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可口可乐的瞬移术:为新加坡下一场雪
在《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和Niantic公司的Ingress游戏中,元宇宙需要通过隐形眼镜或智能手机软件来显示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有没有可能采用某种方式,在真实世界中的某个地方直接创造原本不属于那里的事物呢?让我们来看一个可口可乐的故事。2014年,可口可乐公司策划了一场吸睛无数的宣传活动,旨在将世界各地的人连接起来。在这个项目中,可口可乐选择了芬兰人和新加坡人。
新加坡的日平均气温在30℃左右,就算有冬季也非常短暂,而且冬季气候相对温暖。为了改变当地人的体验,可口可乐公司设计了一款叫作“冬季仙境”的新机器,打算为新加坡送上一个白色圣诞节作为礼物。于是两台像巨型鼓风机一样的机器被制造了出来,一台安装在芬兰拉普兰的圣诞老人村,另一台安置在新加坡的来福士广场。两台机器上都装有许多摄像头和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当有人靠近芬兰的机器时,这个画面会实时出现在新加坡的显示屏上。同样地,新加坡的视频画面也会实时传输到芬兰的机器上。
到目前为止,这个装置的原理似乎与在街边开一个视频会议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个巨幕Zoom会议而已。但接下来就是奇迹发生的时刻了。在芬兰圣诞老人村那一端的机器底部有一个斜槽,可以装满雪,斜槽旁边放了一把大铁锹。你觉得如果路过的人往槽里铲一锹雪会发生什么呢?在新加坡这一端,机器顶部安装了一个可以吹雪的造雪机。那个往芬兰的机器斜槽中填了一锹雪的人,与新加坡这端首次看到雪花落下的人完全互不相识,但他们共同拥有的是一段多么奇妙的体验啊!世界的另一端有人为我铲了一锹雪,这厢雪花就同时落在了我的头上。还有比这更浪漫的梦幻体验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不是通过键盘、鼠标或智能手机呈现的幻境,而是使用真实的铁锹和造雪机传输了一场真正的雪。
在这个意义上,可口可乐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能移形换位的装置。在科幻电影中,传送器会把一个物体的原子或分子信息转换成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遥远的地方,然后在接收点像3D打印一样把实物还原。这是一种极其依赖科学与工程学的想象,是一种虚构。但可口可乐创造的元宇宙把芬兰与新加坡连通,实现移形换位所运用的都是当今时代相对简单的技术手段。科学与工程学是构建元宇宙的重要因素,但可口可乐的元宇宙也提醒我们,科学与工程学并不是元宇宙的全部。如果人文情怀与人文感知的触觉不再敏锐,如果因缘际会、惊鸿一瞥的种种初见被遗忘,那么元宇宙也不过是一个技术秀场而已。
偷盗大赛:酒店爆火的秘密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个浸入式体验感无与伦比的增强现实案例,它的真实感堪比《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中的元宇宙。这个引人注目的元宇宙是由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高端连锁酒店——艺术系列酒店创造的。这家连锁品牌位于不同地方的单体酒店拥有各自的独立主题,但共同特点是都陈列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夏季是艺术系列酒店的淡季。为了增加这段时间上千间房的入住率,这家连锁品牌在自己的酒店范围内开创了一套颠覆三观的游戏规则。实施和运作这套规则的成本在8万美元左右。酒店集团计划使用班克斯的作品来策划一场活动。班克斯是一位匿名的英国街头涂鸦大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很活跃,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对社会与政治的讽刺,装点过大大小小许多城市的桥梁、街道与建筑物的围墙。为了这次活动,艺术系列酒店以15000美元的价格购得班克斯一幅名为《禁止玩球》(NoBall Games)的作品,并在其中一家酒店展出。接下来就是脑洞大开的时刻。酒店贴出一则广告,邀请酒店的住客来偷这件作品。规则很简单,不得使用枪、刀或任何暴力形式制造威胁,但如果哪位住客能通过其他任意方式把这幅画偷走,这幅画就归他所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免费获得价值15000美元的名画啊!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规则:想来偷画,先来入住。
这个活动通过社交媒体,披着神秘的面纱对外公布了。盗窃目标自然不易获取,不过酒店给这些跃跃欲试的“大盗”提供了一些暗示。在活动期间,班克斯的这幅作品会在不同的艺术系列酒店间转移,但具体在哪个酒店中展出却没有透露。许多人,包括不少名人都前来一试。酒店在获得住客同意的情况下,把他们鬼鬼祟祟试图盗画的监控录像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被监控捕捉到的人也会很开心地把这件事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中。这个活动不仅在澳大利亚的媒体中被报道,还吸引了许多国际媒体,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与《洛杉矶时报》。
