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这一期播客中,主持人与嘉宾们探讨了居家办公与咖啡馆工作的优劣势。他们认为,居家办公能够营造舒适的环境,便于放松和提升效率,但也存在自律性不足的问题。而咖啡馆则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氛围,适合需要外部刺激的人。然而,环境的嘈杂程度和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也会影响工作状态。嘉宾们分享了各自的办公习惯和选择,讨论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
【时间线】
00:02:00:自由办公:在艺人公司状态下,办公地点的抉择与挑战
00:04:49:居家办公还是咖啡馆?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工作环境?
00:09:43:咖啡馆里的创作时光:一个艺人的创作心得与探索
00:14:36:提升专注力的音乐背景效用:咖啡馆与共享办公室的对比分析
00:19:27:如何在家中办公更高效?分享我的经验和感悟!
00:24:19:在家中享受便利的互联网生活,但线下的联系也非常重要
00:29:12:深度交流的新形式:播客在社交中的作用与意义
00:34:0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控制频率和真心交流的重要性
00:38:56:公司的边界与友谊:一次不寻常的合作机会!
00:43:47:寻找内心的秩序:在无序中寻找自我依托的人生之路
00:48:39:在大系统中寻找自己:探索期的挑战与成就感
00:53:33:中年人的追求:在巴厘岛寻找身心方面的体验
【摘要】
数字游民与艺人公司的办公环境选择
马铁鏻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已经麻木,做了很多音频和节目。他提到现在公司状态和艺人公司的状态,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办公的感受。他喜欢在咖啡馆办公,因为环境好,有咖啡可喝,阳光明媚。但他没有一天实现过,因为家里办公室的噪音太大。他认为居家办公更合适,但要营造一个舒适且不太舒适的环境,以免被时间黑洞偷走。
居家办公与咖啡馆学习的比较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在家工作和在咖啡馆工作的不同体验。在家工作可以更舒适,但有时缺乏自律。而在咖啡馆工作,虽然环境可能不如家舒适,但可以找到学习氛围,提高自律。讲者提到,在咖啡馆工作可以成为艺人公司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星巴克等格调较高的咖啡馆。总之,在咖啡馆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成为在家工作的一个补充。
寻找适合自己的办公环境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去年在外办公的经历,包括选择了we work和另一个自习室机构。讲者认为,对于艺人办公的需求和要求因人而异,有些人能在嘈杂环境中保持专注,而有些人则对声音敏感,不喜欢在吵闹的地方工作。讲者还提到了在家办公和在咖啡馆办公的优缺点,认为在家办公可能会因为过于舒适而影响效率,而在咖啡馆办公则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总之,讲者认为办公环境的选择应根据个人需求和工作性质来决定。
共享空间与家庭办公的体验与感悟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不同环境下办公的经历和感受。讲者提到在共享空间如WeWork等地方办公时,大部分环境是安静的,但有时会有背景音乐。讲者认为这种氛围很好,但有时也会受到噪音影响。在家里办公时,讲者觉得卧室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容易让人过于投入,生活变得单调。为了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讲者会尝试录播客等方式。总之,讲者认为在不同环境下办公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家庭与互联网的双面性与孤独感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家庭生活中的作息安排,以及与孩子们的互动。讲者认为,家庭琐事和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尽管他们拥有按摩椅、健身房等设施,但仍然不愿意出门。同时,讲者也提到了艺人公司在自媒体方面的工作,认为线上链接很重要,但线下的人际交往也同样重要。为了缓解孤独感,讲者会约朋友喝咖啡、打球等。
