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险资频频举牌背后,保险投资逻辑的三次变迁!来自驰骋股道。今年以来,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越来越频繁。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今年险资已经对十八家公司进行了举牌,举牌上市公司数量和举牌次数均创2021年以来新高。截至三季末,
超过四十七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险资的身影。其中,长城人寿和瑞众人寿举牌动作最为频繁,长城人寿今年举牌了无锡银行、城发环境、江南水务、赣粤高速、绿色动力环保等公司,瑞众人寿则举牌了龙源电力、中国中免等。从险资举牌的策略看,明显向防御、高股息资产倾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这一轮举牌潮里,低估值的港股增配明显,十八家被举牌公司中,过半为股息表现更好的H股公司。例如本轮太保举牌的中远海能H股,截至12月9日股息率分别为9.92%,但同期A股仅为1.84%。这和我之前看好港股的逻辑类似。二是,从举牌的和重仓流通股的情况来看,运输、银行、房地产、建筑、公用事业等行业最受险企青睐。十八只标的中,近半数标的截至12月9日股息率维持在4%以上,其中绿色动力为7.99%、安徽皖通为6.75%、华电国际为6.64%。回顾过去十年,算上这次,险资总共有三次大规模的举牌潮。第一次是2015年,那时候中小险企将万能险作为快速提升保费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低成本”融资工具,以达成获取市场份额的目的,随后在监管规范后迅速落下帷幕。第二次是在2020年,由头部险企主导,最大动因却是为应对会计准则调整的需要。
那这次险资频频举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之前有很多险企负责人公开说过,当下举牌,一是亟需在长端利率趋势下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增厚收益;二是切入新会计准则后需要平滑业绩,同时拉长资产久期、满足资产负债匹配需求。展开来说,在无风险利率不断走低的情况下,险企需要应对利差损的压力,权益资产尤其是高股息的红利资产成为险资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当下市场有大把高于5%股息率的标的,配置性价比高,能够有效缓冲净投资收益的下降幅度;同时,考虑到当下市场预期未来经济悲观,权益资产本身存在着因为放水与刺激预期而估值修复的预期。另一方面,在新金融工具准则计量下,
举牌即持股超过5%的投资就可以对上市公司施加影响,有望计入其他权益工具(F V O C I权益工具)甚至在险企派驻董事之后可将该笔投资列入长期股权投资,利于险企夯实权益投资的稳定收益贡献。
当然,险资对股市的增持,也符合当下国家扶持耐心资本的政策导向。某种程度上说,险资的投资逻辑越来越接近耐心资本了。本轮险资举牌主要倾向质地优良、业绩稳定的公司,体现险资对长期投资理念的践行以及作为耐心资本作用的发挥。
回过头来看,这何尝不是保险企业投资逻辑升级的一种体现。
3.9
2121 rating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险资频频举牌背后,保险投资逻辑的三次变迁!来自驰骋股道。今年以来,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越来越频繁。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今年险资已经对十八家公司进行了举牌,举牌上市公司数量和举牌次数均创2021年以来新高。截至三季末,
超过四十七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险资的身影。其中,长城人寿和瑞众人寿举牌动作最为频繁,长城人寿今年举牌了无锡银行、城发环境、江南水务、赣粤高速、绿色动力环保等公司,瑞众人寿则举牌了龙源电力、中国中免等。从险资举牌的策略看,明显向防御、高股息资产倾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这一轮举牌潮里,低估值的港股增配明显,十八家被举牌公司中,过半为股息表现更好的H股公司。例如本轮太保举牌的中远海能H股,截至12月9日股息率分别为9.92%,但同期A股仅为1.84%。这和我之前看好港股的逻辑类似。二是,从举牌的和重仓流通股的情况来看,运输、银行、房地产、建筑、公用事业等行业最受险企青睐。十八只标的中,近半数标的截至12月9日股息率维持在4%以上,其中绿色动力为7.99%、安徽皖通为6.75%、华电国际为6.64%。回顾过去十年,算上这次,险资总共有三次大规模的举牌潮。第一次是2015年,那时候中小险企将万能险作为快速提升保费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低成本”融资工具,以达成获取市场份额的目的,随后在监管规范后迅速落下帷幕。第二次是在2020年,由头部险企主导,最大动因却是为应对会计准则调整的需要。
那这次险资频频举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之前有很多险企负责人公开说过,当下举牌,一是亟需在长端利率趋势下提高权益投资比例、增厚收益;二是切入新会计准则后需要平滑业绩,同时拉长资产久期、满足资产负债匹配需求。展开来说,在无风险利率不断走低的情况下,险企需要应对利差损的压力,权益资产尤其是高股息的红利资产成为险资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当下市场有大把高于5%股息率的标的,配置性价比高,能够有效缓冲净投资收益的下降幅度;同时,考虑到当下市场预期未来经济悲观,权益资产本身存在着因为放水与刺激预期而估值修复的预期。另一方面,在新金融工具准则计量下,
举牌即持股超过5%的投资就可以对上市公司施加影响,有望计入其他权益工具(F V O C I权益工具)甚至在险企派驻董事之后可将该笔投资列入长期股权投资,利于险企夯实权益投资的稳定收益贡献。
当然,险资对股市的增持,也符合当下国家扶持耐心资本的政策导向。某种程度上说,险资的投资逻辑越来越接近耐心资本了。本轮险资举牌主要倾向质地优良、业绩稳定的公司,体现险资对长期投资理念的践行以及作为耐心资本作用的发挥。
回过头来看,这何尝不是保险企业投资逻辑升级的一种体现。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7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 Listeners
13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7 Listeners
5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