班克斯的画结局怎么样了呢?这幅画被两名女士成功地盗走了,这两个人叫梅根·阿内和毛拉·陶西。她们并没有运用什么复杂的高科技或军事战术。相反,她们听说这幅画很快要从布莱克曼艺术系列酒店转移到奥尔森艺术系列酒店,于是便扮作奥尔森酒店的工作人员前去要画,假装要把它带到奥尔森酒店去。布莱克曼酒店的工作人员信以为真,就把画交给了她们。这时,“偷走班克斯”的活动仅仅进行了四天。此后,酒店又购入一幅新作,把它作为偷盗目标开始了新一轮的比赛。梅根·阿内与毛拉·陶西成功盗走班克斯名画的事情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彻底带火了后续的活动。
艺术系列酒店的这个创意活动获得了克里奥互动媒体广告铜奖与戛纳公关金狮奖。酒店最初投入8万美元,希望获得1000间房的订单。这个目标达成了吗?最终这家连锁酒店的全部1500间房被迅速预订一空,公司获利达到了最初投入的3倍,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被转发700多万次。毫无疑问,艺术系列酒店创造了一个合法盗窃的元宇宙,“偷走班克斯”的活动大获全胜。
犯罪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坏蛋不过是干了好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我们在小说与电影中看到过很多游刃有余的文雅大盗巧妙地偷走艺术品的故事。当然,这些偷盗都是犯罪行为。但人们仍然时不时会陷入幻想,好奇偷走一件贵重的物品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这甚至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刺激。艺术系列酒店创造的这个元宇宙正是调动了人们的这种冲动。在一个偷东西不会被惩罚的世界里,供偷盗的不是仿品,而是昂贵的艺术品真迹,现实与虚幻巧妙地交织在了一起。
“偷走班克斯”的活动给我们以启迪。首先,增强现实不见得一定需要很高的技术手段,比如智能隐形眼镜、手机软件等,重要的是如何能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叠加一些元素,来强化人们的感官、体验与思想,或者把这些感受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偷走班克斯”使用社交媒体来发布活动信息、提供线索,但后续的所有活动都是在真实环境下实际发生的。当然,假如能运用某些数字技术,这个元宇宙可能会变得更为广阔,容纳更多人参与其中。其次,“偷走班克斯”活动让我们看到,增强现实元宇宙无须遵循现实世界的规则与制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在打破原有世界的规则后仍然可以人人受益的元宇宙。当然,元宇宙中的任何活动都不可以对现实世界造成危害。
 By 22点半
By 22点半1
22 ratings
可口可乐的瞬移术:为新加坡下一场雪
在《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和Niantic公司的Ingress游戏中,元宇宙需要通过隐形眼镜或智能手机软件来显示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有没有可能采用某种方式,在真实世界中的某个地方直接创造原本不属于那里的事物呢?让我们来看一个可口可乐的故事。2014年,可口可乐公司策划了一场吸睛无数的宣传活动,旨在将世界各地的人连接起来。在这个项目中,可口可乐选择了芬兰人和新加坡人。
新加坡的日平均气温在30℃左右,就算有冬季也非常短暂,而且冬季气候相对温暖。为了改变当地人的体验,可口可乐公司设计了一款叫作“冬季仙境”的新机器,打算为新加坡送上一个白色圣诞节作为礼物。于是两台像巨型鼓风机一样的机器被制造了出来,一台安装在芬兰拉普兰的圣诞老人村,另一台安置在新加坡的来福士广场。两台机器上都装有许多摄像头和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当有人靠近芬兰的机器时,这个画面会实时出现在新加坡的显示屏上。同样地,新加坡的视频画面也会实时传输到芬兰的机器上。
到目前为止,这个装置的原理似乎与在街边开一个视频会议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个巨幕Zoom会议而已。但接下来就是奇迹发生的时刻了。在芬兰圣诞老人村那一端的机器底部有一个斜槽,可以装满雪,斜槽旁边放了一把大铁锹。你觉得如果路过的人往槽里铲一锹雪会发生什么呢?在新加坡这一端,机器顶部安装了一个可以吹雪的造雪机。那个往芬兰的机器斜槽中填了一锹雪的人,与新加坡这端首次看到雪花落下的人完全互不相识,但他们共同拥有的是一段多么奇妙的体验啊!世界的另一端有人为我铲了一锹雪,这厢雪花就同时落在了我的头上。还有比这更浪漫的梦幻体验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不是通过键盘、鼠标或智能手机呈现的幻境,而是使用真实的铁锹和造雪机传输了一场真正的雪。
在这个意义上,可口可乐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能移形换位的装置。在科幻电影中,传送器会把一个物体的原子或分子信息转换成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遥远的地方,然后在接收点像3D打印一样把实物还原。这是一种极其依赖科学与工程学的想象,是一种虚构。但可口可乐创造的元宇宙把芬兰与新加坡连通,实现移形换位所运用的都是当今时代相对简单的技术手段。科学与工程学是构建元宇宙的重要因素,但可口可乐的元宇宙也提醒我们,科学与工程学并不是元宇宙的全部。如果人文情怀与人文感知的触觉不再敏锐,如果因缘际会、惊鸿一瞥的种种初见被遗忘,那么元宇宙也不过是一个技术秀场而已。