线上线下交流与社交的深度探讨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深入的交流。讲者认为,线上交流虽然虚拟,但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通过声音、思想、表情、动作等多维度的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同时,讲者也提到了播客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可以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聊天。总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人们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功能,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脱口秀演员的日常与互动
几个脱口秀演员可能会讨论一些大主题,如对前女友做过的事情等。观众们会分享自己遇到的奇葩事情,现场互动,即兴发挥笑点。有些人喜欢与人见面交流,有些人则更喜欢待在家里享受自己的时间。此外,还提到了一些朋友在朝阳开设了自己的公司,他们每天上下班都在地铁上往返。最后,讲者表示自己不太喜欢在微信上与他人聊语音,因为不知道如何结束对话。
新型社交与工作模式的探索
这段内容讲述了在人际交往中,随着彼此关系的熟悉,交流变得越来越自然,不再有等对方回复的感觉。同时,现在的边界也在发生改变,比如在公司里,同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此外,现在有一种新的合作形式,就是将家变成民宿,邀请同事来住,共同完成项目。这种合作方式既有趣,又没有负担,大家可以一起赚钱。未来,这种合作形式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大家将资源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项目。
工作与旅游生活的关系探索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看法。讲者认为,工作可以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方式,大家可以一起玩乐。同时,讲者也分享了自己在公司工作的经历,虽然已经十年如一日,但仍然觉得有些束缚。讲者更向往自由的生活方式,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计划。此外,讲者还提到了艺人公司的挑战,因为在大组织中很难通过一个人就能输出成果。最后,讲者认为生活是一个更大的系统,需要在更大的系统中找到规律。
探索与旅居生活的矛盾心理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探索大系统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讲者认为,在大系统中,人们需要经历一个探索期,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讲者分享了自己在北京、深圳和昆明的生活经历,认为昆明的生活环境更适合自己。讲者还提到了孩子上大学后,自己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旅行。总之,讲者认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抓住机会去探索,去尝试新的事物。
中年人的旅行与生活选择
与会者讨论了不同年龄层的人对于生活环境和旅游目的地的需求和想法。他们认为,中年人可能会考虑去巴厘岛生活三个月,但会考虑到基础设施、舒适程度等因素。同时,他们也提到了追求身心放松的需求,以及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此外,他们还讨论了艺人公司的办公环境,认为没有绝对的答案,需要不断调整和感悟。最后,他们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在这一期播客中,主持人与嘉宾们探讨了居家办公与咖啡馆工作的优劣势。他们认为,居家办公能够营造舒适的环境,便于放松和提升效率,但也存在自律性不足的问题。而咖啡馆则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氛围,适合需要外部刺激的人。然而,环境的嘈杂程度和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也会影响工作状态。嘉宾们分享了各自的办公习惯和选择,讨论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
【时间线】
00:02:00:自由办公:在艺人公司状态下,办公地点的抉择与挑战
00:04:49:居家办公还是咖啡馆?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工作环境?
00:09:43:咖啡馆里的创作时光:一个艺人的创作心得与探索
00:14:36:提升专注力的音乐背景效用:咖啡馆与共享办公室的对比分析
00:19:27:如何在家中办公更高效?分享我的经验和感悟!
00:24:19:在家中享受便利的互联网生活,但线下的联系也非常重要
00:29:12:深度交流的新形式:播客在社交中的作用与意义
00:34:0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控制频率和真心交流的重要性
00:38:56:公司的边界与友谊:一次不寻常的合作机会!
