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
教
你如何拿捏跨年行情!来自拾三圆。临近岁末,又迎来了万众瞩目的跨年行情。跨年行情往往是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的协同发力,如今中央经济会议定调积极,经济数据改善,并且自924行情以来,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也让投资者对本轮的跨年行情十分期待。但跨年行情的影响因素众多,政策的落地和起效都需要时间,加上特朗普上台后的海外关税政策风险等,市场依旧有着较高的不确定性。
而从历次跨年行情来看,基本上呈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特征,市场风格会出现明显切换,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少不了面临一定的波动。此时,能够同时价值和成长两种风格,且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哑铃策略,成了当下市场得以两全的妙计。
一、两头通吃的哑铃策略为什么需要哑铃策略?身在A股,没有人能躲得过大起大落、风格轮动,这几乎已经成了A股股民的必修课。以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避险,现在低波动与高收益并举,不想缺席市场的每一次上涨。这种既要又要的感觉十分熟悉,不就是哑铃策略吗?
什么是哑铃策略?哑铃策略顾名思义,就像举重用的哑铃一样,将投资的重点分别放在了防御和进攻两端,通过利用两种风格的低相关性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均衡。譬如我们常见的股债均衡配置。一方面配置确定性较高的低风险标的,例如国债、
银行理财产品、大额存单、货基和纯债基金等,这类波动较小,适合作为底仓配置。另一方面配置高弹性、高波动品种,常见的像一些中小盘风格宽基指数基金,或者是一些高成长性的赛道型基金。哑铃策略的优势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反脆弱性。近年来A股遭遇的黑天鹅事件并不算少,例如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哑铃策略因为不会把筹码押注在单一方向上,在市场波动较大,或者是不确定性较高的时候依旧能够行之有效。通过“两头押注、做个滑头”,有效降低单一风险的冲击。其次是普适性。哑铃策略非常适配缺乏明确主线,并且行业轮动速度较快的市场,当市场整体估值偏低,很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行业,往往会迎来一些结构性行情。譬如2023年以来,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以计算机、通信、传媒为代表的TMT板块大放异彩,而在“低利率+资产荒”的环境下,高股息红利股受到了大家的追捧,组成了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哑铃策略。并且哑铃策略允许投资者在不同资产类别、
行业以及地区之间进行配置,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来定制专属自己的投资组合。在市场发生变动时,也能通过调整两类资产的比例来控制风险,维持组合的平稳运行。
然后是永不放弃进攻性。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中,有一条叫作“永远在自己的投资中保持对高风险的小额追逐”,正是哑铃策略的另一种诠释。通过低仓位配置一些高弹性资产,即便亏损也只是5%、10%,但是倘若选对,就能获得巨大回报。而且因为有了稳健资产在组合中充当安全垫,即便是在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以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你也是敢于通过高弹性资产来博收益。二、哑铃策略实战方案
方案A:积极进取型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愿意通过承担适度波动来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配置建议
守正端——A500 ETF它同时兼顾大盘蓝筹和新兴成长,市场覆盖广泛、风险分散,因为超配新质生产力板块,在近期行情中也展现出了较好的弹性,并且拥有较强的分红属性,能较好平衡进攻与防守。
出奇端——科创100 ETF
科技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支持我国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一系列政策。科创板公司本身也有着较高的研发投入,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科创板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累计投入超780亿元,研发强度在全市场各板块中保持领先。而科创100指数兼具“硬科技”和“小而美”的特质,相较于科创50,有着更高的成长性和弹性。方案B:稳健为上型适合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相对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配置建议
守正端——A50 E T F 基金它的行业分布广,指数本身就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并且成分股多为各行业龙头,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稳定的盈利能力,拥有较高的股息率,能够稳定分红。从长期来看,中证A50的表现也比较稳定,从2015至今近10年中,有8年跑赢沪深300,在熊市或震荡市中几乎紧跟大盘,而在上涨的年份中,相较于沪深300有明显的超额获取能力。出奇端——双创50 ETF它涵盖了科创板和创业板中的优质资产,一次性打包A股中的科技创新龙头公司。同时覆盖了电子、新能源、医药生物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既保有了较高的成长性和弹性,由于行业分布相对均衡,同时也分散了风险。组合回测
由于中证A50指数今年初才发布,基金成立较晚,我们就用指数来代替。以中证A50指数与科创创业50指数作为标的,按照60%和40%的比例进行配置。
