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闲聊大厂们的投资。来自塞北巴菲特。2024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宣布以74亿元甩卖了银泰,不算资金成本五年净亏93亿。对百度投资的印象是投一个黄一个,糯米、蜜芽、外卖、齐家、极越等等,阿里投资则是投一个亏一个,最典型的是六百多亿买的饿了么,当年还与美团外卖两分天下,现在连美团的尾灯都看不见了。其他巨亏的有高鑫零售、苏宁易购、盒马、优酷、土豆、十荟团、影业、o f o等。为什么百度和阿里主营业务外投资的新业务这么拉胯?我觉得与公司领导的个性密不可分。李总长于I T技术但弱在精细化管理,不愿意躬下身子干脏活累活。早年糯米和外卖被美团的狼性文化打得找不着北。现在的极越制造交给了吉利,管理找了个C E O负责,当雷军、余大嘴们卖力吆喝汽车时,投资了上百亿的李总从来没见吆喝过极越,以至于企业倒闭时好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么个品牌。马总战略格局高境界高,但投资上确有些“仙”了,甚至有点任性玩票的意思。记得有次论坛,雷总聊小米手机怎么怎么好,马总来了句“空气不好做手机有什么用”。投资恒大足球队时是跟许总喝了顿大酒,聊了15分钟,就把12亿投出去了,当然后来也全部打水漂了。喜欢电影,华谊光线优酷土豆投了个遍。电商做到老大后发觉自己缺少线下零售,银泰大润发苏宁三江新华都全部拿下。总之是地主家余粮足,爱怎么买就怎么买。反观腾讯和小米,投资上成功率高,赚的也是盆满钵满。两者的投资思路非常清晰严谨。腾讯主投高流量的平台型公司,像美团、滴滴、京东、拼多多、58、摩拜等,这类公司做起来后市场空间巨大天花板巨高,加上腾讯的九宫格赋能,收益可想而知。小米投资则主要围绕自身的生态链企业和科技互联网公司,也是公司在产销上全面赋能,从中小企业做到上市后逐步退出。相比较于百度投资后的粗放管理和阿里投资的随意任性,腾讯和小米投资的成功可以归功于三点:一是投资方向明确,寻找市场空间大,发展趋势向上,与自身能力契合度高的企业。二是财务上的谨慎,投资估值合理。经常看到腾讯在投资一个企业前不仅要全面尽调,还与被投公司在估值上反复拉扯。小米干脆是经常投一些行业内有潜力的初创小公司。三是投资后全面赋能,在产品研发流量渠道财务上全面支持和跟进,让被投公司更快的做大。那么看大厂的投资行为对我们小投资者们有借鉴作用吗?我觉得是有点,参考腾讯小米投资。首先我们买股票时也要寻找市场空间大潜力大,与时代潮流相符发展趋势向上的公司和行业。第二,在投资上一定要谨慎,力所能及的多研究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有些人说只要买了好公司就不在乎估值和买入点,时间长了肯定能挣钱,我不这样认为。任何公司都要经历初创发展成熟衰退周期,你觉得的好公司它也是有天花板的,有可能盛极而衰的,给予它们过高的估值不仅透支未来甚至会再没机会返回高点。比如说三万亿时的茅台,公司再好它也是一个酒厂,市场就那么大,你能指望它到四万亿五万亿吗?另外最忌讳的是有些人不懂公司不懂估值,只是看公司K线涨的好,就觉得这公司好,甚至会迷信虔诚。像之前的中免和东方甄选,股价连续暴涨后,一些技术分析投资者变得过于狂热,甄选一个抖音直播间快被说成超级巨头了,A P P这种不切实际的方向认为能发展起来,还叫板抖音,比肩山姆。现在这种现象又出现在了泡泡玛特上,技术分析投资者一般比较感性不够理性,比较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如果长期不纠正的话投资收益会比较惨……除了对公司基本面和估值的研究,我觉得多找两类公司也可能带来高收益,一是困境反转公司,比如当年段永平在网易低谷时抄底,当然做这类公司的前提是你要能判断公司大概率能反转,不然盲目买入可能鸡飞蛋打。二是寻找有可能跨越式增长的公司和行业。比如小米新增了汽车这个大业务,电动汽车的快速渗透带动了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跨越式销售等等。最后总结一下,投资这个事门槛比较低,但做好比较难,要明确自己的投资思路和方法,建议做价值投资,多学习研究,有纪律的理性操作。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心理修行,投资像打猎,找准机会再出击,不然可能你没打着猎物,反被猎物吃了。
3.9
