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美团向左,电商向右 ,来自猫头鹰侃战略。
看清一条20年为单位的主线,也就看清了长期的美团和线上线下的新格局
一、过去20年
过去20年,电商经由效率革命,把大量消费搬到了线上。
淘宝早期,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压缩太多中间环节,依然是小商家从批发商拿货,做大了可能可以从厂家拿货,在线上售卖,顶多压缩了一个环节。早期淘宝更多是压缩了合规成本和省了线下租金。
京东对中间环节的压缩更多,直接品牌商-顾客,压缩了一批、二批,或者经销网络末端的分销环节。由于京东把中间环节干掉的比较多,所以他不用压缩合规,所以东哥一直都把社保挂在嘴上;也是因为商业模式上中间环节压缩的多,也有足够的空间重资产投资物流-配送体系,在“速度”上做到电商时代的极致,当然综合成本又推高了一些,未来社会化物流水平整体提高后,京东的配送端差异化就会减弱。
拼多多是把效率做到了极致,一方面直连工厂 - 顾客,把中间环节,甚至品牌方的营销成本也干掉了;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化资源进行倾销,所以价格是最低的。
抖音在链条长短上天然吃亏,因为多了达人层级;并且还有视频、直播间的高运营成本,所以只能走差异化,而不是拼低价,才算的过账。
二、未来20年
今天,流量见顶线上成本变高;线下结构性效率提升,批零模式的,二批这环各行业都穷途末路;代理经销模式的,分销环节也优化的差不多了,都从早期的大代理走成了县级经销厂家直签,物流、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提效,线上、线下差距已经明显缩窄了,随着监管引导,不排除还能进一步缩窄。
现在看美团。
美团虽披着互联网的外衣,本质上还是要把它理解为一家“线下公司”,在全国各地有无数办事处和业务员地推,干的就是借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把汇集在线上的流量,搬到线下的店里,顺带把店里的货和菜在1小时内运回下单的人家里。
无论是团购,还是外卖,再到现在的闪购,都是这样,本质上美团一直站在线下商家这边,而电商始终站在线下商家的对立面。我们分餐饮和实物两块来看。
1、餐饮
肯定很多人认为,明明美团在抽线下,尤其是餐饮店的血。理性来看,美团当然有责任的,但有限。
餐饮行业难的本质,是供给侧原因。电商刚起步的时候餐饮大盘1万亿不到,今天是5万+亿,一方面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供给增加的更多,同质化严重。餐饮是进入门槛极低、规模效应也极低的红海行业。10多年前购物中心业态比例是50%-60%零售,20-30%餐饮,20%休闲娱乐,到了今天,购物中心业态比例50%-60%餐饮,10%-20%零售,20%-30%休闲娱乐。这种结构的倒转不是美团造成的,恰恰是电商造成的,零售业态开不下去了,加上这几年教培机构被干掉,社会性裁员也多,餐饮进入门槛又最低,一举又涌入了大量人进来干餐饮。
不管有没有美团和饿了么,餐饮行业都是一个极度血腥的行业,没竞争力的餐饮企业终归会倒闭,大部分餐饮企业存活期间就是6个月-2年。有了美团,头部餐饮企业是受益的 —— 因为标准更高、评分更高、更易上榜,且作为重点客户,美团、饿了么和抖音给他们的扣点和佣金也更低。而经营差、食材差、服务差的餐厅,评分更低,就被挤出去了。没有美团的时候,差的商家还能宰客、做一次性生意,活的不错,现在就很难做到了。
然而美团运营能力太强,把O2O干垄断了,这时就成了那“恶龙”之首 —— 尤其是餐饮当中最广泛的中小商家眼里的恶龙,做的越烂的餐厅越讨厌美团。而且经济学规律也会在这时候发生作用 —— 一个巨头,面对几百万家分散的商家,议价能力自然巨大,所以很多成本比如配送费,在产业经济学规律的支配下,一定会转嫁到商家端。