在近一年大开大合、轮动飞快的行情里面,通过哑铃策略还是能跑出一定的超额。相比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大幅跑赢,与沪深300比亦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持有体验上,应该也好不少。首先,不用在核心资产和高成长类资产阶段性行情中焦虑,因为在组合中同时拥有两类资产,谁涨都不亏。其次,从结果来看,最大回撤相比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小了许多,夏普率和卡玛率都有了明显提升。三、哑铃策略里的再平衡哑铃策略其实是一种极具灵活性,且适应能力很强的策略。在建立初始配置时,根据个人风险偏好选择合适方案。比如上面两个方案,在组合创建时设定好守正端和出奇端的配置比例。- 稳进为上型建议比例:守正70%:出奇30%- 积极进取型建议比例:守正60%:出奇40%
为什么要再平衡?更重要的是使用哑铃策略以后,并不意味着你买入后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后续还有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再平衡。
市场一直在变化,组合投入运行后,内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偏离初始的资产配置计划。通过再平衡,我们可以维持原定的风险收益特征。当两端资产中的其中一端出现变化时,通过纪律性地“低买高卖”,来减少情绪化的投资行为,同时也能避免投资组合在市场变化中过度集中在某一类资产上。那么怎么样再平衡?我们以60%守正+40%出奇的配置为例,假设初始投资是60元守正资产+40元出奇资产。随着市场大涨,组合变成了50元守正资产+70元出奇资产。此时,为了使得组合回到初始配置比例,我们需要通过再平衡策略来进行调整,卖出22元出奇资产,买入22元守正资产。最终投资组合恢复到72元守正(60%)+ 48元出奇(40%)。那什么情况下会触发再平衡的操作呢?一般有两种观察方式:第一,配置比例偏离初始设定的阈值
(如5%、10%);第二,固定频率检查(如每季度、每半年)
四、用好哑铃策略需牢记在执行哑铃策略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会面临各种挑战和疑惑。这里我们再给大家画个重点,更好地让这一策略发光发热。首先,策略执行需要过硬的纪律性。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策略定力并不容易。当看到进攻端资产快速上涨时,很多投资者会产生追加投资的冲动;而在市场下跌时,又可能因为恐慌而放弃原有的配置计划。这些都是对策略纪律的违背。记住,哑铃策略的精髓在于通过不同风格资产的此消彼长来平衡风险,而不是追逐短期热点。建议您提前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包括具体的配置比例、再平衡条件等,并严格遵守。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这份计划将是您最好的“指南针”。其次,市场环境变化需要及时关注。虽然哑铃策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市场变化置之不理。近两年A股市场的变化就很能说明问题。以2023年为例,在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下,TMT板块表现亮眼,而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也受到追捧。这种市场风格的转换可能需要我们适当调整两端的具体产品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市场环境的关注不是为了频繁调整,而是为了更好地优化组合的防御端和进攻端配置。建议重点关注可能影响长期走势的宏观政策变化,而不是短期市场波动。
最后,投资心态需要长期培养。哑铃策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它需要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和耐心。特别是当某一端表现出色时,更要克制住追加投资的冲动;而当某一端表现不佳时,也不要轻易否定策略的有效性。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难的可能不是制定策略,而是在市场波动中坚持策略。建议您从小规模资金开始实践,在实操中逐步积累经验,培养正确的投资心态。要始终记住,哑铃策略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长期的风险收益特征,而不是短期的收益表现。总的来说,哑铃策略的成功实施需要投资者在纪律性执行、市场环境判断和心态管理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只有这些关键要素都做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出哑铃策略的优势,帮助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获得稳健的投资收益。
3.9
2121 rating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
教
你如何拿捏跨年行情!来自拾三圆。临近岁末,又迎来了万众瞩目的跨年行情。跨年行情往往是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的协同发力,如今中央经济会议定调积极,经济数据改善,并且自924行情以来,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也让投资者对本轮的跨年行情十分期待。但跨年行情的影响因素众多,政策的落地和起效都需要时间,加上特朗普上台后的海外关税政策风险等,市场依旧有着较高的不确定性。
而从历次跨年行情来看,基本上呈现“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特征,市场风格会出现明显切换,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少不了面临一定的波动。此时,能够同时价值和成长两种风格,且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哑铃策略,成了当下市场得以两全的妙计。
一、两头通吃的哑铃策略为什么需要哑铃策略?身在A股,没有人能躲得过大起大落、风格轮动,这几乎已经成了A股股民的必修课。以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避险,现在低波动与高收益并举,不想缺席市场的每一次上涨。这种既要又要的感觉十分熟悉,不就是哑铃策略吗?
