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安全边际实战进化,来自60后老头。
内在安全边际表现在投资标的的价值跟价格的打折空间,内在价值大幅高于股票价格,安全边际自然也高。
投资安全边际,主要是投资人自己如何尽量在低风险区间取得长期思维投资的满意回报。这几年,从2021年持续买进海油到今年5年,每年也刚好找到一个择优低买的投资标的,海油之前在2024年16元到24元不到大部分都卖了换现金再投资。现在保持3、4个主要的投资标的,算适度集中的仓位,同时也保持了3成多的现金仓位。
价投主要的困难在于择优和低买。择优需要具备长期思维以及能力圈、理解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置换未来可评估自由现金流能力的展望,也需要结合投资安全边际的扩展,在全球市场、不同行业中耐心观察等待好价格的出现,然后择机买进股票,好机会不多,各种条件具备,一年找到一个就很不错了。
投资人喜欢分红,低买条件具备,有时候比分红还好。
例如一个股票长期30元,常年分红1.5元,5%的分红回报,不知为何很快跌到了20元,这个时候买进等于一次拿到了6年多的分红,而且还节省资本金的消耗,更好的是持续的分红能力+股价下跌,20元买进的当下变成了7.5%的分红回报,股价跌了大概率不是利好,可能企业的经营出问题,但自己耐心等待好几年的投资标的大跌了,如果企业长期的经营展望评估并没有因为短期的各种不利因素受到影响,很有可能是长期思维投资的极大利好;当然,投资安全边际不是单一因素,主要还是企业的经营价值、长期竞争力带来的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也包含过去形成的资产负债质量以及未来的成长展望等等需要考虑的因素。
举这个例子,投资在专业上有一些要主动进化的部分,进化的方向要明确在长期思维上,心思放在赚短期价差上,认知进化肯定方向不一样,价差的根源在短期股票价格无序波动,赚风险的钱等于是长期风险回归,因为猜测很难累积投资人之间的不同竞争力,运气不是实力,只是短期让人觉得是实力;长期套利在安全边际的认知落差,认知落差靠实力,靠实力长期思维套利,资本积累是一个合理的逻辑循环的自然而不勉强获利,逻辑理顺了,事情做对了、做顺了,资本积累很难赔钱;现金摆着长期被通胀稀释,安全边际谈不上,但具备了长期思维的大规模套利认知,现金变成了择机买进的必要条件,条件足够的择优低买,能在买进后立马提高持仓的安全边际性价比,经过一个投资周期,顺利的话,带回更多的投资现金流。
安全边际的逻辑上不会是复杂模糊的,实战需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变,机会不好,也许一年也找不到一个特好的机会。安全边际不是明码实价,企业的经营也不是板上钉钉。认知上岸的投资人,能在全球的商业逻辑变化中,找到符合企业长期展望的一些极具韧性的微弱长期价值回升的必要逻辑,企业在遇到困难或者行业整体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多数投资人被持续下跌的股价修正了或者对企业的未来失望了,这个时候提前找到被大家忽略的逻辑线索,足以让独立思考能力上岸的投资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持续跟进,观察,耐心等待。
专注搞价值投资一晃眼过了15年了,没把握说自己买进一个股票一年两年内必然能挣钱,在自己逐渐增加小几十个观察标的中,耐心观察等待跟进5年、10年,总是会有相对安全边际性价比比较好的股票慢慢出现。
多数情况,企业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短期不利因素,价格大幅下跌但长期竞争力、经营展望依然合理,择优低买后,继续搜集经营证据,如果企业的经营展望实际发展跟预期差不多,基本上拿3年极大概率很难赔钱。
照顾好还没有回本的股票就行,各种条件不错但股价不涨也是未来不确定性的一部分,也要注意资金仓位的配套。买一个择优低买的股票三年不涨大概率也不会赔,还有分红慢慢降低成本,慢慢买3到5个企业长期持有观察,大概率就是有的涨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也有可能一个贴近成本。这样胜率还是会慢慢的形成整体的正向资本回报概率。
持仓过程中,股票涨多了,慢慢卖一些也行。如果觉得企业的未来展望超出买进时的预期,那么继续持仓观察,也不是一定要周期大规模套利,跨周期持仓也行。