2121 rating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闲聊大厂们的投资。来自塞北巴菲特。2024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宣布以74亿元甩卖了银泰,不算资金成本五年净亏93亿。对百度投资的印象是投一个黄一个,糯米、蜜芽、外卖、齐家、极越等等,阿里投资则是投一个亏一个,最典型的是六百多亿买的饿了么,当年还与美团外卖两分天下,现在连美团的尾灯都看不见了。其他巨亏的有高鑫零售、苏宁易购、盒马、优酷、土豆、十荟团、影业、o f o等。为什么百度和阿里主营业务外投资的新业务这么拉胯?我觉得与公司领导的个性密不可分。李总长于I T技术但弱在精细化管理,不愿意躬下身子干脏活累活。早年糯米和外卖被美团的狼性文化打得找不着北。现在的极越制造交给了吉利,管理找了个C E O负责,当雷军、余大嘴们卖力吆喝汽车时,投资了上百亿的李总从来没见吆喝过极越,以至于企业倒闭时好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么个品牌。马总战略格局高境界高,但投资上确有些“仙”了,甚至有点任性玩票的意思。记得有次论坛,雷总聊小米手机怎么怎么好,马总来了句“空气不好做手机有什么用”。投资恒大足球队时是跟许总喝了顿大酒,聊了15分钟,就把12亿投出去了,当然后来也全部打水漂了。喜欢电影,华谊光线优酷土豆投了个遍。电商做到老大后发觉自己缺少线下零售,银泰大润发苏宁三江新华都全部拿下。总之是地主家余粮足,爱怎么买就怎么买。反观腾讯和小米,投资上成功率高,赚的也是盆满钵满。两者的投资思路非常清晰严谨。腾讯主投高流量的平台型公司,像美团、滴滴、京东、拼多多、58、摩拜等,这类公司做起来后市场空间巨大天花板巨高,加上腾讯的九宫格赋能,收益可想而知。小米投资则主要围绕自身的生态链企业和科技互联网公司,也是公司在产销上全面赋能,从中小企业做到上市后逐步退出。相比较于百度投资后的粗放管理和阿里投资的随意任性,腾讯和小米投资的成功可以归功于三点:一是投资方向明确,寻找市场空间大,发展趋势向上,与自身能力契合度高的企业。二是财务上的谨慎,投资估值合理。经常看到腾讯在投资一个企业前不仅要全面尽调,还与被投公司在估值上反复拉扯。小米干脆是经常投一些行业内有潜力的初创小公司。三是投资后全面赋能,在产品研发流量渠道财务上全面支持和跟进,让被投公司更快的做大。那么看大厂的投资行为对我们小投资者们有借鉴作用吗?我觉得是有点,参考腾讯小米投资。首先我们买股票时也要寻找市场空间大潜力大,与时代潮流相符发展趋势向上的公司和行业。第二,在投资上一定要谨慎,力所能及的多研究公司基本面和估值。有些人说只要买了好公司就不在乎估值和买入点,时间长了肯定能挣钱,我不这样认为。任何公司都要经历初创发展成熟衰退周期,你觉得的好公司它也是有天花板的,有可能盛极而衰的,给予它们过高的估值不仅透支未来甚至会再没机会返回高点。比如说三万亿时的茅台,公司再好它也是一个酒厂,市场就那么大,你能指望它到四万亿五万亿吗?另外最忌讳的是有些人不懂公司不懂估值,只是看公司K线涨的好,就觉得这公司好,甚至会迷信虔诚。像之前的中免和东方甄选,股价连续暴涨后,一些技术分析投资者变得过于狂热,甄选一个抖音直播间快被说成超级巨头了,A P P这种不切实际的方向认为能发展起来,还叫板抖音,比肩山姆。现在这种现象又出现在了泡泡玛特上,技术分析投资者一般比较感性不够理性,比较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如果长期不纠正的话投资收益会比较惨……除了对公司基本面和估值的研究,我觉得多找两类公司也可能带来高收益,一是困境反转公司,比如当年段永平在网易低谷时抄底,当然做这类公司的前提是你要能判断公司大概率能反转,不然盲目买入可能鸡飞蛋打。二是寻找有可能跨越式增长的公司和行业。比如小米新增了汽车这个大业务,电动汽车的快速渗透带动了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跨越式销售等等。最后总结一下,投资这个事门槛比较低,但做好比较难,要明确自己的投资思路和方法,建议做价值投资,多学习研究,有纪律的理性操作。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心理修行,投资像打猎,找准机会再出击,不然可能你没打着猎物,反被猎物吃了。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7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 Listeners
13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7 Listeners
5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