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播打分:
蒋方舟:8分,作家
我看完就觉得,两个人的感情真的禁不起那么多观众。尤其法庭那一场,很像一个热点事件的发酵过程:吃瓜群众能通过一笔转账、一段对话甚至一个表情包就轻易去判定别人的私生活……可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的婚姻能禁得起这样的审视呢?说极端一点,两个人的交往如果真的全程完美无瑕,反而才是最不真实的吧。
萝贝贝:7.5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少年的你》等2期嘉宾
这部电影看似是男女一碗水端平,但其实还是不太公平的。且不说在这段婚姻之中,男方有着明显的出轨过错,而且全片导演也更偏重于展现男方的感受。哪怕对于双方都有的崩溃时刻,导演也更着墨去展现男方割腕那场戏的前前后后,但女方的崩溃时刻恐怕早在她提出分手前吧,导演拍了吗?
波米:6分
美国有钱人的一次撒娇吧。女主角完成独立的一切前提都只在于她是个成功人士,不然她连那位强悍女律师的电话都拿不到。两位主角都请着最牛逼的律师,调动了上层人士才享有的那些资源替自己争取权益,电影却一个反手就把司法体系处理为一种对于二人感情余温进行摧毁的冰冷存在。那场大型庭辩戏之后,法官指了指法庭后排那些没钱请好律师的民众,你知道吗,这就是《寄生虫》的楼上楼下。
《婚姻故事》平均分:约7.2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在婚姻问题的呈现视角上,影片是否重男轻女?
2)对比《金智英》等片,本片的婚姻问题严重性是否不值一提?
3)影片是否有一种精英女权主义的倾向?
4)司法体系在片中是以怎样一种形象被呈现的?
5)影片是爱情片还是家庭片?
6)本片和《芬妮与亚历山大》具备可比性吗?
孩子的视角在哪里?
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是否触碰了“娜拉走后怎样”的经典命题?
2)电影在展现男主角“控制狂倾向”时有哪些妙笔?
3)片中的强悍女律师真的是女主角的朋友吗?
4)两位主角的表演是否都是各自生涯的最佳表演?
5)对比《爱乐之城》,本片对事业与爱情关系的思考上是否更加充分?
以上外延环节的话题是:
1)为什么说《克莱默夫妇》更适合当下中国的语境?
2)《克莱默夫妇》的社会议题展现比本片要好在哪里?
3)《革命之路》对婚姻制度的批判是更彻底的吗?
4)从《鱿鱼和鲸》到《弗兰西丝·哈》,鲍姆巴赫电影的大体特点是什么?
开场曲:(Randy Newman);
结束曲:(Randy Newman);
影片《婚姻故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Marriage Story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灵欲春宵》(1966)
《婚姻生活》(1973)
《克莱默夫妇》(1979)
《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
《窈窕淑男》(1982)
《鱿鱼和鲸》(2005)
《断臂山》(2005)
《革命之路》(2008)
《格林伯格》(2010)
《一夜迷情》(2010)
《一次别离》(2011)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2011)
《弗兰西丝·哈》(2012)
《八恶人》(2015)
《比海更深》(2016)
《爱乐之城》(2016)
《后来的我们》(2018)
《找到你》(2018)
《82年出生的金智英》(2019)
《小妇人》(2019)
4.7
127127 ratings
主播打分:
蒋方舟:8分,作家
我看完就觉得,两个人的感情真的禁不起那么多观众。尤其法庭那一场,很像一个热点事件的发酵过程:吃瓜群众能通过一笔转账、一段对话甚至一个表情包就轻易去判定别人的私生活……可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的婚姻能禁得起这样的审视呢?说极端一点,两个人的交往如果真的全程完美无瑕,反而才是最不真实的吧。
萝贝贝:7.5分,公号“萝严肃”创始人,《少年的你》等2期嘉宾
这部电影看似是男女一碗水端平,但其实还是不太公平的。且不说在这段婚姻之中,男方有着明显的出轨过错,而且全片导演也更偏重于展现男方的感受。哪怕对于双方都有的崩溃时刻,导演也更着墨去展现男方割腕那场戏的前前后后,但女方的崩溃时刻恐怕早在她提出分手前吧,导演拍了吗?
波米:6分
美国有钱人的一次撒娇吧。女主角完成独立的一切前提都只在于她是个成功人士,不然她连那位强悍女律师的电话都拿不到。两位主角都请着最牛逼的律师,调动了上层人士才享有的那些资源替自己争取权益,电影却一个反手就把司法体系处理为一种对于二人感情余温进行摧毁的冰冷存在。那场大型庭辩戏之后,法官指了指法庭后排那些没钱请好律师的民众,你知道吗,这就是《寄生虫》的楼上楼下。
《婚姻故事》平均分:约7.2分
节目流程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以上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在婚姻问题的呈现视角上,影片是否重男轻女?
2)对比《金智英》等片,本片的婚姻问题严重性是否不值一提?
3)影片是否有一种精英女权主义的倾向?
4)司法体系在片中是以怎样一种形象被呈现的?
5)影片是爱情片还是家庭片?
6)本片和《芬妮与亚历山大》具备可比性吗?
孩子的视角在哪里?
以上优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是否触碰了“娜拉走后怎样”的经典命题?
2)电影在展现男主角“控制狂倾向”时有哪些妙笔?
3)片中的强悍女律师真的是女主角的朋友吗?
4)两位主角的表演是否都是各自生涯的最佳表演?
5)对比《爱乐之城》,本片对事业与爱情关系的思考上是否更加充分?
以上外延环节的话题是:
1)为什么说《克莱默夫妇》更适合当下中国的语境?
2)《克莱默夫妇》的社会议题展现比本片要好在哪里?
3)《革命之路》对婚姻制度的批判是更彻底的吗?
4)从《鱿鱼和鲸》到《弗兰西丝·哈》,鲍姆巴赫电影的大体特点是什么?
开场曲:(Randy Newman);
结束曲:(Randy Newman);
影片《婚姻故事》重要信息:
本片北美分级:R级;
本片原名:Marriage Story
本期节目重点提及的电影片单:
《灵欲春宵》(1966)
《婚姻生活》(1973)
《克莱默夫妇》(1979)
《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
《窈窕淑男》(1982)
《鱿鱼和鲸》(2005)
《断臂山》(2005)
《革命之路》(2008)
《格林伯格》(2010)
《一夜迷情》(2010)
《一次别离》(2011)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2011)
《弗兰西丝·哈》(2012)
《八恶人》(2015)
《比海更深》(2016)
《爱乐之城》(2016)
《后来的我们》(2018)
《找到你》(2018)
《82年出生的金智英》(2019)
《小妇人》(2019)
414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438 Listeners
61 Listeners
92 Listeners
238 Listeners
149 Listeners
444 Listeners
1,024 Listeners
197 Listeners
34 Listeners
75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1,103 Listeners
45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