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播打分:
刘三解:8分
《灰猎犬号》等11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克格勃开枪的时候,本来置身事外的女主角看到路边的一只狗在喂奶,想起自己就是这狗,自己也有崽子,才跑到大街上,顶着子弹去找女儿,这是一种“疯”。可疯也就这么一天,第二天还要拎包上班、签保密协议,然后闷了喝喝酒,吐槽一句:要是斯大林还在,就好了。
杨超:7分
《长江图》导演,《芝加哥七君子》等15期嘉宾
坟地那场戏,电影突然用了一个长焦镜头跟拍女主角的哭泣,一下子打破了之前一切固定机位的摄影方式,让你一下子明白之前极为克制甚至是寡淡的风格究竟在铺垫什么。而电影后半段接二连三的反转,也都传递出极为精准的政治惊悚感。
波米:7.5分
当我们还在《小说家》《拆弹2》里费劲巴拉找隐喻的时候,它把惨案的一切都拍给你了,你不看吗?放在春节档,这电影应该能打200分吧。如果今年只能推荐一部片,就是这部,《沙丘》也没这么重要。有些电影是值得以冒风险的方式进行推荐的,或者说,如果有一天被允许聊的电影只剩下春节档,那这个节目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47:06;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女主角的人物设定精确在哪儿?
2)寻亲戏的一波三折代表着什么?
3)片中事件的距离感为何如此之近?
4)该事件在苏联有何特殊性?
5)影片如何反用“蒙太奇学派”美学?
6)“袜子”一类道具如何制造多义性?
7)影片前半段叙事效率极高?
8)影片后半段更贴近“黑色电影”?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如何理解影片结尾?神迹还是阴谋?
2)与美剧《切尔诺贝利》相比,孰优孰劣?
3)对外国观众而言,事件信息量不足?
4)影片是否前后断裂?
5)“宗教是解药”的结论是否有失偏颇?
6)为何俄罗斯文化部愿意出资“自黑”?
以上外延话题谈到:
1)“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的发生背景;
2)类似事件的诱因与结果;
3)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比较;
开场曲:<Песня о тревожной молодости>(Стас Пьеха);
结束曲:(Peyman Yazdanian);
影片《亲爱的同志》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Дорогие товарищи
后期:思源/波米;
本期片目
《罢工》(1925)
《战舰波将金号》(1925)
《处女泉》(1960)
《伊万的童年》(1962)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
《罪恶之城》(2005)
《颐和园》(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卡廷惨案》(2007)
《白日焰火》(2014)
《凛冬烈火》(2015)
《战争天堂》(2016)
《尊敬的W》(妖僧志,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沉默的教室》(2018)
《黑色党徒》(2018)
《好莱坞往事》(2019)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2020)
《你好,李焕英》(2021)
4.7
127127 ratings
主播打分:
刘三解:8分
《灰猎犬号》等11期嘉宾,公号“刘三解freestyle”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克格勃开枪的时候,本来置身事外的女主角看到路边的一只狗在喂奶,想起自己就是这狗,自己也有崽子,才跑到大街上,顶着子弹去找女儿,这是一种“疯”。可疯也就这么一天,第二天还要拎包上班、签保密协议,然后闷了喝喝酒,吐槽一句:要是斯大林还在,就好了。
杨超:7分
《长江图》导演,《芝加哥七君子》等15期嘉宾
坟地那场戏,电影突然用了一个长焦镜头跟拍女主角的哭泣,一下子打破了之前一切固定机位的摄影方式,让你一下子明白之前极为克制甚至是寡淡的风格究竟在铺垫什么。而电影后半段接二连三的反转,也都传递出极为精准的政治惊悚感。
波米:7.5分
当我们还在《小说家》《拆弹2》里费劲巴拉找隐喻的时候,它把惨案的一切都拍给你了,你不看吗?放在春节档,这电影应该能打200分吧。如果今年只能推荐一部片,就是这部,《沙丘》也没这么重要。有些电影是值得以冒风险的方式进行推荐的,或者说,如果有一天被允许聊的电影只剩下春节档,那这个节目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节目流程
节目总时长:01:47:06;
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影片信息介绍;
2)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
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女主角的人物设定精确在哪儿?
2)寻亲戏的一波三折代表着什么?
3)片中事件的距离感为何如此之近?
4)该事件在苏联有何特殊性?
5)影片如何反用“蒙太奇学派”美学?
6)“袜子”一类道具如何制造多义性?
7)影片前半段叙事效率极高?
8)影片后半段更贴近“黑色电影”?
缺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如何理解影片结尾?神迹还是阴谋?
2)与美剧《切尔诺贝利》相比,孰优孰劣?
3)对外国观众而言,事件信息量不足?
4)影片是否前后断裂?
5)“宗教是解药”的结论是否有失偏颇?
6)为何俄罗斯文化部愿意出资“自黑”?
以上外延话题谈到:
1)“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的发生背景;
2)类似事件的诱因与结果;
3)与“切尔诺贝利事件”的比较;
开场曲:<Песня о тревожной молодости>(Стас Пьеха);
结束曲:(Peyman Yazdanian);
影片《亲爱的同志》重要信息:
本片推断分级:R级;
本片原名为:Дорогие товарищи
后期:思源/波米;
本期片目
《罢工》(1925)
《战舰波将金号》(1925)
《处女泉》(1960)
《伊万的童年》(1962)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
《罪恶之城》(2005)
《颐和园》(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卡廷惨案》(2007)
《白日焰火》(2014)
《凛冬烈火》(2015)
《战争天堂》(2016)
《尊敬的W》(妖僧志,2017)
《三块广告牌》(2017)
《沉默的教室》(2018)
《黑色党徒》(2018)
《好莱坞往事》(2019)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2020)
《你好,李焕英》(2021)
414 Listeners
230 Listeners
438 Listeners
61 Listeners
92 Listeners
238 Listeners
149 Listeners
444 Listeners
1,024 Listeners
197 Listeners
34 Listeners
75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1,102 Listeners
45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