婚约的莫莉不懈循迹追寻爱人。这是戈麦斯第一次入围戛纳主竞赛,此前他曾凭《月八日记》和《一千零一夜1 不安之人》两次入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从评论看,该片口碑呈现两级,喜爱者如“Paris Match”的评论,认为影片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戈麦斯跳脱电影的重建规则,创出一部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美感的作品:情节似乎简单,但莫莉寻觅爱人的浪漫,让主人公游离的亚洲文化和风景诗意升华,对黑白色彩的运用技艺高超。而“费加罗报”评论认为,影片的情节无聊而过于简单,除了演员在里斯本和罗马工作室制作的黑白场景外,还插入了2020年在主角穿越的城市和风景中拍摄的彩色画面。过去与现在,虚构与现实交织,但仍然是乏味的,缺乏人物和冒险。
到本台截稿,《壮游》在国际场刊“银幕“排名以得分3/4分,超过《某种物质》(The Substance)位居第二。
电影市场周三闭幕:台湾投资及合制作品大年 首个“金马前进坎城”
周三也标志着9天的戛纳电影市场的即将闭幕,作为世界最负盛名的电影节,戛纳的电影市场每年都会迎来14000多电影业者、近4000部电影和项目,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今年是电影市场的丰收年吗?记者在台湾馆采访到了牵头推介台湾电影的台湾文策院全球市场处副处长苏淑冠,她介绍了台湾电影今年在戛纳影展的收获成果:
苏淑冠:今年港城影展相较于去年,其实入围的影片跟作品都更多了,无论是就我们有四部文策院参与投资的、有获得TICP投资的电影都入选了官方的单元。另外相较于去年,我们今年还多了三部有沉浸式内容的影片入选了坎城影展,而去年是没有的, 所以我觉得今年有这样的成绩,我们觉得非常的开心。
除了这七部入选之外,我们还带了六部的IP来坎城影展。有四部是出版转影视「Shoot the Book!」合作的,另外两部也入选了坎城官方单元,我觉得这样子的成绩当然相较于过往也是从来没有过的。除了这种影像入选官方影片之外,我们文策院也做了很多有关人才培训的部分,像跟impACT La的合作。然后还有我们跟EMERGE有着合作,我们都在坎城这里办一些提案专场,希望让很多很多的台湾的人才能够在坎城曝光。
除了作品大放异彩之外,我们今年也有非常非常多的台湾明星来到坎城,金马带了五个作品来到了坎城,有非常多的明星一起参与,像柯震东等等,星光熠熠,我们觉得非常的棒。所以今年总的来讲,我们在坎城的成绩是非常丰富的,也希望明年能够继续。文策院这边会持续推动有关于其他TICP的投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加大跟国际合资合作的关系,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跟台湾的人才、跟台湾的作品产生合作。.
的确,在华语片亮眼的今年戛纳影展,台湾投资及合制作品也大放异彩,多部入围影展入围; 在市场展部分,今年由台湾金马奖执委会与戛纳市场合作首次推出的“金马前进坎城”活动尤为亮眼,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闻天祥也向本台介绍了此次活动和成果。
闻天祥:今年是第一次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举办了金马前进坎城的活动,我们带了五部刚完成或者是还在后制中的台湾的最新作品来坎城的市场展,想把这些作品提前介绍给国际的买家、媒体、影展,还有关心台湾电影的朋友。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坎城合作。另外更感谢就是这五部作品的导演、监制还有明星们都一起来到了坎城,为这个活动增添了很多的光彩。我们也希望透过这个活动让大家理解到就是台湾电影除了像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这些伟大的导演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类型、题材,还有各式各样的手法,也希望透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大家注意到台湾电影最新的发展。那这次来到坎城非常愉快,成果也相当的丰硕,希望明年还有机会再来坎城。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的竞逐渐入尾声,相比刚开始时的低迷,几部热门电影似乎唤醒了戛纳,尤其是肖恩贝克的《阿诺拉》(Anora)在国际场刊Screen获得本届首个评分过三,四分制评分中获得3.3分,居于榜首;而雅克·奥迪亚的音乐喜剧《艾米莉亚佩雷斯》(EmiliaPerez)仍然是法国媒体评分最高影片。
来看周三新上映的主竞赛单元影片。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执导的《我的马塞洛》(Marcello Mio),围绕意大利传奇影星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与法国女星凯瑟琳·德纳芙的女儿齐雅拉·马斯楚安尼展开。她将自己装扮成父亲的模样,并要求别人称呼为马塞洛,逼真再现父亲的过程中,也不断追溯自己的童年回忆,并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影片中,齐雅拉·马斯楚安尼现实生活中的家人近友也悉数参演,在片中各自饰演“自己”。
导演奥诺雷曾说创作这部电影的意Marcello Mio图是试图质疑对于像齐雅拉马斯楚安尼这样的女演员,面对传奇人物父母的光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意义。一位在放映现场被记者随访的观众恰巧是与片中演员相识的一个编剧,她对影片的评价相当赞誉,她这样向本台表示:
