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播打分: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地久天长》等8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7分
“这片和《地久天长》没啥可比性,反倒片子里的‘绝育思维’和《流浪地球》原著的思想如出一辙,纳粹和刘慈欣都是秉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观,是绝对法西斯的。”
橘园(曾留学德国的电影从业者):8分
“导演参考了著名德国当代艺术家的前半生经历来创作剧本,尽可能完整展示了艺术家本人的心路历程,但不得不说:原型人物在影片上映后表示了抗议。”
效愚(本期控场,《魅影缝匠》嘉宾):6.5分;
“导演‘要事件不要情绪’的做法太过流畅轻快,这让男主角的艺术家设定完全丧失说服力——在一道深刻的伤疤面前,他显得过分健康,过分快乐,过分地善于遗忘。”
《无主之作》平均分:约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Max Richter);
第16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3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3分半-第6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6分钟-第40分钟:三位主播都先谈《无主之作》“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刘三解”认为本片平静地展现了一段大跨度时间里的历史苦难,观感流畅,导演有意地将男主角设计成“在两种制度下都游刃有余的艺术家”,这对当今的中国社会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2、嘉宾“橘园”认为本片完整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反情节高潮处理高明,电影在改编原型人物之余,也充分展示了数位当代德国现代艺术家的面貌,另外本片对于历史细节的还原展示也是准确而真实的;
3、效愚认为本片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推动有序,向对当代艺术怀有好奇心的观众做了引导性的展示,电影对反派医生的塑造也比较立体多面;结构上按重要事件将全片分为三个章节更是增强了可看性;
1、刘三解认为本片太长,缺乏震撼人心的事件节点,人物塑造标签化扁平化,损失了多样性,作为大跨度背景下的片子,本片在展示不同时段下的状态时没有明显区分,缺乏历史纵深感;
2、橘园认为本片流露出一种类似剧集的“电视电影”气质,导演所赞成的“真实即艺术”的观点非常过时,全片也缺乏一种史诗感,相较高起点的前作《窃听风暴》而言实在不够惊艳;
3、效愚以“医生和助教”的婚外情为例,认为本片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流于表面,视听语言缺乏新意,反套路设置打碎了观众的观影快感,而相对圆满的结局更是一种《地久天长》式的怀柔;
第1小时7分钟-尾声:外延环节:
1、简述导演多纳斯马前作《窃听风暴》及《致命伴旅》;
2、主播详聊类似题材影片《四月三周两天》,谈“为什么《四月三周两天》碾压《窃听风暴》”;
尾声曲目:(Max Richter);
影片《无主之作》(Werk ohne Autor)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铁皮鼓》(1979)
《契卡》(1992)
《何处是我家》(2001)
《窃听风暴》(2006)
《四月三周两天》(2007)
《最后的舞者》(即主播提及“毛的最后舞者”,2009)
《白丝带》(2009)
《致命伴旅》(2010)
《女性瘾者》(2013)
《索尔之子》(2015)
《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2015)
《博伊斯》(2017)
《盛夏》(2018)
《冷战》(2018)
《沉默的教室》(2018)
《地久天长》(2019)
4.7
127127 ratings
主播打分:
刘三解(前凤凰网历史频道主编,《地久天长》等8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7分
“这片和《地久天长》没啥可比性,反倒片子里的‘绝育思维’和《流浪地球》原著的思想如出一辙,纳粹和刘慈欣都是秉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观,是绝对法西斯的。”
橘园(曾留学德国的电影从业者):8分
“导演参考了著名德国当代艺术家的前半生经历来创作剧本,尽可能完整展示了艺术家本人的心路历程,但不得不说:原型人物在影片上映后表示了抗议。”
效愚(本期控场,《魅影缝匠》嘉宾):6.5分;
“导演‘要事件不要情绪’的做法太过流畅轻快,这让男主角的艺术家设定完全丧失说服力——在一道深刻的伤疤面前,他显得过分健康,过分快乐,过分地善于遗忘。”
《无主之作》平均分:约7.2分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
开场曲目:(Max Richter);
第16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第3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3分半-第6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6分钟-第40分钟:三位主播都先谈《无主之作》“亮点”(涉及剧透):
1、嘉宾“刘三解”认为本片平静地展现了一段大跨度时间里的历史苦难,观感流畅,导演有意地将男主角设计成“在两种制度下都游刃有余的艺术家”,这对当今的中国社会仍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2、嘉宾“橘园”认为本片完整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反情节高潮处理高明,电影在改编原型人物之余,也充分展示了数位当代德国现代艺术家的面貌,另外本片对于历史细节的还原展示也是准确而真实的;
3、效愚认为本片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推动有序,向对当代艺术怀有好奇心的观众做了引导性的展示,电影对反派医生的塑造也比较立体多面;结构上按重要事件将全片分为三个章节更是增强了可看性;
1、刘三解认为本片太长,缺乏震撼人心的事件节点,人物塑造标签化扁平化,损失了多样性,作为大跨度背景下的片子,本片在展示不同时段下的状态时没有明显区分,缺乏历史纵深感;
2、橘园认为本片流露出一种类似剧集的“电视电影”气质,导演所赞成的“真实即艺术”的观点非常过时,全片也缺乏一种史诗感,相较高起点的前作《窃听风暴》而言实在不够惊艳;
3、效愚以“医生和助教”的婚外情为例,认为本片在人物性格塑造上流于表面,视听语言缺乏新意,反套路设置打碎了观众的观影快感,而相对圆满的结局更是一种《地久天长》式的怀柔;
第1小时7分钟-尾声:外延环节:
1、简述导演多纳斯马前作《窃听风暴》及《致命伴旅》;
2、主播详聊类似题材影片《四月三周两天》,谈“为什么《四月三周两天》碾压《窃听风暴》”;
尾声曲目:(Max Richter);
影片《无主之作》(Werk ohne Autor)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铁皮鼓》(1979)
《契卡》(1992)
《何处是我家》(2001)
《窃听风暴》(2006)
《四月三周两天》(2007)
《最后的舞者》(即主播提及“毛的最后舞者”,2009)
《白丝带》(2009)
《致命伴旅》(2010)
《女性瘾者》(2013)
《索尔之子》(2015)
《国家反抗者弗里茨·鲍尔》(2015)
《博伊斯》(2017)
《盛夏》(2018)
《冷战》(2018)
《沉默的教室》(2018)
《地久天长》(2019)
414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438 Listeners
61 Listeners
92 Listeners
238 Listeners
149 Listeners
444 Listeners
1,024 Listeners
198 Listeners
35 Listeners
75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1,099 Listeners
45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