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元宇宙的较量
人工智能是一个吸引了广泛关注与讨论的话题。我们在阿尔法围棋(AlphaGo)与围棋九段选手李世石的较量中已经看到,人工智能以软件与数据的形式存在。因此,人工智能也是虚拟世界中不容小觑的一种力量。在虚拟世界中,人工智能通常发挥三种功能。第一,用来管理虚拟世界中的NPC角色。在一款游戏中,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来构成一套连贯的世界观,推动剧情的走向,形成玩家之间的互动。如果一些角色比较中立,需要执行的任务重复性较高,或者如果由真人玩家来扮演会过于无趣,那么这些角色就会由NPC来替代,通过人工智能对其进行控制,让它们像真人一样在游戏中活动。这些角色对于丰富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总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无处不在,而人们对于如何与人工智能交流和共处会有一些复杂的情绪,有些担心,又有些兴奋。在虚拟世界元宇宙中,随处可见人工智能NPC角色。如果它们面无表情,总是做出机械性的回应,我们会觉得失望;但如果一个人工智能形象灵动自如、细腻精巧,感受堪比真人,我们会非常惊喜。其实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已经在演习如何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程序共处了。
第二,通过人工智能管理整个虚拟世界,特别是用人工智能来分析虚拟世界中的各种现象、找到问题并加以处理。一个由多人同时使用的元宇宙,哪怕在一天之内,都可以积累出海量数据。如此体量的数据需要用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对未来人们在元宇宙中的行为做出预判,对其中的规则进行调整。
第三,有些看似是玩家,实则是人工智能程序的机器人被安插进虚拟世界中,服务于某些用户。我们把这些人工智能程序称作“代理机器人”(bots)。这些代理机器人可以在元宇宙中代替玩家操作角色。与NPC不同,代理机器人对角色的控制与真人对角色的操控方式一样。举例来说,假设我在元宇宙中是一个猎人,但我不想直接操控我的角色,于是我会使用一个代理机器人来替我操作。你大概会想:“你来到元宇宙就是因为想要享受这个世界,为什么反而找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你来控制自己的人物?”其实这与每个人在游戏中的个人选择和目的有关。进入元宇宙为了体验交流与探索乐趣的人不常使用代理机器人,使用它的通常是想在游戏中把人物快速升级、四处炫耀的人,或是想快速集齐某些物品以出售给其他玩家来赚钱的人。
代理机器人的使用在大多数游戏中都是被禁止的,甚至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的许多地区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这是因为把代理机器人当成买卖来做的人会给元宇宙造成难以计量的问题。代理机器人可以被装到许多台电脑中,通过少数几个人就可以管理操纵,在元宇宙中收集物资。通常这种做法被称为“机器人农场”(bot farms)或“掘金农场”(gold farms)。由于大量代理机器人可以同时在元宇宙中不知疲倦地进行操作,使用代理机器人的玩家可以垄断虚拟世界中的资源,正常用户无法再获得任何资源。这就背离了游戏开发商对元宇宙的设计初衷,经济体系与资源稀缺性在这里遭到破坏,元宇宙中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20年前发行的网络游戏《巨商》(The Great Merchant)中曾经出现代理机器人泛滥的问题。这款游戏的背景设定在朝鲜王朝时期,用户在这里可以通过商贸往来赚钱,也可以通过战斗让自己的角色成长。
在《巨商》中,玩家可以在元宇宙中的村庄里建立一些被称作“公会”的大型基地,但吞并一个公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与正常玩家通过直接控制自己的人物来收集资源不同,由程序自动控制的代理机器人可以组团而来,一刻不停地采集资源,慢慢从其他玩家手中窃走大量公会。你可能也想到了,这个元宇宙中有对非正常操作进行举报的功能,然而结果却是代理机器人的使用者普遍会对举报他们的游戏玩家进行打击报复,导致清理这个元宇宙中的代理机器人越发困难。另外,许多元宇宙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会限制同时进入某一个区域的用户数量。由于代理机器人持续主宰着这些区域,正常用户完全无法进入。有一些物品只能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但由于用户无法在有效时间内进入元宇宙,导致购买了上述物品的用户大为恼火。正常用户终日被代理机器人搅得苦不堪言,于是最后玩家们关闭了《巨商》的Fan Café论坛(游戏玩家的互联网社区),开始集体抵制这款游戏。