偷盗大赛:酒店爆火的秘密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个浸入式体验感无与伦比的增强现实案例,它的真实感堪比《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中的元宇宙。这个引人注目的元宇宙是由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高端连锁酒店——艺术系列酒店创造的。这家连锁品牌位于不同地方的单体酒店拥有各自的独立主题,但共同特点是都陈列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夏季是艺术系列酒店的淡季。为了增加这段时间上千间房的入住率,这家连锁品牌在自己的酒店范围内开创了一套颠覆三观的游戏规则。实施和运作这套规则的成本在8万美元左右。酒店集团计划使用班克斯的作品来策划一场活动。班克斯是一位匿名的英国街头涂鸦大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很活跃,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对社会与政治的讽刺,装点过大大小小许多城市的桥梁、街道与建筑物的围墙。为了这次活动,艺术系列酒店以15000美元的价格购得班克斯一幅名为《禁止玩球》(NoBall Games)的作品,并在其中一家酒店展出。接下来就是脑洞大开的时刻。酒店贴出一则广告,邀请酒店的住客来偷这件作品。规则很简单,不得使用枪、刀或任何暴力形式制造威胁,但如果哪位住客能通过其他任意方式把这幅画偷走,这幅画就归他所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免费获得价值15000美元的名画啊!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规则:想来偷画,先来入住。
这个活动通过社交媒体,披着神秘的面纱对外公布了。盗窃目标自然不易获取,不过酒店给这些跃跃欲试的“大盗”提供了一些暗示。在活动期间,班克斯的这幅作品会在不同的艺术系列酒店间转移,但具体在哪个酒店中展出却没有透露。许多人,包括不少名人都前来一试。酒店在获得住客同意的情况下,把他们鬼鬼祟祟试图盗画的监控录像发布在社交媒体上。被监控捕捉到的人也会很开心地把这件事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中。这个活动不仅在澳大利亚的媒体中被报道,还吸引了许多国际媒体,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与《洛杉矶时报》。
班克斯的画结局怎么样了呢?这幅画被两名女士成功地盗走了,这两个人叫梅根·阿内和毛拉·陶西。她们并没有运用什么复杂的高科技或军事战术。相反,她们听说这幅画很快要从布莱克曼艺术系列酒店转移到奥尔森艺术系列酒店,于是便扮作奥尔森酒店的工作人员前去要画,假装要把它带到奥尔森酒店去。布莱克曼酒店的工作人员信以为真,就把画交给了她们。这时,“偷走班克斯”的活动仅仅进行了四天。此后,酒店又购入一幅新作,把它作为偷盗目标开始了新一轮的比赛。梅根·阿内与毛拉·陶西成功盗走班克斯名画的事情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彻底带火了后续的活动。
艺术系列酒店的这个创意活动获得了克里奥互动媒体广告铜奖与戛纳公关金狮奖。酒店最初投入8万美元,希望获得1000间房的订单。这个目标达成了吗?最终这家连锁酒店的全部1500间房被迅速预订一空,公司获利达到了最初投入的3倍,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被转发700多万次。毫无疑问,艺术系列酒店创造了一个合法盗窃的元宇宙,“偷走班克斯”的活动大获全胜。
犯罪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坏蛋不过是干了好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我们在小说与电影中看到过很多游刃有余的文雅大盗巧妙地偷走艺术品的故事。当然,这些偷盗都是犯罪行为。但人们仍然时不时会陷入幻想,好奇偷走一件贵重的物品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这甚至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刺激。艺术系列酒店创造的这个元宇宙正是调动了人们的这种冲动。在一个偷东西不会被惩罚的世界里,供偷盗的不是仿品,而是昂贵的艺术品真迹,现实与虚幻巧妙地交织在了一起。
“偷走班克斯”的活动给我们以启迪。首先,增强现实不见得一定需要很高的技术手段,比如智能隐形眼镜、手机软件等,重要的是如何能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叠加一些元素,来强化人们的感官、体验与思想,或者把这些感受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偷走班克斯”使用社交媒体来发布活动信息、提供线索,但后续的所有活动都是在真实环境下实际发生的。当然,假如能运用某些数字技术,这个元宇宙可能会变得更为广阔,容纳更多人参与其中。其次,“偷走班克斯”活动让我们看到,增强现实元宇宙无须遵循现实世界的规则与制度。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在打破原有世界的规则后仍然可以人人受益的元宇宙。当然,元宇宙中的任何活动都不可以对现实世界造成危害。

49 Listeners

432 Listeners

473 Listeners

151 Listeners

2 Listeners

32 Listeners

370 Listeners

295 Listeners

10 Listeners

317 Listeners

161 Listeners

123 Listeners

252 Listeners

288 Listeners

5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