美团的社会价值显然是大的,它错在哪里?错在美团让太多本就不该吃得起外卖的人,吃上了外卖。本就应该只有2亿人能经常性地享有“外卖服务”,现在却是5亿人经常点外卖。那这额外的3亿人是谁在补贴?早期是美团和饿了么,现在早就变成了商家。换句话说,是上百万商家在请客,让3亿本不该这么高频率吃外卖的吃外卖。
上百万商家对美团怨声载道背后是个人性问题。社会总效益的增加与自身利益的受损是无关的。美团其实增加了餐饮行业的总利润和总体就业。假设没有外卖,很多人要么自己做饭,单身或者情侣做饭是很不经济的,无论丰富性还是时间的投入;要么吃泡面等方便速食,更不营养 。数千万的新增就业:几百万骑手的就业以及多出的数百万餐厅的就业,更多人不做饭带来的不只是外卖的增加,还有堂食的增加,因为年轻人没必要学着做饭了,不会做饭,在不想点外卖的时候就去餐厅吃了。
但是由于餐饮业进入门槛太低,增加的供应太多又分流了,导致平均每家餐厅的利润和就业下滑。大量中小餐厅实质性补贴顾客而利益受损,社会正效益以大量餐厅经营者的经济负效益为代价。个人利益受损,喷谁?只能喷那个带头的恶龙。
这困境其实和中国制造业如出一辙,只不过制造业没有一个为首的“美团”罢了。
这个BUG,餐饮板块内部修复不了的,如果美团真的今天就此消失了,倒闭的餐饮企业一定会更多,会释放出上千万人的失业。
美团因此必须用建立起来的庞大配送团队,去创造额外的社会价值,修复上满的BUG,增加综合正外部性,于是我们聊第二块:实物。
2、实物。
套用和餐厅分析类似的框架,我们直接上结论 —— 电商巨头为整个社会创造的正效益,是以线下无数小商家的经济负效益为代价的。
美团闪购接下去20年要做的事情,恰恰就是通过餐饮建立起来的即时配送网络的支配地位,帮助线下的小商家,将本应在线下满足的更好,或者说线下也能满足,却因为线上的虹吸而损失掉的生意,重新带给线下的商家。
送果切、送花、送药、送冰啤酒、送充电器数据线等等,这些生意原来既不在电商上、也不在线下,这类即时性的需求,只是最佳切入心智的原点需求,比较容易对接顾客,培育用户习惯。一旦真正建立起来了,很多被延迟的满足,比如电商下单后两三天才能到的标品的数码、箱包、玩具、小物件… 都可以通过闪购从线下店里拿到,从而得到即时性的满足。这才是即时零售的未来:被延迟了的需求得到即时性的满足。
第一部分就分析了,由于线下链条也已经缩短,线下的租金也在和线上的流量成本趋同,外加品牌方有意识的引导线上线下错款,或者同款同价,线上下价差已经缩小了,差的就是心智中认知到,还存在一种叫“闪购”的东西,可以30分钟拿到电商上所展示的商品。
美团未来的战略就是要实现帮助线下无数小商家从电商巨头手里20-30%的生意 —— 对于线下的商家而言,这不是存量切换,也不是补贴消费者,而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增量。一旦美团做到了,也就同时满足了电商社会效益与线下商户的效益的再平衡,以及对自身带来的社会负外溢效应的救赎。
修改补充一块直营的业务:
小象、歪马这些直营的,虽然跟线下商户是竞争关系,但更多属于补充优质供给、提升体验和服务、培育闪购用户习惯的意义,仔细洞察的话,“线上需求”和“线下供给”未必一致,以啤酒为例,线下渠道现在的供给侧重是百威、青岛、雪花为主,而线上需求是精酿、大乌苏、鲜啤等;本质上受2点影响:
首先是需求侧是顾客不同,比较容易接受新习惯闪购的,年轻人更多,年轻人对产品喜好和流通渠道大盘不一致;
其次是供给侧快消日化巨头把控渠道,反应较迟滞,饮品、啤酒、日化、零食是被农夫、百威、百事、宝洁等巨头主导的,他们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是滞后的。
所以美团直营,一方面为了解决“人货匹配”,更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为了测试运营 —— 仓的运营效率更高,侧重拣货,线下门店侧重陈列。等美团打磨成熟了,会引导线下商家做相应的布局调整;还会把小象、歪马等开放加盟,授权出去,只把供应链这种有规模效应也更专业的抓在手上,其他的如选址、经营、配送则分给社会,创造就业。
三、京东为何难受
抖音是差异化的,顾客端创造了独特的购物体验,品牌端创造了独特价值,货架电商取代不了。
