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2025投资主题——创新药,来自丹书铁券。
高利率时代让美股、港股创新药板块跌入深渊,利率预期成为定价依据,全然不顾一些成功上市的创新药已经走过创业期到业绩爆发前夜。利率下降、业绩反转、估值上升,2025年也许我们有机会见证一些出海成功的创新药迎来奇妙的三连击。首先分享一下创新药板块的一些优势。1、技术优势: 中国创新药在C A R - T疗法、ADC、双抗等领域具有相对优势。据统计,2023年国内的对外授权项目合计达到了93个,其中披露交易总额的项目有46个,交易总额高达455亿美元,首付款高达28亿美元。跨国药企用真金白银说话,表明中国创新药企业在某些领域具有技术优势。2、研发效率优势: 国内药企在临床前和临床环节的效率显著高于海外药企。据麦肯锡报告显示,国内药企的临床前效率是海外药企的1到2倍,临床效率达到海外药企的5倍。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体现的淋漓尽致。3、估值优势:股价连跌四年,创新药板块跌破一级市场并购价格。接下来是一些收购案例:
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2023年12月26日,阿斯利康宣布以约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较亘喜生物2023年12月22日的收盘价溢价86%,较6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192%。诺华收购信瑞诺医药:
2024年1月5日,诺华完成了对专注肾脏疾病的信瑞诺医药的收购,信瑞诺成为诺华的间接全资子公司;Genmab收购普方生物:
2024年4月3日,丹麦药企Genmab以18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创下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被并购的新纪录。BioNTech收购普米斯:
2024年11月13日,德国药企BioNTech宣布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并在普米斯达到约定里程碑条件时,额外支付最高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目前创新药业绩拐点凸显。创新药研发周期漫长,从药物发现到最终获批上市,通常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周期内,企业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而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回报,导致在研发阶段资金压力巨大,容易出现亏损。由于创新药毛利率80%以上,处于极高水平,一旦上市放量,过了推广期创新药企业有机会迅速从亏损转向盈利。2025年我们即将见证中国出海成功的创新药企大幅盈利元年。
创新药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它的基本面不断向好,但是股价却持续下降,此外,它的二级市场估值远远低于一级市场并购价格;甚至在业绩爆发前夜股价依然萎靡不振。2025年我们期待创新药迎来转折,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双提升,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3.9
2121 rating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2025投资主题——创新药,来自丹书铁券。
高利率时代让美股、港股创新药板块跌入深渊,利率预期成为定价依据,全然不顾一些成功上市的创新药已经走过创业期到业绩爆发前夜。利率下降、业绩反转、估值上升,2025年也许我们有机会见证一些出海成功的创新药迎来奇妙的三连击。首先分享一下创新药板块的一些优势。1、技术优势: 中国创新药在C A R - T疗法、ADC、双抗等领域具有相对优势。据统计,2023年国内的对外授权项目合计达到了93个,其中披露交易总额的项目有46个,交易总额高达455亿美元,首付款高达28亿美元。跨国药企用真金白银说话,表明中国创新药企业在某些领域具有技术优势。2、研发效率优势: 国内药企在临床前和临床环节的效率显著高于海外药企。据麦肯锡报告显示,国内药企的临床前效率是海外药企的1到2倍,临床效率达到海外药企的5倍。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体现的淋漓尽致。3、估值优势:股价连跌四年,创新药板块跌破一级市场并购价格。接下来是一些收购案例:
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2023年12月26日,阿斯利康宣布以约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较亘喜生物2023年12月22日的收盘价溢价86%,较6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192%。诺华收购信瑞诺医药:
2024年1月5日,诺华完成了对专注肾脏疾病的信瑞诺医药的收购,信瑞诺成为诺华的间接全资子公司;Genmab收购普方生物:
2024年4月3日,丹麦药企Genmab以18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创下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被并购的新纪录。BioNTech收购普米斯:
2024年11月13日,德国药企BioNTech宣布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并在普米斯达到约定里程碑条件时,额外支付最高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目前创新药业绩拐点凸显。创新药研发周期漫长,从药物发现到最终获批上市,通常需要七八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周期内,企业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而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回报,导致在研发阶段资金压力巨大,容易出现亏损。由于创新药毛利率80%以上,处于极高水平,一旦上市放量,过了推广期创新药企业有机会迅速从亏损转向盈利。2025年我们即将见证中国出海成功的创新药企大幅盈利元年。
创新药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它的基本面不断向好,但是股价却持续下降,此外,它的二级市场估值远远低于一级市场并购价格;甚至在业绩爆发前夜股价依然萎靡不振。2025年我们期待创新药迎来转折,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双提升,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7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 Listeners
13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7 Listeners
5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