遇到特别不如预期的企业经营竞争力变化,认赔也是有可能的。也许是自己高估了内在价值、也许是自己太乐观、也许是企业真的遇到了特大的经营问题,这也是投资人的投资生涯的一部分,也是持续进化的材料,日后更仔细一些也行。资金仓位的配套准备足够了不至于仓位过重导致损失过重,买进的安全边际足够下跌缓冲多一些,遇到不如预期的认赔,依然需要果断处理,出现小概率认赔损失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投资成本,事先要考虑风险冗余。
说难的地方,商业分析这个部分是真难,主要是对生意的理解。因为财报是无法看出企业的经营竞争挑战,但也不是从财报或者经营的角度理解企业的安全边际,还是要从投资的角度观察、理解、比较来分析企业的商业现实以及未来赚钱能力的展望,商业分析是竞争力的分析,行业的竞争、跨行业的替代,这些因素很多了,如果资金仓位的配套偏向集中,这些更宏观的分析思考会更重要。
现在会主动放弃一些还可以的投资标的,一般还不错的投资标的如果买一点仓位以前觉得也行,可能是个性或者专注能力有限,不敢持续买到10%仓位的股票就先不买了,有些是低买条件还不到、有些是自己择优判断上把握度不高。
目前还是偏好能买进给到重仓10%仓位的股票,全球竞争力、负债低资产质量高、长期可评估的经营历史、合理的自由现金流能力以及合理的股东分红回报,然后自己能合理的评估企业的未来经营展望;买进的重点除了安全边际性价比打折明显,最好是处于长期季度线的低位蛮好,如果未来展望成长性明确,未必要买在历史价格的低位,这两种情况就不太相同,前者能够大概理解买进后最差3年能不能极大概率不赔钱的价格保护点位,后者主要是思考企业的未来商业价值,同样的安全边际逻辑,不同的安全边际来源产生的性价比。
投资简单的地方就是达标的认知难度要求不会持续大幅增加,投资认知、商业分析、投资体系、实战经验以及资本回报积累,慢慢安全边际各方面都尽量提高了。如果认知经过实战洗礼、市场检验也达标了,投资果园里仔细选择栽种果树上自然就能结大果子;股市持续波动,但手上的股票持长期安全边际展望依然安心,根据各种条件的变化合理应变,慢慢形成低风险的长期合理的现金绝对值、股权绝对值以及资本回报绝对值的交替过置换程中,尽量不赔钱,长期合理满意回报逐渐发酵的复利循环。
3.9
2121 ratings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安全边际实战进化,来自60后老头。
内在安全边际表现在投资标的的价值跟价格的打折空间,内在价值大幅高于股票价格,安全边际自然也高。
投资安全边际,主要是投资人自己如何尽量在低风险区间取得长期思维投资的满意回报。这几年,从2021年持续买进海油到今年5年,每年也刚好找到一个择优低买的投资标的,海油之前在2024年16元到24元不到大部分都卖了换现金再投资。现在保持3、4个主要的投资标的,算适度集中的仓位,同时也保持了3成多的现金仓位。
价投主要的困难在于择优和低买。择优需要具备长期思维以及能力圈、理解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置换未来可评估自由现金流能力的展望,也需要结合投资安全边际的扩展,在全球市场、不同行业中耐心观察等待好价格的出现,然后择机买进股票,好机会不多,各种条件具备,一年找到一个就很不错了。
投资人喜欢分红,低买条件具备,有时候比分红还好。
例如一个股票长期30元,常年分红1.5元,5%的分红回报,不知为何很快跌到了20元,这个时候买进等于一次拿到了6年多的分红,而且还节省资本金的消耗,更好的是持续的分红能力+股价下跌,20元买进的当下变成了7.5%的分红回报,股价跌了大概率不是利好,可能企业的经营出问题,但自己耐心等待好几年的投资标的大跌了,如果企业长期的经营展望评估并没有因为短期的各种不利因素受到影响,很有可能是长期思维投资的极大利好;当然,投资安全边际不是单一因素,主要还是企业的经营价值、长期竞争力带来的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也包含过去形成的资产负债质量以及未来的成长展望等等需要考虑的因素。
举这个例子,投资在专业上有一些要主动进化的部分,进化的方向要明确在长期思维上,心思放在赚短期价差上,认知进化肯定方向不一样,价差的根源在短期股票价格无序波动,赚风险的钱等于是长期风险回归,因为猜测很难累积投资人之间的不同竞争力,运气不是实力,只是短期让人觉得是实力;长期套利在安全边际的认知落差,认知落差靠实力,靠实力长期思维套利,资本积累是一个合理的逻辑循环的自然而不勉强获利,逻辑理顺了,事情做对了、做顺了,资本积累很难赔钱;现金摆着长期被通胀稀释,安全边际谈不上,但具备了长期思维的大规模套利认知,现金变成了择机买进的必要条件,条件足够的择优低买,能在买进后立马提高持仓的安全边际性价比,经过一个投资周期,顺利的话,带回更多的投资现金流。