代理机器人引发的问题在许多元宇宙中屡见不鲜。有时候用户发现被代理机器人操纵的人物后会攻击并杀死它,但有些代理机器人是被设定为群体出现的,它们会围攻并杀死这些攻击它们的正常玩家。这些元宇宙本是为人创造的,但最终却被人工智能绑架。当然,站在背后操纵这些代理机器人的,总归是贪得无厌的人类。
这些问题常常造成正常用户、代理机器人用户与元宇宙运营方之间的矛盾。尽管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事件只出现在《巨商》游戏中,但我很难不去联想,故事中由少数人控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把人类推向世界边缘的事情不会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创造人工智能是为了把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可是如果人工智能成了一小部分人的特权,如果掌握了人工智能就可以轻易统御与控制整个人类,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人工智能与人类形成对立的局面,就像在虚拟世界元宇宙中已经多次出现的情景一样。在急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商用之前,有必要对元宇宙中已经出现的人工智能问题做一些深入思考。
进入虚拟世界的公司:商业广告式微,《堡垒之夜》崛起
《堡垒之夜》是由艺铂游戏公司(Epic Games)开发的一个“大逃杀”(battle royale)类的元宇宙。“大逃杀”指的是摔跤比赛的一种类型,多位摔跤选手进入摔跤场地比拼,最后一位留在场地的选手成为赢家。后来,这个脱胎于职业摔跤比赛的说法,逐渐扩展到其他采取类似方式的竞技比赛与游戏中,即多人同时比赛,最后活下来的人胜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艺铂游戏公司在《堡垒之夜》元宇宙中为著名说唱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Travis Scott)举办了一场演唱会,用整个虚拟世界作为舞台。开场曲目唱响的瞬间,斯科特像一个巨人一样降临。其间每次更换曲目时,斯科特的扮相也随即改变。在一个场景中,斯科特周身燃起大火,随着整个背景被烈焰吞没,斯科特涅槃变身,成了一个半机械人。在另一首动感十足的曲目中,斯科特带领《堡垒之夜》的玩家腾空而起,一起飞向太空。这场演唱会,足足吸引了1230万名观众。
《堡垒之夜》还与耐克合作,将耐克在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带进元宇宙。耐克旗下的空中飞人系列(Nike Air Jordan)装备在这个元宇宙中的商店里售价为1800V币(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这套商品系列被嵌套进游戏中,如果有玩家购买了这个系列,并且完成了游戏中的特定任务,还可以获得额外的福利。《堡垒之夜》与漫威也进行了合作,把漫威电影中各种超级英雄使用的武器在游戏中重现。这样的合作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创收模式。像耐克与漫威这样看上去与虚拟世界元宇宙没有关系的公司,把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知识产权授权给虚拟世界元宇宙来使用,并从中赚取收益。截至2020年5月,已有超过3.5亿人进入过这款游戏。从花样繁多的商业合作来看,艺铂游戏公司应该不只是把《堡垒之夜》定位为一个单纯的“大逃杀”游戏,而是会尝试把它打造成自己旗下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世界。
目前如果要网上购物,我们需要打开浏览器,登录邮箱,然后打开一个窗口后再次登录。如果想要使用通信软件,我们需要打开应用软件后再去登录。许多人预测这种互联网的使用方式以后会改变。他们认为我们会在一个统一的元宇宙中工作、购物、与他人交流,就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获得综合的体验。尽管现在要说出这样的元宇宙会是什么样、由谁来创造还为时尚早,但《堡垒之夜》未来的走向与动态值得我们密切关注。艺铂游戏公司的创始人蒂姆·斯威尼曾经希望把《堡垒之夜》打造成一个源于游戏但高于游戏的世界。他说虽然目前《堡垒之夜》是款游戏产品,但他不确定未来《堡垒之夜》会走向何方。与此同时,亚马逊前员工、现风险投资人马修·鲍尔指出,《堡垒之夜》有可能发展成为我们此前想象中能够涵盖一切的元宇宙。我相信几年之内,《堡垒之夜》能为我们呈现的将不只是它现在的模样。
By 22点半1
22 ratings
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元宇宙的较量