“我是一名编剧。这部电影非常感人。事实上,它让我大吃一惊,因为除了像其他人一样,我崇拜马赛洛之外,它还讲述了悲伤之情,很感人,我们可以改装,把自己装扮成父亲;我其实和影片里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意大利等等,我真的觉得齐雅拉的表演非常感人,电影非常成功。我承认我是冲着齐雅拉、冲着所有演员来看这部电影的,影片的音乐非凡,风景出人意料非常棒。我觉得影片对每个人都有启发。事实上,德纳芙他们不是在演自己,而是在演我们。他们是在演一个与你有共同点的人,一个触动你的人,一个你的家人。”
但对于其他更多观众来说,影片似乎并没有给与他们更多的共情,一些评论指,电影涉及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私人体验,要避免落入自我陶醉必须要有足够普适的内核来支撑:该片在Screen排名仅获得了1.4的评分。
戈麦斯的《壮游》国际场刊排名冲上第二
另一部新放映的影片是葡萄牙导演米格尔·戈麦斯的《壮游》(Grand Tour)。讲述的是20世纪初,派驻缅甸仰光的大英帝国殖民官员爱德华,在相隔7年未见的未婚妻莫莉到来仰光的当日,不敌恐婚压力落荒而逃,穿越亚洲几国的冒险历程,而始终相信婚约的莫莉不懈循迹追寻爱人。这是戈麦斯第一次入围戛纳主竞赛,此前他曾凭《月八日记》和《一千零一夜1 不安之人》两次入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从评论看,该片口碑呈现两级,喜爱者如“Paris Match”的评论,认为影片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戈麦斯跳脱电影的重建规则,创出一部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美感的作品:情节似乎简单,但莫莉寻觅爱人的浪漫,让主人公游离的亚洲文化和风景诗意升华,对黑白色彩的运用技艺高超。而“费加罗报”评论认为,影片的情节无聊而过于简单,除了演员在里斯本和罗马工作室制作的黑白场景外,还插入了2020年在主角穿越的城市和风景中拍摄的彩色画面。过去与现在,虚构与现实交织,但仍然是乏味的,缺乏人物和冒险。
到本台截稿,《壮游》在国际场刊“银幕“排名以得分3/4分,超过《某种物质》(The Substance)位居第二。
电影市场周三闭幕:台湾投资及合制作品大年 首个“金马前进坎城”
周三也标志着9天的戛纳电影市场的即将闭幕,作为世界最负盛名的电影节,戛纳的电影市场每年都会迎来14000多电影业者、近4000部电影和项目,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今年是电影市场的丰收年吗?记者在台湾馆采访到了牵头推介台湾电影的台湾文策院全球市场处副处长苏淑冠,她介绍了台湾电影今年在戛纳影展的收获成果:
苏淑冠:今年港城影展相较于去年,其实入围的影片跟作品都更多了,无论是就我们有四部文策院参与投资的、有获得TICP投资的电影都入选了官方的单元。另外相较于去年,我们今年还多了三部有沉浸式内容的影片入选了坎城影展,而去年是没有的, 所以我觉得今年有这样的成绩,我们觉得非常的开心。
除了这七部入选之外,我们还带了六部的IP来坎城影展。有四部是出版转影视「Shoot the Book!」合作的,另外两部也入选了坎城官方单元,我觉得这样子的成绩当然相较于过往也是从来没有过的。除了这种影像入选官方影片之外,我们文策院也做了很多有关人才培训的部分,像跟impACT La的合作。然后还有我们跟EMERGE有着合作,我们都在坎城这里办一些提案专场,希望让很多很多的台湾的人才能够在坎城曝光。
除了作品大放异彩之外,我们今年也有非常非常多的台湾明星来到坎城,金马带了五个作品来到了坎城,有非常多的明星一起参与,像柯震东等等,星光熠熠,我们觉得非常的棒。所以今年总的来讲,我们在坎城的成绩是非常丰富的,也希望明年能够继续。文策院这边会持续推动有关于其他TICP的投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加大跟国际合资合作的关系,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跟台湾的人才、跟台湾的作品产生合作。.
的确,在华语片亮眼的今年戛纳影展,台湾投资及合制作品也大放异彩,多部入围影展入围; 在市场展部分,今年由台湾金马奖执委会与戛纳市场合作首次推出的“金马前进坎城”活动尤为亮眼,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闻天祥也向本台介绍了此次活动和成果。
闻天祥:今年是第一次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举办了金马前进坎城的活动,我们带了五部刚完成或者是还在后制中的台湾的最新作品来坎城的市场展,想把这些作品提前介绍给国际的买家、媒体、影展,还有关心台湾电影的朋友。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坎城合作。另外更感谢就是这五部作品的导演、监制还有明星们都一起来到了坎城,为这个活动增添了很多的光彩。我们也希望透过这个活动让大家理解到就是台湾电影除了像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这些伟大的导演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类型、题材,还有各式各样的手法,也希望透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大家注意到台湾电影最新的发展。那这次来到坎城非常愉快,成果也相当的丰硕,希望明年还有机会再来坎城。
2 Listeners
19 Listeners
13 Listeners
16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3 Listeners
6 Listeners
1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