拼多多在标品白牌上是无解的,对于价格敏感性用户,它满足的最好。
淘宝在长尾需求上依然有巨大价值;而且在服装类目上也不可取代。
天猫是官方旗舰店,是个品牌就得有一个。
京东就最难受了,3C数码固然难以撼动,但太低频了,而且是标品,标品拼多多可以用百亿补贴硬掏京东的用户,再用高频的日杂品类补回来。“快”和“好”这一差异化,又随着社会化物流的综合效率提升、以及假货逐渐减少而减弱。加上京东的战略能力本身不强,一直是同质化地跟进别人的业务,又不深耕,进入的领域除了创业的3C数码和图书是第一,其他的没什么能绝对主导,连即时零售本身也是京东最早正式布局的,所以脆弱性比较高。
现在美团来掏家了 —— 掏“快”的心智,掏即时性的满足,掏正品保障,现在售后服务虽然不好,即时零售是四方供应,分别是品牌方、线下商家、美团平台、骑手,等品牌方和线下商家足够重视,服务也就跟上了,那对京东的压力就更大了。别说大件外卖小哥不能送 —— 大件不需要小哥送,线下的苏宁、红星美凯龙,乃至商家自己都有配送团队,到时候送货的不是美团或蜂鸟,而是货拉拉。线下商家要的,只是一个流量入口,以前被线上平台垄断了,现在美团带回来了。
对京东而言更致命的是 —— 它是自营啊,怎么防?自己大举搞美团这一套前置仓,就打了采销 —— 自身利润来源,还会打掉自己物流中心的利用率和周转率,搞太猛会让自己一下子到固定成本线之下;不搞呢,就是慢慢失血。而抖音、淘天、拼多多,无所谓的,人家是平台,商品交易总额就算真的受到影响也不会致命,更何况在需求满足方式上,与闪购错的也更开。
所以京东打外卖,企图延缓美团的脚步,也只能说是困兽之斗了。
3.9
2121 rating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美团向左,电商向右 ,来自猫头鹰侃战略。
看清一条20年为单位的主线,也就看清了长期的美团和线上线下的新格局
一、过去20年
过去20年,电商经由效率革命,把大量消费搬到了线上。
淘宝早期,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压缩太多中间环节,依然是小商家从批发商拿货,做大了可能可以从厂家拿货,在线上售卖,顶多压缩了一个环节。早期淘宝更多是压缩了合规成本和省了线下租金。
京东对中间环节的压缩更多,直接品牌商-顾客,压缩了一批、二批,或者经销网络末端的分销环节。由于京东把中间环节干掉的比较多,所以他不用压缩合规,所以东哥一直都把社保挂在嘴上;也是因为商业模式上中间环节压缩的多,也有足够的空间重资产投资物流-配送体系,在“速度”上做到电商时代的极致,当然综合成本又推高了一些,未来社会化物流水平整体提高后,京东的配送端差异化就会减弱。
拼多多是把效率做到了极致,一方面直连工厂 - 顾客,把中间环节,甚至品牌方的营销成本也干掉了;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化资源进行倾销,所以价格是最低的。
抖音在链条长短上天然吃亏,因为多了达人层级;并且还有视频、直播间的高运营成本,所以只能走差异化,而不是拼低价,才算的过账。
二、未来20年
今天,流量见顶线上成本变高;线下结构性效率提升,批零模式的,二批这环各行业都穷途末路;代理经销模式的,分销环节也优化的差不多了,都从早期的大代理走成了县级经销厂家直签,物流、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提效,线上、线下差距已经明显缩窄了,随着监管引导,不排除还能进一步缩窄。
现在看美团。
美团虽披着互联网的外衣,本质上还是要把它理解为一家“线下公司”,在全国各地有无数办事处和业务员地推,干的就是借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把汇集在线上的流量,搬到线下的店里,顺带把店里的货和菜在1小时内运回下单的人家里。
无论是团购,还是外卖,再到现在的闪购,都是这样,本质上美团一直站在线下商家这边,而电商始终站在线下商家的对立面。我们分餐饮和实物两块来看。
1、餐饮
肯定很多人认为,明明美团在抽线下,尤其是餐饮店的血。理性来看,美团当然有责任的,但有限。