安全边际的逻辑上不会是复杂模糊的,实战需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变,机会不好,也许一年也找不到一个特好的机会。安全边际不是明码实价,企业的经营也不是板上钉钉。认知上岸的投资人,能在全球的商业逻辑变化中,找到符合企业长期展望的一些极具韧性的微弱长期价值回升的必要逻辑,企业在遇到困难或者行业整体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多数投资人被持续下跌的股价修正了或者对企业的未来失望了,这个时候提前找到被大家忽略的逻辑线索,足以让独立思考能力上岸的投资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持续跟进,观察,耐心等待。
专注搞价值投资一晃眼过了15年了,没把握说自己买进一个股票一年两年内必然能挣钱,在自己逐渐增加小几十个观察标的中,耐心观察等待跟进5年、10年,总是会有相对安全边际性价比比较好的股票慢慢出现。
多数情况,企业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短期不利因素,价格大幅下跌但长期竞争力、经营展望依然合理,择优低买后,继续搜集经营证据,如果企业的经营展望实际发展跟预期差不多,基本上拿3年极大概率很难赔钱。
照顾好还没有回本的股票就行,各种条件不错但股价不涨也是未来不确定性的一部分,也要注意资金仓位的配套。买一个择优低买的股票三年不涨大概率也不会赔,还有分红慢慢降低成本,慢慢买3到5个企业长期持有观察,大概率就是有的涨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也有可能一个贴近成本。这样胜率还是会慢慢的形成整体的正向资本回报概率。
持仓过程中,股票涨多了,慢慢卖一些也行。如果觉得企业的未来展望超出买进时的预期,那么继续持仓观察,也不是一定要周期大规模套利,跨周期持仓也行。
遇到特别不如预期的企业经营竞争力变化,认赔也是有可能的。也许是自己高估了内在价值、也许是自己太乐观、也许是企业真的遇到了特大的经营问题,这也是投资人的投资生涯的一部分,也是持续进化的材料,日后更仔细一些也行。资金仓位的配套准备足够了不至于仓位过重导致损失过重,买进的安全边际足够下跌缓冲多一些,遇到不如预期的认赔,依然需要果断处理,出现小概率认赔损失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投资成本,事先要考虑风险冗余。
说难的地方,商业分析这个部分是真难,主要是对生意的理解。因为财报是无法看出企业的经营竞争挑战,但也不是从财报或者经营的角度理解企业的安全边际,还是要从投资的角度观察、理解、比较来分析企业的商业现实以及未来赚钱能力的展望,商业分析是竞争力的分析,行业的竞争、跨行业的替代,这些因素很多了,如果资金仓位的配套偏向集中,这些更宏观的分析思考会更重要。
现在会主动放弃一些还可以的投资标的,一般还不错的投资标的如果买一点仓位以前觉得也行,可能是个性或者专注能力有限,不敢持续买到10%仓位的股票就先不买了,有些是低买条件还不到、有些是自己择优判断上把握度不高。
目前还是偏好能买进给到重仓10%仓位的股票,全球竞争力、负债低资产质量高、长期可评估的经营历史、合理的自由现金流能力以及合理的股东分红回报,然后自己能合理的评估企业的未来经营展望;买进的重点除了安全边际性价比打折明显,最好是处于长期季度线的低位蛮好,如果未来展望成长性明确,未必要买在历史价格的低位,这两种情况就不太相同,前者能够大概理解买进后最差3年能不能极大概率不赔钱的价格保护点位,后者主要是思考企业的未来商业价值,同样的安全边际逻辑,不同的安全边际来源产生的性价比。
投资简单的地方就是达标的认知难度要求不会持续大幅增加,投资认知、商业分析、投资体系、实战经验以及资本回报积累,慢慢安全边际各方面都尽量提高了。如果认知经过实战洗礼、市场检验也达标了,投资果园里仔细选择栽种果树上自然就能结大果子;股市持续波动,但手上的股票持长期安全边际展望依然安心,根据各种条件的变化合理应变,慢慢形成低风险的长期合理的现金绝对值、股权绝对值以及资本回报绝对值的交替过置换程中,尽量不赔钱,长期合理满意回报逐渐发酵的复利循环。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09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7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272 Listeners
3 Listeners
13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7 Listeners
5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8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51 Listeners