什么是哑铃策略?哑铃策略顾名思义,就像举重用的哑铃一样,将投资的重点分别放在了防御和进攻两端,通过利用两种风格的低相关性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均衡。譬如我们常见的股债均衡配置。一方面配置确定性较高的低风险标的,例如国债、
银行理财产品、大额存单、货基和纯债基金等,这类波动较小,适合作为底仓配置。另一方面配置高弹性、高波动品种,常见的像一些中小盘风格宽基指数基金,或者是一些高成长性的赛道型基金。哑铃策略的优势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反脆弱性。近年来A股遭遇的黑天鹅事件并不算少,例如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哑铃策略因为不会把筹码押注在单一方向上,在市场波动较大,或者是不确定性较高的时候依旧能够行之有效。通过“两头押注、做个滑头”,有效降低单一风险的冲击。其次是普适性。哑铃策略非常适配缺乏明确主线,并且行业轮动速度较快的市场,当市场整体估值偏低,很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行业,往往会迎来一些结构性行情。譬如2023年以来,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以计算机、通信、传媒为代表的TMT板块大放异彩,而在“低利率+资产荒”的环境下,高股息红利股受到了大家的追捧,组成了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哑铃策略。并且哑铃策略允许投资者在不同资产类别、
行业以及地区之间进行配置,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来定制专属自己的投资组合。在市场发生变动时,也能通过调整两类资产的比例来控制风险,维持组合的平稳运行。
然后是永不放弃进攻性。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中,有一条叫作“永远在自己的投资中保持对高风险的小额追逐”,正是哑铃策略的另一种诠释。通过低仓位配置一些高弹性资产,即便亏损也只是5%、10%,但是倘若选对,就能获得巨大回报。而且因为有了稳健资产在组合中充当安全垫,即便是在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以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你也是敢于通过高弹性资产来博收益。二、哑铃策略实战方案
方案A:积极进取型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愿意通过承担适度波动来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配置建议
守正端——A500 ETF它同时兼顾大盘蓝筹和新兴成长,市场覆盖广泛、风险分散,因为超配新质生产力板块,在近期行情中也展现出了较好的弹性,并且拥有较强的分红属性,能较好平衡进攻与防守。
出奇端——科创100 ETF
科技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近年来一直在大力支持我国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等一系列政策。科创板公司本身也有着较高的研发投入,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科创板研发投入再创新高,累计投入超780亿元,研发强度在全市场各板块中保持领先。而科创100指数兼具“硬科技”和“小而美”的特质,相较于科创50,有着更高的成长性和弹性。方案B:稳健为上型适合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相对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配置建议
守正端——A50 E T F 基金它的行业分布广,指数本身就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并且成分股多为各行业龙头,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稳定的盈利能力,拥有较高的股息率,能够稳定分红。从长期来看,中证A50的表现也比较稳定,从2015至今近10年中,有8年跑赢沪深300,在熊市或震荡市中几乎紧跟大盘,而在上涨的年份中,相较于沪深300有明显的超额获取能力。出奇端——双创50 ETF它涵盖了科创板和创业板中的优质资产,一次性打包A股中的科技创新龙头公司。同时覆盖了电子、新能源、医药生物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既保有了较高的成长性和弹性,由于行业分布相对均衡,同时也分散了风险。组合回测
由于中证A50指数今年初才发布,基金成立较晚,我们就用指数来代替。以中证A50指数与科创创业50指数作为标的,按照60%和40%的比例进行配置。
