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书 | 豆瓣高分好书 专业原文朗读

《元宇宙时代》第三章 元宇宙形态之二:生命日志


Listen Later

真实的我-不愿为外人道的我+理想中的我=生命日志


生命日志指的是人们把与生活相关的种种体验和信息加以记录、保存,有时还会进行分享的一种行为。我们常用的社交媒体都属于这种元宇宙,比如脸书、Instagram、推特、KakaoStory等。人们在这里的活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随手记录自己在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各种细碎的时刻,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人们有时候凭自己的记忆,有时候通过手机摄像头或其他穿戴式设备收集素材,把生活记录成册。另一种活动是去浏览别人的生活日志,为他们留言,说说自己的看法,发发表情,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把对方的日志链接到自己的账号中,便于日后翻阅或转载。


生命日志这种方式其实由来已久,甚至在21世纪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当时我们对它的叫法与记载媒介不同而已。在现实世界中,类似我们学生时代所写的那种日记,就是最基本的一种生命日志形式。这种形式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最有名的例子当属17世纪英国的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笔耕不辍流传后世的日记集。离我们再近一点儿的,有美国一位名叫罗伯特·希尔兹的英语老师,他从1972年到1999年,每隔5分钟记一篇日记,整整记了25年。他的日记总计约3700万字,相当于400本书的体量,这应该算是人们所创造的最长的一本生命日志了。不过像这样每5分钟记录一篇日志,料想他几乎不可能对内容进行编辑。还有通过另一种方式进行记录的例子。1996年,詹妮弗·林利创建了一个网站,名叫“詹妮镜头”。她在自己的大学宿舍里装了一个网络摄像头,每15秒会自动拍照并上传到自己的网站。这件事一直持续到2003年。


到21世纪,人们会记录生活的哪些方面呢?社交媒体上常见到的分享内容不外乎个人想法、参与的活动、好物推荐、趣闻分享、日志转载(比如其他人上传到社交媒体上的东西)、个人感悟和计划安排等。以我的经验来看,我个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关注的人所发的内容基本不出其二。像前文提到的罗伯特·希尔兹与詹妮弗·林利这样对平淡无奇的每时每刻都连续进行记录的方式非常少见。多数人记录、保存与分享出来的,都是愿意让人们看到的事情。这个过程有点儿像电视剪辑。人们远远做不到把真实的自己与生活毫不修饰地坦诚示人,而是习惯于删掉不希望被别人看到的片段,就算是保留的那部分也要做一点儿调整,并没有原封不动地上传。社交媒体上的生命日志30%以上是以图片形式记录的,这就是为什么电视广告中的智能手机都在强调自己的拍照与美化图片功能有多强大、操作有多简单。为了便于人们拍照上传分享,如今的智能手机都配置了多个高清摄像头。可以说,正是由于人们可以隐藏不愿示人的部分,还能把自己希望呈现的样子加以美化,生命日志才得以在人群中广受欢迎。


元宇宙的交友之道:是生命的伴侣,还是同行的旅伴


截至2019年,每天有15.6亿人登录脸书。这个数据比上一年增加了8%,并且毫无疑问仍将继续增加。这就意味着全球约有1/5的人每天都在使用脸书。2019年脸书的销售额达到707亿美元,比2018年增加了27%。更令人惊异的是它的净收益,在2019年增长了26%(达到185亿美元)。而在同年,现代汽车的净收益为28亿美元;全球销量最高的车企丰田汽车,净收益为225亿美元。用车企来做对比非常应景。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乘坐汽车去与别人见面;在生命日志元宇宙中,人们经由Wi-Fi在脸书和其他社交媒体网络上与人见面。把脸书的经营利润与汽车生产企业做个比较,就可以看出生命日志元宇宙的规模之大。


社交媒体是生命日志的主阵地,在这里你会与什么样的人建立联系呢?想必在你长长的好友列表中,既有私人朋友,也有公众红人;有些在现实中曾经相识,有些素未谋面,有些与你志趣相投,有些只算泛泛之交。社交媒体的好友推荐算法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是你好友清单中某个人的好友,特别是如果此人常常通过留言、点赞、发送表情包等方式与你的好友频繁互动,平台就会把此人推荐给你。这样一来,社交媒体总会把一群比较相似的人连接起来。


这个趋势会有自我强化的效果。比如,在社交媒体上,你什么时候会取消对一个人的关注?是对方说了一些让你不痛快的话时,或是当你发现总在鸡同鸭讲时,还是当对方的言论触怒了你,让你终于意识到思想的鸿沟难以逾越,心生苦闷之时?就这样,我们会在生命日志的元宇宙中慢慢地将自己置身于同一类人中。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已婚人士可以想想你的爱人,未婚人士可以想想你的恋人或好朋友,你觉得应该把你的爱人或好友当作生命的伴侣还是同行的旅伴?有一个大型实验显示,在一段关系中,把对方看作同行者要比看作生命伴侣更容易获得快乐。这个结果出乎意料吗?把对方视作生命伴侣的人会希望对方在所有大事小情上都能与自己一样。如果发现双方步调哪里不一致,他们要么会改变自己试图去迎合对方,要么会要求对方做出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一个人谈何容易?相反,把对方视作旅程中的同路人时,人们更容易理解虽然两个人会相伴走过很长的路程,但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有不一样的心境。所以,他们不会费什么力气去改变对方,也不想去改变对方,他们愿意接受对方原本的样子。我在讲到社交媒体的时候提起这个实验是有原因的: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能够把他们在生命日志元宇宙中结识的朋友当作旅行中的同路人,去分享与支持对方在这个世界中对各自生活的描摹与刻画。这是在这个元宇宙中更容易获得快乐的相处之道。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每日读书 | 豆瓣高分好书 专业原文朗读By 22点半

  • 1
  • 1
  • 1
  • 1
  • 1

1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每日读书 | 豆瓣高分好书 专业原文朗读

View all
365读书|精选美文 by 365读书

365读书|精选美文

49 Listeners

凹凸电波 by 凹凸电波

凹凸电波

432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73 Listeners

来都来了 | 听了再走 by 来都来了_

来都来了 | 听了再走

151 Listeners

读书吧!少女 by 好运女孩富里达

读书吧!少女

2 Listeners

不止读书 by 魏小河

不止读书

32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70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98 Listeners

樊书TALK-作者光临 by 帆书_原樊登读书

樊书TALK-作者光临

10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311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60 Listeners

肥话连篇 by 肥杰

肥话连篇

122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50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86 Listeners

小Lin说 by 小Lin说

小Lin说

5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