人工智能是一个吸引了广泛关注与讨论的话题。我们在阿尔法围棋(AlphaGo)与围棋九段选手李世石的较量中已经看到,人工智能以软件与数据的形式存在。因此,人工智能也是虚拟世界中不容小觑的一种力量。在虚拟世界中,人工智能通常发挥三种功能。第一,用来管理虚拟世界中的NPC角色。在一款游戏中,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来构成一套连贯的世界观,推动剧情的走向,形成玩家之间的互动。如果一些角色比较中立,需要执行的任务重复性较高,或者如果由真人玩家来扮演会过于无趣,那么这些角色就会由NPC来替代,通过人工智能对其进行控制,让它们像真人一样在游戏中活动。这些角色对于丰富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总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在日常生活中普及,无处不在,而人们对于如何与人工智能交流和共处会有一些复杂的情绪,有些担心,又有些兴奋。在虚拟世界元宇宙中,随处可见人工智能NPC角色。如果它们面无表情,总是做出机械性的回应,我们会觉得失望;但如果一个人工智能形象灵动自如、细腻精巧,感受堪比真人,我们会非常惊喜。其实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已经在演习如何与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程序共处了。
第二,通过人工智能管理整个虚拟世界,特别是用人工智能来分析虚拟世界中的各种现象、找到问题并加以处理。一个由多人同时使用的元宇宙,哪怕在一天之内,都可以积累出海量数据。如此体量的数据需要用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对未来人们在元宇宙中的行为做出预判,对其中的规则进行调整。
第三,有些看似是玩家,实则是人工智能程序的机器人被安插进虚拟世界中,服务于某些用户。我们把这些人工智能程序称作“代理机器人”(bots)。这些代理机器人可以在元宇宙中代替玩家操作角色。与NPC不同,代理机器人对角色的控制与真人对角色的操控方式一样。举例来说,假设我在元宇宙中是一个猎人,但我不想直接操控我的角色,于是我会使用一个代理机器人来替我操作。你大概会想:“你来到元宇宙就是因为想要享受这个世界,为什么反而找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替你来控制自己的人物?”其实这与每个人在游戏中的个人选择和目的有关。进入元宇宙为了体验交流与探索乐趣的人不常使用代理机器人,使用它的通常是想在游戏中把人物快速升级、四处炫耀的人,或是想快速集齐某些物品以出售给其他玩家来赚钱的人。
代理机器人的使用在大多数游戏中都是被禁止的,甚至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的许多地区会被认定为违法行为。这是因为把代理机器人当成买卖来做的人会给元宇宙造成难以计量的问题。代理机器人可以被装到许多台电脑中,通过少数几个人就可以管理操纵,在元宇宙中收集物资。通常这种做法被称为“机器人农场”(bot farms)或“掘金农场”(gold farms)。由于大量代理机器人可以同时在元宇宙中不知疲倦地进行操作,使用代理机器人的玩家可以垄断虚拟世界中的资源,正常用户无法再获得任何资源。这就背离了游戏开发商对元宇宙的设计初衷,经济体系与资源稀缺性在这里遭到破坏,元宇宙中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20年前发行的网络游戏《巨商》(The Great Merchant)中曾经出现代理机器人泛滥的问题。这款游戏的背景设定在朝鲜王朝时期,用户在这里可以通过商贸往来赚钱,也可以通过战斗让自己的角色成长。
在《巨商》中,玩家可以在元宇宙中的村庄里建立一些被称作“公会”的大型基地,但吞并一个公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与正常玩家通过直接控制自己的人物来收集资源不同,由程序自动控制的代理机器人可以组团而来,一刻不停地采集资源,慢慢从其他玩家手中窃走大量公会。你可能也想到了,这个元宇宙中有对非正常操作进行举报的功能,然而结果却是代理机器人的使用者普遍会对举报他们的游戏玩家进行打击报复,导致清理这个元宇宙中的代理机器人越发困难。另外,许多元宇宙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会限制同时进入某一个区域的用户数量。由于代理机器人持续主宰着这些区域,正常用户完全无法进入。有一些物品只能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但由于用户无法在有效时间内进入元宇宙,导致购买了上述物品的用户大为恼火。正常用户终日被代理机器人搅得苦不堪言,于是最后玩家们关闭了《巨商》的Fan Café论坛(游戏玩家的互联网社区),开始集体抵制这款游戏。
代理机器人引发的问题在许多元宇宙中屡见不鲜。有时候用户发现被代理机器人操纵的人物后会攻击并杀死它,但有些代理机器人是被设定为群体出现的,它们会围攻并杀死这些攻击它们的正常玩家。这些元宇宙本是为人创造的,但最终却被人工智能绑架。当然,站在背后操纵这些代理机器人的,总归是贪得无厌的人类。