在近一年大开大合、轮动飞快的行情里面,通过哑铃策略还是能跑出一定的超额。相比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大幅跑赢,与沪深300比亦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持有体验上,应该也好不少。首先,不用在核心资产和高成长类资产阶段性行情中焦虑,因为在组合中同时拥有两类资产,谁涨都不亏。其次,从结果来看,最大回撤相比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小了许多,夏普率和卡玛率都有了明显提升。三、哑铃策略里的再平衡哑铃策略其实是一种极具灵活性,且适应能力很强的策略。在建立初始配置时,根据个人风险偏好选择合适方案。比如上面两个方案,在组合创建时设定好守正端和出奇端的配置比例。- 稳进为上型建议比例:守正70%:出奇30%- 积极进取型建议比例:守正60%:出奇40%
为什么要再平衡?更重要的是使用哑铃策略以后,并不意味着你买入后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后续还有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再平衡。
市场一直在变化,组合投入运行后,内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偏离初始的资产配置计划。通过再平衡,我们可以维持原定的风险收益特征。当两端资产中的其中一端出现变化时,通过纪律性地“低买高卖”,来减少情绪化的投资行为,同时也能避免投资组合在市场变化中过度集中在某一类资产上。那么怎么样再平衡?我们以60%守正+40%出奇的配置为例,假设初始投资是60元守正资产+40元出奇资产。随着市场大涨,组合变成了50元守正资产+70元出奇资产。此时,为了使得组合回到初始配置比例,我们需要通过再平衡策略来进行调整,卖出22元出奇资产,买入22元守正资产。最终投资组合恢复到72元守正(60%)+ 48元出奇(40%)。那什么情况下会触发再平衡的操作呢?一般有两种观察方式:第一,配置比例偏离初始设定的阈值
(如5%、10%);第二,固定频率检查(如每季度、每半年)
四、用好哑铃策略需牢记在执行哑铃策略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会面临各种挑战和疑惑。这里我们再给大家画个重点,更好地让这一策略发光发热。首先,策略执行需要过硬的纪律性。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策略定力并不容易。当看到进攻端资产快速上涨时,很多投资者会产生追加投资的冲动;而在市场下跌时,又可能因为恐慌而放弃原有的配置计划。这些都是对策略纪律的违背。记住,哑铃策略的精髓在于通过不同风格资产的此消彼长来平衡风险,而不是追逐短期热点。建议您提前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包括具体的配置比例、再平衡条件等,并严格遵守。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这份计划将是您最好的“指南针”。其次,市场环境变化需要及时关注。虽然哑铃策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市场变化置之不理。近两年A股市场的变化就很能说明问题。以2023年为例,在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下,TMT板块表现亮眼,而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也受到追捧。这种市场风格的转换可能需要我们适当调整两端的具体产品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市场环境的关注不是为了频繁调整,而是为了更好地优化组合的防御端和进攻端配置。建议重点关注可能影响长期走势的宏观政策变化,而不是短期市场波动。
最后,投资心态需要长期培养。哑铃策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它需要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和耐心。特别是当某一端表现出色时,更要克制住追加投资的冲动;而当某一端表现不佳时,也不要轻易否定策略的有效性。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难的可能不是制定策略,而是在市场波动中坚持策略。建议您从小规模资金开始实践,在实操中逐步积累经验,培养正确的投资心态。要始终记住,哑铃策略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长期的风险收益特征,而不是短期的收益表现。总的来说,哑铃策略的成功实施需要投资者在纪律性执行、市场环境判断和心态管理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只有这些关键要素都做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出哑铃策略的优势,帮助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获得稳健的投资收益。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7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 Listeners
13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7 Listeners
5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