00:43:47:寻找内心的秩序:在无序中寻找自我依托的人生之路
00:48:39:在大系统中寻找自己:探索期的挑战与成就感
00:53:33:中年人的追求:在巴厘岛寻找身心方面的体验
【摘要】
数字游民与艺人公司的办公环境选择
马铁鏻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已经麻木,做了很多音频和节目。他提到现在公司状态和艺人公司的状态,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办公的感受。他喜欢在咖啡馆办公,因为环境好,有咖啡可喝,阳光明媚。但他没有一天实现过,因为家里办公室的噪音太大。他认为居家办公更合适,但要营造一个舒适且不太舒适的环境,以免被时间黑洞偷走。
居家办公与咖啡馆学习的比较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在家工作和在咖啡馆工作的不同体验。在家工作可以更舒适,但有时缺乏自律。而在咖啡馆工作,虽然环境可能不如家舒适,但可以找到学习氛围,提高自律。讲者提到,在咖啡馆工作可以成为艺人公司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星巴克等格调较高的咖啡馆。总之,在咖啡馆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成为在家工作的一个补充。
寻找适合自己的办公环境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去年在外办公的经历,包括选择了we work和另一个自习室机构。讲者认为,对于艺人办公的需求和要求因人而异,有些人能在嘈杂环境中保持专注,而有些人则对声音敏感,不喜欢在吵闹的地方工作。讲者还提到了在家办公和在咖啡馆办公的优缺点,认为在家办公可能会因为过于舒适而影响效率,而在咖啡馆办公则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总之,讲者认为办公环境的选择应根据个人需求和工作性质来决定。
共享空间与家庭办公的体验与感悟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不同环境下办公的经历和感受。讲者提到在共享空间如WeWork等地方办公时,大部分环境是安静的,但有时会有背景音乐。讲者认为这种氛围很好,但有时也会受到噪音影响。在家里办公时,讲者觉得卧室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容易让人过于投入,生活变得单调。为了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讲者会尝试录播客等方式。总之,讲者认为在不同环境下办公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家庭与互联网的双面性与孤独感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家庭生活中的作息安排,以及与孩子们的互动。讲者认为,家庭琐事和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尽管他们拥有按摩椅、健身房等设施,但仍然不愿意出门。同时,讲者也提到了艺人公司在自媒体方面的工作,认为线上链接很重要,但线下的人际交往也同样重要。为了缓解孤独感,讲者会约朋友喝咖啡、打球等。
线上线下交流与社交的深度探讨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深入的交流。讲者认为,线上交流虽然虚拟,但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通过声音、思想、表情、动作等多维度的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同时,讲者也提到了播客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可以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聊天。总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人们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功能,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脱口秀演员的日常与互动
几个脱口秀演员可能会讨论一些大主题,如对前女友做过的事情等。观众们会分享自己遇到的奇葩事情,现场互动,即兴发挥笑点。有些人喜欢与人见面交流,有些人则更喜欢待在家里享受自己的时间。此外,还提到了一些朋友在朝阳开设了自己的公司,他们每天上下班都在地铁上往返。最后,讲者表示自己不太喜欢在微信上与他人聊语音,因为不知道如何结束对话。
新型社交与工作模式的探索
这段内容讲述了在人际交往中,随着彼此关系的熟悉,交流变得越来越自然,不再有等对方回复的感觉。同时,现在的边界也在发生改变,比如在公司里,同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此外,现在有一种新的合作形式,就是将家变成民宿,邀请同事来住,共同完成项目。这种合作方式既有趣,又没有负担,大家可以一起赚钱。未来,这种合作形式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大家将资源组合在一起,共同完成项目。
工作与旅游生活的关系探索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看法。讲者认为,工作可以是一种团队合作的方式,大家可以一起玩乐。同时,讲者也分享了自己在公司工作的经历,虽然已经十年如一日,但仍然觉得有些束缚。讲者更向往自由的生活方式,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计划。此外,讲者还提到了艺人公司的挑战,因为在大组织中很难通过一个人就能输出成果。最后,讲者认为生活是一个更大的系统,需要在更大的系统中找到规律。
探索与旅居生活的矛盾心理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探索大系统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讲者认为,在大系统中,人们需要经历一个探索期,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讲者分享了自己在北京、深圳和昆明的生活经历,认为昆明的生活环境更适合自己。讲者还提到了孩子上大学后,自己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旅行。总之,讲者认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应该抓住机会去探索,去尝试新的事物。
中年人的旅行与生活选择
与会者讨论了不同年龄层的人对于生活环境和旅游目的地的需求和想法。他们认为,中年人可能会考虑去巴厘岛生活三个月,但会考虑到基础设施、舒适程度等因素。同时,他们也提到了追求身心放松的需求,以及在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此外,他们还讨论了艺人公司的办公环境,认为没有绝对的答案,需要不断调整和感悟。最后,他们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109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24 Listeners
456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184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91 Listeners
30 Listeners
3 Listeners
269 Listeners
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