餐饮行业难的本质,是供给侧原因。电商刚起步的时候餐饮大盘1万亿不到,今天是5万+亿,一方面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供给增加的更多,同质化严重。餐饮是进入门槛极低、规模效应也极低的红海行业。10多年前购物中心业态比例是50%-60%零售,20-30%餐饮,20%休闲娱乐,到了今天,购物中心业态比例50%-60%餐饮,10%-20%零售,20%-30%休闲娱乐。这种结构的倒转不是美团造成的,恰恰是电商造成的,零售业态开不下去了,加上这几年教培机构被干掉,社会性裁员也多,餐饮进入门槛又最低,一举又涌入了大量人进来干餐饮。
不管有没有美团和饿了么,餐饮行业都是一个极度血腥的行业,没竞争力的餐饮企业终归会倒闭,大部分餐饮企业存活期间就是6个月-2年。有了美团,头部餐饮企业是受益的 —— 因为标准更高、评分更高、更易上榜,且作为重点客户,美团、饿了么和抖音给他们的扣点和佣金也更低。而经营差、食材差、服务差的餐厅,评分更低,就被挤出去了。没有美团的时候,差的商家还能宰客、做一次性生意,活的不错,现在就很难做到了。
然而美团运营能力太强,把O2O干垄断了,这时就成了那“恶龙”之首 —— 尤其是餐饮当中最广泛的中小商家眼里的恶龙,做的越烂的餐厅越讨厌美团。而且经济学规律也会在这时候发生作用 —— 一个巨头,面对几百万家分散的商家,议价能力自然巨大,所以很多成本比如配送费,在产业经济学规律的支配下,一定会转嫁到商家端。
美团的社会价值显然是大的,它错在哪里?错在美团让太多本就不该吃得起外卖的人,吃上了外卖。本就应该只有2亿人能经常性地享有“外卖服务”,现在却是5亿人经常点外卖。那这额外的3亿人是谁在补贴?早期是美团和饿了么,现在早就变成了商家。换句话说,是上百万商家在请客,让3亿本不该这么高频率吃外卖的吃外卖。
上百万商家对美团怨声载道背后是个人性问题。社会总效益的增加与自身利益的受损是无关的。美团其实增加了餐饮行业的总利润和总体就业。假设没有外卖,很多人要么自己做饭,单身或者情侣做饭是很不经济的,无论丰富性还是时间的投入;要么吃泡面等方便速食,更不营养 。数千万的新增就业:几百万骑手的就业以及多出的数百万餐厅的就业,更多人不做饭带来的不只是外卖的增加,还有堂食的增加,因为年轻人没必要学着做饭了,不会做饭,在不想点外卖的时候就去餐厅吃了。
但是由于餐饮业进入门槛太低,增加的供应太多又分流了,导致平均每家餐厅的利润和就业下滑。大量中小餐厅实质性补贴顾客而利益受损,社会正效益以大量餐厅经营者的经济负效益为代价。个人利益受损,喷谁?只能喷那个带头的恶龙。
这困境其实和中国制造业如出一辙,只不过制造业没有一个为首的“美团”罢了。
这个BUG,餐饮板块内部修复不了的,如果美团真的今天就此消失了,倒闭的餐饮企业一定会更多,会释放出上千万人的失业。
美团因此必须用建立起来的庞大配送团队,去创造额外的社会价值,修复上满的BUG,增加综合正外部性,于是我们聊第二块:实物。
2、实物。
套用和餐厅分析类似的框架,我们直接上结论 —— 电商巨头为整个社会创造的正效益,是以线下无数小商家的经济负效益为代价的。
美团闪购接下去20年要做的事情,恰恰就是通过餐饮建立起来的即时配送网络的支配地位,帮助线下的小商家,将本应在线下满足的更好,或者说线下也能满足,却因为线上的虹吸而损失掉的生意,重新带给线下的商家。
送果切、送花、送药、送冰啤酒、送充电器数据线等等,这些生意原来既不在电商上、也不在线下,这类即时性的需求,只是最佳切入心智的原点需求,比较容易对接顾客,培育用户习惯。一旦真正建立起来了,很多被延迟的满足,比如电商下单后两三天才能到的标品的数码、箱包、玩具、小物件… 都可以通过闪购从线下店里拿到,从而得到即时性的满足。这才是即时零售的未来:被延迟了的需求得到即时性的满足。
第一部分就分析了,由于线下链条也已经缩短,线下的租金也在和线上的流量成本趋同,外加品牌方有意识的引导线上线下错款,或者同款同价,线上下价差已经缩小了,差的就是心智中认知到,还存在一种叫“闪购”的东西,可以30分钟拿到电商上所展示的商品。