这些问题常常造成正常用户、代理机器人用户与元宇宙运营方之间的矛盾。尽管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事件只出现在《巨商》游戏中,但我很难不去联想,故事中由少数人控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把人类推向世界边缘的事情不会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创造人工智能是为了把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可是如果人工智能成了一小部分人的特权,如果掌握了人工智能就可以轻易统御与控制整个人类,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人工智能与人类形成对立的局面,就像在虚拟世界元宇宙中已经多次出现的情景一样。在急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商用之前,有必要对元宇宙中已经出现的人工智能问题做一些深入思考。
进入虚拟世界的公司:商业广告式微,《堡垒之夜》崛起
《堡垒之夜》是由艺铂游戏公司(Epic Games)开发的一个“大逃杀”(battle royale)类的元宇宙。“大逃杀”指的是摔跤比赛的一种类型,多位摔跤选手进入摔跤场地比拼,最后一位留在场地的选手成为赢家。后来,这个脱胎于职业摔跤比赛的说法,逐渐扩展到其他采取类似方式的竞技比赛与游戏中,即多人同时比赛,最后活下来的人胜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艺铂游戏公司在《堡垒之夜》元宇宙中为著名说唱歌手特拉维斯·斯科特(Travis Scott)举办了一场演唱会,用整个虚拟世界作为舞台。开场曲目唱响的瞬间,斯科特像一个巨人一样降临。其间每次更换曲目时,斯科特的扮相也随即改变。在一个场景中,斯科特周身燃起大火,随着整个背景被烈焰吞没,斯科特涅槃变身,成了一个半机械人。在另一首动感十足的曲目中,斯科特带领《堡垒之夜》的玩家腾空而起,一起飞向太空。这场演唱会,足足吸引了1230万名观众。
《堡垒之夜》还与耐克合作,将耐克在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带进元宇宙。耐克旗下的空中飞人系列(Nike Air Jordan)装备在这个元宇宙中的商店里售价为1800V币(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这套商品系列被嵌套进游戏中,如果有玩家购买了这个系列,并且完成了游戏中的特定任务,还可以获得额外的福利。《堡垒之夜》与漫威也进行了合作,把漫威电影中各种超级英雄使用的武器在游戏中重现。这样的合作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创收模式。像耐克与漫威这样看上去与虚拟世界元宇宙没有关系的公司,把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知识产权授权给虚拟世界元宇宙来使用,并从中赚取收益。截至2020年5月,已有超过3.5亿人进入过这款游戏。从花样繁多的商业合作来看,艺铂游戏公司应该不只是把《堡垒之夜》定位为一个单纯的“大逃杀”游戏,而是会尝试把它打造成自己旗下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世界。
目前如果要网上购物,我们需要打开浏览器,登录邮箱,然后打开一个窗口后再次登录。如果想要使用通信软件,我们需要打开应用软件后再去登录。许多人预测这种互联网的使用方式以后会改变。他们认为我们会在一个统一的元宇宙中工作、购物、与他人交流,就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获得综合的体验。尽管现在要说出这样的元宇宙会是什么样、由谁来创造还为时尚早,但《堡垒之夜》未来的走向与动态值得我们密切关注。艺铂游戏公司的创始人蒂姆·斯威尼曾经希望把《堡垒之夜》打造成一个源于游戏但高于游戏的世界。他说虽然目前《堡垒之夜》是款游戏产品,但他不确定未来《堡垒之夜》会走向何方。与此同时,亚马逊前员工、现风险投资人马修·鲍尔指出,《堡垒之夜》有可能发展成为我们此前想象中能够涵盖一切的元宇宙。我相信几年之内,《堡垒之夜》能为我们呈现的将不只是它现在的模样。

49 Listeners

432 Listeners

473 Listeners

151 Listeners

2 Listeners

32 Listeners

370 Listeners

298 Listeners

10 Listeners

311 Listeners

160 Listeners

122 Listeners

250 Listeners

286 Listeners

5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