美团未来的战略就是要实现帮助线下无数小商家从电商巨头手里20-30%的生意 —— 对于线下的商家而言,这不是存量切换,也不是补贴消费者,而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增量。一旦美团做到了,也就同时满足了电商社会效益与线下商户的效益的再平衡,以及对自身带来的社会负外溢效应的救赎。
修改补充一块直营的业务:
小象、歪马这些直营的,虽然跟线下商户是竞争关系,但更多属于补充优质供给、提升体验和服务、培育闪购用户习惯的意义,仔细洞察的话,“线上需求”和“线下供给”未必一致,以啤酒为例,线下渠道现在的供给侧重是百威、青岛、雪花为主,而线上需求是精酿、大乌苏、鲜啤等;本质上受2点影响:
首先是需求侧是顾客不同,比较容易接受新习惯闪购的,年轻人更多,年轻人对产品喜好和流通渠道大盘不一致;
其次是供给侧快消日化巨头把控渠道,反应较迟滞,饮品、啤酒、日化、零食是被农夫、百威、百事、宝洁等巨头主导的,他们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是滞后的。
所以美团直营,一方面为了解决“人货匹配”,更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为了测试运营 —— 仓的运营效率更高,侧重拣货,线下门店侧重陈列。等美团打磨成熟了,会引导线下商家做相应的布局调整;还会把小象、歪马等开放加盟,授权出去,只把供应链这种有规模效应也更专业的抓在手上,其他的如选址、经营、配送则分给社会,创造就业。
三、京东为何难受
抖音是差异化的,顾客端创造了独特的购物体验,品牌端创造了独特价值,货架电商取代不了。
拼多多在标品白牌上是无解的,对于价格敏感性用户,它满足的最好。
淘宝在长尾需求上依然有巨大价值;而且在服装类目上也不可取代。
天猫是官方旗舰店,是个品牌就得有一个。
京东就最难受了,3C数码固然难以撼动,但太低频了,而且是标品,标品拼多多可以用百亿补贴硬掏京东的用户,再用高频的日杂品类补回来。“快”和“好”这一差异化,又随着社会化物流的综合效率提升、以及假货逐渐减少而减弱。加上京东的战略能力本身不强,一直是同质化地跟进别人的业务,又不深耕,进入的领域除了创业的3C数码和图书是第一,其他的没什么能绝对主导,连即时零售本身也是京东最早正式布局的,所以脆弱性比较高。
现在美团来掏家了 —— 掏“快”的心智,掏即时性的满足,掏正品保障,现在售后服务虽然不好,即时零售是四方供应,分别是品牌方、线下商家、美团平台、骑手,等品牌方和线下商家足够重视,服务也就跟上了,那对京东的压力就更大了。别说大件外卖小哥不能送 —— 大件不需要小哥送,线下的苏宁、红星美凯龙,乃至商家自己都有配送团队,到时候送货的不是美团或蜂鸟,而是货拉拉。线下商家要的,只是一个流量入口,以前被线上平台垄断了,现在美团带回来了。
对京东而言更致命的是 —— 它是自营啊,怎么防?自己大举搞美团这一套前置仓,就打了采销 —— 自身利润来源,还会打掉自己物流中心的利用率和周转率,搞太猛会让自己一下子到固定成本线之下;不搞呢,就是慢慢失血。而抖音、淘天、拼多多,无所谓的,人家是平台,商品交易总额就算真的受到影响也不会致命,更何况在需求满足方式上,与闪购错的也更开。
所以京东打外卖,企图延缓美团的脚步,也只能说是困兽之斗了。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08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8 Listeners
0 Listeners
6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75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1 Listeners
14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5 Listeners
45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3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